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密山市实验中学(五四制)2018-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荆公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鸾。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既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彘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着,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顾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王安石待客》)

[注释]①渴:拜访。②馔:饭食。③彘脔:切成块的猪肉。彘,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朝夕阴晖:

②萧氏子盛而往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

(3)、从[甲][乙]两段的内容看,你喜欢范仲淹,还是喜欢王安石?请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朱司农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客有诵公之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愕然曰:“何人所作?”客以公对,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

    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已通名 , 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去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复请曰:“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令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义。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也!”

    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可不勤读书邪?”新仲尝以是诲其子辂。

  【注释】①司农:掌管钱粮的官职。②典谒已通名:主管迎宾的人已经通报了姓名。③了些:了结。④中人之性:才资居于中等的人。⑤新仲:朱载上的儿子,下文的辂(lù)是他的孙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