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江苏省常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汉一朝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集中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这些代表人物的许多活动及其成果,都是具有开创性的、集大成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巨大的、长久的影响。

    材料二:唐太宗的独特之处,是在治理国家上,对君主个人的局限性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比较讲究统治的方式和方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甘霖《变局》

    材料三:康熙二十年(1681年)六月,发布诏令:“郑锦(经)既伏冥诛,贼中必乖离扰乱,宜乘机规定澎湖、台湾。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毋误事机。”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汉武帝时期“具有开创性、集大成”特点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果。
    【答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避免“君主个人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举措有哪些?
    【答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规定澎湖、台湾”后设立的地方管辖机构的名称,并简述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
    【答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推动国家走向强盛的主要因素。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31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回望历史,中国曾领先世界,也曾受尽磨难,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我们不断奋进的民族精神,当代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

    【古代  灿烂辉煌篇】

    材料一:

    材料二:明朝前期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他连续7次统帅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这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近代  自强雪耻篇】

    材料三:

    材料四:中国政府5月26日发表《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强调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地,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015年5月27日新华网

    【现代  大国崛起篇】

    材料五:60年前,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出席了万隆会议,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

    ——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六:中国把自己的事办好,保持合理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而且中国还在越来越多地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2015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材料七:

    1932年,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参加了第十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在乘船漂泊多日到达美国后的第二天匆忙上阵,结果在预赛中惨遭淘汰,他是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材料八:

    材料九:打工兴衰的过程,世纪上也就是其综合国力上升或下降的过程,……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是当今中国的奋斗目标。

    ——刘金源《综合国力与大国崛起》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