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邹城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爱透着春光

    ①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语的人。小时候上学,我兴奋地将成绩单递给他看,我以为他看到我骄人的成绩,一定会夸我一番,甚至还带我到公园去逛逛。

    ②可是,父亲看到成绩单,只是轻轻地“哦”了一声,就再也没有说话了。

    ③满心欢喜,得到的仅仅是“哦”了一声,那一刻,让我好失望。我背过身去,轻轻擦拭着眼角。我心里恨恨地发誓道,您不夸奖我,我下次要考得更好,就是要气您。

    ④我把考个好成绩,当作是生父亲气的一个手段。果然,看到一次比一次考得优异的成绩,我心里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满足和快感,好像是对他一种报复的成功。

    ⑤久而久之,我和父亲交流少了,无论自己有什么喜讯或痛苦的事,自己也不愿和父亲说了。有时看到父亲默默地看着我,嘴唇几次翕动,好像有什么事要对我说,我假装看不见,转身离开了。听到背后有一声重重的叹息声,我心里好不得意。

    ⑥学校离家较远,每天上学放学,我都是骑自行车。同学看着我的自行车,总是羡慕地说:“你的自行车保管的真好,是你自己擦的吗?”

    ⑦我疑惑地说:“没有啊,我的自行车一直就是这样干净的。”

    ⑧同学纳闷地自言自语道:“真奇怪了,我的自行车骑的像泥猴子,而你的自行车每天总是干干净净,像新的一样。”

    ⑨听同学这么一说,我才注意到,我的自行车是与别的同学不一样,锃亮、洁净,链条、弹子盘、轮头,都很润滑。

    ⑩一天清晨,我起的很早,推开窗户,忽然看见父亲在院子里正蹲在自行车旁擦着自行车。他擦得很仔细,用小布条将各个部位都擦到了。擦好自行车后,他又用小油壶,将自行车轴承里上点油。忙活了半天,父亲站起身,边用纱布擦着手上的油污,边欣赏着擦得干干净净的自行车,就像是在欣赏着自己刚刚创作完成的一部杰作。

    ⑪我这才明白,原来我的自行车保管的这么好,一直是父亲默黙无闻地帮我在维护,而我却一点也不知晓,只知道骑得舒服。我不解,父亲为什么不声不响地帮我维护自行车,却从没有提起过。

    ⑫工作后,需要经常上夜班。每当到了上夜班的时候,我要一个人走很长的一段夜路。那段路,既僻静,又没有路灯,我一个人常常加快步子,回到家,里面的内衣常常是湿透了。

    ⑬一天,在路上,突然从路边的草丛中窜出一个黑影,那黑影拿着明晃晃的一把刀,用手捂住我的嘴,压低嗓音,叫我把身上的钱交出来,不然要我的命。

    ⑭我惊吓得浑身发抖,不知所措。突然,只听一声怒吼,那黑影惨叫一声,松开我的手。接着,两个黑影扭打在了一起。不一会儿,一个黑影连滚带爬地跑掉了。

    ⑮惊魂未定,只听那人问道:“孩子,那混蛋没把你怎样吧?”

    ⑯我这才看清,原来是父亲。我惊喜地问道:“爸爸,怎么会是您?”

    ⑰父亲用手捂住流血的胳膊,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每当你上夜班的时候,我就远远地跟在你身后,遇到危险,我还可以帮你一把。不用怕,你在前面走,我还跟在你身后。如果有哪个混蛋敢欺侮你,我这把老骨头一定会揍扁了他。”

    ⑱那一刻,我全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暗中保护我,可他却从没有提起过。我要看看他胳膊的伤,父亲却极力回避着,说道,被那混账碰破了点皮,没关系,过几天就好了。说罢,父亲催促着我往前走。

    ⑲一路上,我好几次回过头来,发现身后远远的地方,一个黑影时隐时现。从此,每当到上夜班的时候,我的步履没有了慌张,走得格外踏实。我知道,在我的身后,一定有一个影子在保护着我。这个影子虽然只剩下一把老骨头,但这把老骨头在保护女儿面前,依然有力拔山兮的气概,让小毛贼闻风丧胆,抱头鼠窜。

    ⑳父亲对我就没有像别的父亲一样,对女儿总是女儿长、女儿短地叫着,他总是躲得远远的,好像生怕女儿撞见。他的爱虽然在暗处,但他的爱分明透着春光,让女儿的步履一直朝着有阳光的地方奔跑,让女儿一天一天地坚强长大。

(1)、文章主要记叙了有关父亲的哪几件事?
(2)、文中第⑩段画线的句子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4)、请说说文章标题的妙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我·狗

    小时候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自习。

    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做饭。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选自《听雨轩——精短美文》)

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完成小题。

卖猪肠粉的女人

蔡澜

    家父喜欢吃猪肠粉,没有馅的那种,加甜酱、油、老抽和芝麻。年事渐高,生活变得简单,佣人为方便,每天只做烤面包、牛奶和阿华田,猪肠粉少吃。

    我回家陪伴他老人家时,一早必到菜市场,光顾做得最好的那一档。哪一档最好?自然是客人最多的。

    卖猪肠粉的太太,四五十岁人吧,面孔很熟,以为从前在哪里见过,你遇到她也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所有的弱智人士,长得都很相像。

    已经有六七个家庭主妇在等,她慢条斯理的,打开蒸笼盖子,一条条地拿出来之后用把大剪刀剪断,淋上酱汁。我乘空档,向她说“要三条,打包,回头来拿。”

    “哦。”她应了一声。

    动作那么慢,轮到我那份,至少要十五分钟吧。看着表,我走到其他档口看海鲜蔬菜。

    今天的蚶子又肥又大,已很少人敢吃了,怕生肝病。有种像鲥鱼的“市壳”,骨多,但脂肪更多,非常鲜甜。菜摊上看见香兰叶,这种植物,放在刚炊好的饭上,香喷喷的,米再粗糙,也觉可口。的士司机更喜欢将一扎香兰叶放在后座的架上,愈枯香味愈浓,比用化学品做的香精健康很多。

    时间差不多了吧,打回头到猪肠粉摊。

    “好了没有?”问那小贩。

    她又“哦”的一声,根本不是什么答案,知道刚才下的订单,没被理会,只有耐心地重新轮候,现在又多了四五个客人,我排在最后。

    好歹等到。

    “要多少?”她面无表情地问。

    显然的,她把我说过的话当耳边风。

    “三条,打包。”我重复。

    付钱时说声谢谢,这句话对我来说已成为习惯,失去原意。

    她向我点了点头。

    回到家里,父亲一试,说好吃,我已心满意足。刚才所受的闷气,完全消除。

    翌日买猪肠粉,已不敢通街乱走,乖乖地排在那四五个家庭主妇的后面,才不会浪费时间。

    还有一名就轮到我了。

    “一块钱猪肠粉。等一下来拿。”身后有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喊着。“哦。”卖猪肠粉的女人应了一声。

    我知道那个女的说了等于没说,一定会像我上次那样重新等起,不禁微笑。

    “要多少?”

    我抬头看那卖猪肠粉的,这次她也带了笑容,好像明白我心中想些什么。

    “三条,打包。”

    做好了我又说声谢谢,拿回家去。

    同样的过程发生了几次。

    又轮到我。

    这回卖猪肠粉的女人先开口了。

    “我不是没有听到那个人的话。”她解释,“你知道啦,我们这种人记性不好,也试过搞错,人家要四条。我包了三条,让他们骂得好凶。”

    我点点头,表示同情。收了我的钱,这次由她说了声谢谢。

    再去过数次,开始交谈。“买回去给太太吃的?”她问。“给父亲吃。”

    卖猪肠粉的女人听了添多一条,我推让说多了老人家也吃不下,别浪费。

    A“不要紧,不要紧”,她还是塞了过来。

    “我们这种人都是没有用的,他们说。但是我不相信自己没有用。”有一次,她向我投诉。

    “别一直讲我们这种人好不好?”我抗议。

    “难道你要我用弱智吗?这种人就是这种人嘛。”她一点自卑也没有,“我出来卖东西,靠自己,一条条做的。一条条卖。卖得愈多,我觉得我的样子愈不像我们这种人,你说是不是?”

    我看看她,眼中除了自信,还带着调皮。

    “是。”我肯定。

    “喂,我已经来过几次,怎么还没有做好?”身后的一个三十几岁的女人大声泼辣道,“那个人比我后来,你怎么先卖给他?”

    B“卖给你!卖给你!卖给你!卖给你!”

    卖猪肠粉的女人抓着一条肠粉,大力地剪,剪个几十刀。不停地剪不停地说卖给你,扮成十足的白痴,把那个女人吓得脸都发青,落荒而逃。

    我再也忍不住地大笑,她也开朗地笑。从眼泪漫湿的视线中,她长得很美。

(节选自《蔡澜品女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父亲的田园

    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是小麻雀的跳跳床。屋后的大杏树枝叶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屋东,两棵大桃树粗可合抱,彼此枝叶相接、耳鬓厮磨……每当春风乍暖,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成色,已经秀色可餐了。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糖橡皮、好看的花衣裳。靠近篱笆的小杏树,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摘一颗掰开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

    ②果树散居于小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稍远,是大片的菜地。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他的脚印又大又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心田。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我将水壶递过去,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我的玩具通常是父亲刚刨出来的豆虫或蛹子。蛹子头上有一个弯弯的类似钢笔卡子的东西,我们叫它钢笔蛹。它的尾巴会摇,我说东它就指东,我说西它就指西,通灵似的,非常有趣。逗逗玩玩间,父亲已将地平整,整出崭新的菜畦,开始精心地播种……

    ③侍弄园子是父亲驾轻就熟的事情。我喜欢看父亲辛勤劳作的身影。如火骄阳下,他裸着的腰背呈古铜色,搭在肩上的巾常常汗湿得能撑出水来。当嫩绿的蔬菜破土而出,一天一个样地往上窜;当叶子间探头探脑的西瓜长成一颗颗甜蜜的地雷……他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④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最神秘的所在。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父亲用力摇着水车,粗粗的拴着许多圆橡胶片的铁链子在齿轮上滚动,一节节潜入水中,再携带着水,从长长的桶子里升上来。喷涌的水,在水车槽子里小流片刻,便欢呼地扑进水道。我光着脚丫和前赴后继的水赛跑,看它欢快地流遍每一个干涸的角落。甜甜的井水,在流淌中一点点交出了自己……甜水井充盈着半个村子大大小小的水缸。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

    ⑤夏日的夜晚,是农民最休闲的时候;吃完晚饭父亲将草席搬出来,在门口铺开。我躺在上面,用手指数着天上的星星。父亲一边抽旱烟,一边摇着芭蕉扇为我赶蚊子。他是我的风扇和故事篓子,是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善恶报应的故事……如清风,飘进我的耳朵。夜深露水下来,好戏才刚刚开场——傍晚抓回来的知了猴,早已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倒挂在蚊帐上,开始金蝉脱壳,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将这场脱衣秀持续到黎明时分。获得新生的蝉,呈淡绿色,显得那么娇嫩脆弱。它们喘息着,慢慢张开水袖,如闪亮登场的青衣……

    ⑥时至今日,田园中的一草一木,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循环上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文苑》2019年第四期,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老人与壶

    ①县城一条小街镶嵌着一家书店。店面不大,书摆放得螯整齐齐。店主是五十岁上下的和蔼老人。

    ②在店门前,有老人一手端着茶壶,一手翻着书,坐在躺椅上,一种悠然的韵味从时光中飘过。老人看的书只有固定的几本——《孙子兵法》、《论语》和《三国演义》。

    ③老人喝茶用的壶是固定一把,灰褐色,很陈旧。

    ④有一天,老人安静地坐在书店前举着紫砂壶一边喝茶,一边翻看着《论语》。

    ⑤有风吹过,卷动他的发丝,像秋天的芦苇般飘扬,一朵朵洁白的芦絮起伏。风动处,喧嚣声跟着起伏,人声、车声和着风声飘荡。

⑥这时,一个人身着披风走进了书店,他的眼睛盯着老人手中的紫砂壶,说:“能否把你手中的茶壶让我看看?”老人这才如梦初醒,放下手中的书,愣愣地望着眼前的人,很疑惑地问: “你是来买书的,还是口渴了?”

    ⑦来人讪讪搭语:“我不买书,也不口渴,只是觉得你手中的茶壶很奇特。”

    ⑧老人听罢,将茶壶递给了他。

    ⑨来人接过壶,一看,脸上掠过一丝惊喜,这壶古朴典稚,紫黑中透着一股灵气,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因戴振公在世的时候,有“点泥成金”的美名,可见他的制壶技艺在当时已炉火纯青,无人能媲美。但可惜的是,由于历史原因,他的壶留在世上很少了。来人仔细看后,见壶底有戴振公印章,更确定了自己的判断没错。据说,他的壶目前世间存留不足十件,物以稀为贵,这个人本是文物贩子,见到稀世之品自然爱不释手。

    ⑩“大伯,这茶壶卖不卖?”文物贩子看完壶后,轻轻放下,轻声问道。

    ⑪老人抬眼疑惑地望着文物贩子,摇摇头,没有吱声。

    ⑫“大伯,我给您五万,可以吗?”文物贩子见老人摇头,开了价。

    ⑬老人依旧摇头。

    ⑭“十万可以吗?”文物贩子提高了声音。

    ⑮“我喝茶的工具,祖上留下来的。不卖!”老人发了语,不再理会文物贩子,喝着茶,翻开了书。

    ⑯文物贩子悻倖离去,走了十几步后,还不住地回头看老人手边的茶壶。

    ⑰没过几天,那个文物贩子再次登门,进门就开了价:“老伯伯,茶壶卖给我吧,三十万。这可是天价啊!”

    ⑱老人浸润在日光下,捧着壶,微闭着眼睛。

    ⑲自从文物贩子走后,这几天,老人心烦意乱,茶饭不香,夜里老是做噩梦:总是梦见自己的茶壶仿佛一把刀捅进了自己的心窝。因此,老人很疲惫,神色恍惚,书再也读不进去了。

    ⑳老人听见有人叫喊,睁开了眼。

    ㉑文物贩子认为老人没听清楚,提高了声音再问:“三十万,壶卖不卖?”

    ㉒老人微微一怔,摆摆,没有理会文物贩子。

    ㉓文物贩子再次悻悻离去。

㉔文物贩子走后,老人的心情极度糟糕,无缘无故发着无名的火,显得坐卧不宁。夜间的噩梦频频发生,夜不能寐,搞得筋疲力竭。

    ㉕大概过了一个月,文物贩子又来了。这次,文物贩子不是一人前来,而是把老人在另外两座城市里工作的俩儿子带来了。

    ㉖“你老爸的茶壶,我出四十万,你们弟兄俩一人可以分得二十万,在城里买房交首付不用着急了。”文物贩子指着茶壶小声嘀咕着。

    ㉗老人的儿子被文物贩子说得早已经心动。

    ㉘老人看了俩儿子一眼,没有说话,而是把壶抱进了怀里。

    ㉙“爸,喝茶用什么壶不可以?”大儿子发了话。

    ㉚“我们买房买车都需要钱。这茶壶卖了吧! ”小儿子直接挑明话题。

㉛“这茶壶是祖上传下来的,不能败在我的手里。这茶壶跟我几十年了,有了感情,自从你们到外面大城市里工作后,你妈走了,你们一年半载可曾回来几次?可曾陪我喝茶谈天?”老人气愤地嚷叫着。

    ㉜老人发完话,两个儿子意欲抢过父亲手里的壶。

    ㉝就在这时,意外事情发生了:老人从椅子上跌下来,手里的壶脱掉,磁撞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上,“砰”的一声响,四分五裂,茶水满地。

    ㉞老人望着茶壶,先是一愣,之后,脸上镀上了安详。

    ㉟文物贩子和老人的两个儿子却目瞪口呆……

    ㊱之后,老人换了新茶壶喝茶,看着书,守着书店……

文学类文本阅读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 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次,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