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材料一:
权威智库机构“瞭望智库”10月1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5年,中国的科技创新带来了民众“获得感”的持续提升,科技领域“获得感”得分5年间增长72%,仅过去一年就提高了约20%。在各领域的科技成果中,支付宝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在提升民众“获得感”中的贡献率最高,占26%。
“获得感”既是一种主观感受,也强调一种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获得。这种“获得”既包括物质、经济上的获得,也包括精神上的获得,是全体人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生动写照。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获得感”指数的地区差异说明,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发展仍是第一位的要求,同时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在高端制造、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中国正在从“跟随者”变成“引领者”。以支付为例,为解决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2004年支付宝诞生,开创引领了移动支付、信用贷款、以支付为入口连接公共服务等技术和模式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和经验共享,在世界上带动了一大批跟随者。
(摘编自人民网《过去5年,哪些技术最能提升百姓“获得感”》)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紧扣这一主要矛盾转化,为美好生活保驾护航,是未来科技创新工作的时代方向。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才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回顾过去5年,科技创新改进民生福祉让百姓受益匪浅。而在国家层面,政府其实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科技部统计显示,目前依托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成覆盖2183家医疗机构的新型协同创新网络,慢阻肺、脑卒中等领域的国际医疗指南被改写,重大疾病防控有了“中国方案”;建立重污染天气应对技术体系,全面支撑打赢蓝天保卫战;中国在全球率先实现“沙退人进”,成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者、引领者。
(摘编自新华网《科技投入向民生倾斜,让人民有科技“获得感”》)
材料三:
中国眼下商业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场景实在是太丰富了,西方未来学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出全球正在或即将经历一场“中国浪潮”“中国浪潮”的掀起,并非凭空而来。
技术精英正大规模涌回中国。截至2014年,中国回国留学生人数首超出国人数;2015年,回国人员达到当年出国总人数的77%,而15年前,这个比例只有23%。技术上,中国高铁运行5年,客流量就超过34岁的法国高铁,而建设成本仅是德国、日本等1/3—1/2,领先世界;中国航天与美国并肩,中国“天宫”将成未来唯一运行的太空空间站,领先世界;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及杰出研究者喷涌式集体入选全球科技权威榜单,领先世界……
五年前的我们,根本想不到今天的生活会变成这样:坐高铁从北京到上海只用四五个小时,是从前的1/4时间;排队成历史,很多要办的事、要买的东西都可以在手机上操作;出门不用带钱包,甚至连手机可能都不用带了,“靠脸吃饭”时代正在招手……这些甚至让在联合国工作回国的人员都感到自己落后了。
每一次浪潮,都是一场从技术到商业模式,再到生活方式的革命。眼下,中国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对象。在印度,不少餐馆、加油站、飞饼摊、茶叶摊挂上了二维码;在印尼,人们不仅打车打摩的用手机,连点餐、预约快递、干洗衣服也用手机;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俄罗斯,都纷纷要引进中国铁路技术……这些都让中国游客有种奇妙的宾至如归感。
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期,受益人只是技术拥有者及投资人,普通人很难受益,甚至会因为新技术出现而贫困,因为机器抢走了他们的生计,由此导致贫富分化日益严重。而眼下这波“中国浪潮”,让普通人从中受益的时间前所未有地变短。
(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浪潮来了!”——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68岁生日》)
材料一:
进入了职场就一切归零,学历什么都是浮云,你的工作经历、能力、情商,比你的学历重要多了。这个说法对不对?对的。但前提是,进入职场后,而且是一个好的职场。可以说在接近100%的情况下,学历低的人根本不太可能跟北大清华的学生进入同一个职场,因为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他们就被筛选掉了。
那些鼓吹经历比学历更重要的大企业,他们所谓的“经历比学历更重要”,是在进入他们的单位后。进入单位前,他们对学历的选择比谁都严苛。不信的话,你只要上985高校和三流院校的学生就业网站上看一下就知道了,到985高校招人的,都是各种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或者看看每年国家电网、人民日报、央视这些单位公示的录用名单,看看这些被拟录用的人的学校,你会发现,他们不仅几乎清一色都是985高校,而且频率最高的还是北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名校。
(摘编自人民日报《学历不重要吗?高学历能否带来高工资?》)
材料二: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最高的行业TOP10 | ||
申万一级行业 | 硕士博士占比(%) |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
银行 | 8.94 | 71.69 |
计算机 | 6.7 | 57.13 |
传媒 | 5.77 | 49.13 |
建筑装饰 | 5.35 | 42.77 |
房地产 | 6.29 | 39.41 |
国防军工 | 9.3 | 38.96 |
通信 | 5.09 | 36.77 |
公用事业 | 4.21 | 34.89 |
综合 | 6.51 | 33.73 |
非银金融 | 7.31 | 30.68 |
人均月薪万元以上的行业
材料三:
“做研究工作,主要靠成果说话,并不只看学历有多高。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不过在工作中庞浩也看到了自己在发展前景上的学历短板,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很多专利的研究需要更深厚的理论基础。
如今我国每年毕业的研究生已超过60万人,20年间,研究生扩招疯涨了11倍,甚至超过了本科生。研究生如此扩招,研究生就业势必遭遇“高学历泛滥”困境,造成很多岗位的学历要求超过岗位本身的需求。研究生数量的增加造成劳动力市场上供过于求,使得买方市场处于优势地位。而买方市场的优势又加大了用人单位挑选的余地,使得追求高学历成为一种风气。
(摘编自中国民生网《学历提升了,就业收入是否有增加?》)
材料四:
就群体来看,“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真理。这包括,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显著高于农民工,也包括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薪资待遇要明显高于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
实际上,我们的大学中既然设置了这么多的专业,定然来自社会的客观需求,都有其合理的依据。而且,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所有的专业就业率都超过了86%。而且,半年之后所有的专业的就业率都超过了91.8%。这意味着,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一心向上,态度积极,都会在茫茫社会与复杂的职场中找到自己的岗位。将目光放长远,很难说未来什么样的专业能吃香。当今社会发展速度之快、商品迭代速度之快,超乎想象。一些看似强大无比、能吃一辈子的专业,很可能因为技术的创新而倏然落伍。正如诺基亚、雅虎、柯达等巨无霸的倒塌,许多专业很可能在几年之内就失去社会土壤。大学所学的专业,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都基本不会是吃一辈子的饭碗。
十年之后,谁也无法想象人工智能、机器人、“互联网+”能消灭哪些专业和工作。此语境下,能否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自生能力,才是让每一位个体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本领。
(摘编自中国网《在“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寻找人生方向》)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