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郑州市十一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联考试卷

观察图片,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美洲的开发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英国的殖民罪恶 D、血腥的资本积累
举一反三
“海洋”与“海权”是世界历史绕不开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又转移到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晚于苏美尔和古埃及文明,但早于欧洲其他任何古文明,是迄今发现的欧洲最古老的文明。

材料二  迪亚士沿大西洋南下到达非洲西南端,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越过大西洋和印度洋到达印度,麦哲伦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沿着新航路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尤其是英国,相继打败海上强国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后,到18世纪后半期,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疽民地,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日不落帝国”。

材料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西北边疆危机引发了清政府内部“海防”和“塞防”孰轻孰重的争论。直隶总督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于肢体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大患愈棘”。陕甘总督左宗裳则认为,“时事之宜筹,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三则材料均组编于教材、教参内容)

材料四  “必须突破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高度重视经略海洋、维护海权”,中国海军将“逐步实现从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

阅读材料,围绕“人与自然共生”主题开展探究。

【驯化动物与古代文明】

材料一

古文明

地理环境

代表性训话动物

名称

生物学特征

文献记录

考古发现

古代埃及

气候炎热,雨水稀少,90%地区被沙漠覆盖

经过训练的驴可以2到3 天不喝水,饲料主要是草料和粮食

古埃及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船尺、驴子,也常用驴拉犁耕地

已发现连通东地中海地区的古代驴队商道遗迹

古代两河流域

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

适应寒冷山脉和炙热沙漠等各种气候与地形,喜食草类植物和谷物

羊毛是主要赋税形式之一,国王会亲自监督年度剪羊毛活动

出土资料显示,在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商品中,羊毛纺织品最重要

——摘编自王思明《世界农业文明史》等

【动物产品与社会发展】

材料二 欧洲中世纪畜牧业比重较大,使得毛纺业发达。14世纪早期,佛罗伦萨羊毛纺织业臻于极盛。许多街道与羊毛加工有关,如剪毛工街、大锅街和染匠街等。在集中的手工工场,工人在工场做工,领取计时工资。14世纪40年代,佛罗伦萨约9万人,其中3万人从事毛纺生产,大量商人、手工业者定居于此。

——摘编自侯建新《欧洲文明进程》等

【野生动物与近代殖民】

材料三 16世纪后期,海狸皮制作的毡帽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时尚。一张海狸皮运到欧洲加工后,至少增值10倍,甚至200倍。17世纪以后,随着英法等在北美建立殖民地,毛皮贸易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到19世纪中期,北美大陆的海狸毛皮贸易由于海狸的绝迹已经衰落。土著人千百万年以来衣食所系的这种主要动物迅速消失,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贫困。

——摘编自付成双《动物改变世界》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