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段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昌平区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左右,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

    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圆满成功,实现了多个中国航天史及航天器的“第一”:第一次研制并成功发射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和科学探测;第一次形成了深空探测任务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研制流程——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我国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

材料二:

    “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3年12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登月任务获得成功。

    “稳稳当当地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是一个难题。”欧阳自远说,“嫦娥一号”是撞月“硬”着陆。“嫦娥三号”是“软”着陆,不能使用降落伞。研究团队已计划在接近月球表面时首先利用反作用力缓冲,然后让“嫦娥三号”自由落体实现降落。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次。

    嫦娥三号首战告捷,对整个探月工程乃至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征程上,中国是后来者。但广大航天人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始终不变,跨入航天强国的志向始终不渝,书写出中国航天事业的崭新篇章。

材料三:

    2019年1月3日早上,“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探测器的速度从相对月球1.7公里每秒逐步下降。在6到8公里处,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不断接近月球;在距月面100米处开始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速垂直下降。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一吨多重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

    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嫦娥四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首次任务,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航天战线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1)、阅读三则材料,下列选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一号”与“嫦娥三号”探测器都是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的,先后共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次”。 B、“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时不使用降落伞,实现自由落体降落,对整个探月工程乃至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C、三次探月的着陆难度逐次递增:“嫦娥一号”是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嫦娥三号是“稳稳当当地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嫦娥四号”是在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后成功着陆在预选着陆区附近。 D、“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2)、综合三则材料,说一说我国探月工程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都有哪些?(每个要点8个字)
(3)、(链接材料)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设计者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未踏实的脚印,象征着;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着;落笔处由一群自由飞翔的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美好愿望。

(链接材料)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做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节选自马南邨《不求甚解》)

材料二:

如果把阅读分开来说,一般科学的教科书应该偏重于阅,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应该偏重在读。一般科学的教科书虽也用了文字写着,但我们学习的目标并不在文字上,譬如说,我们学地理、学化学,所当注意的是地理、化学上所记着的事项本身,这些事项除图表外还用文字记着,但我们不必专从文字上记忆揣摩,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至于语言文字的学科就不同,我们在国文教科书里读到一篇文章——假定是韩愈的《画记》,这时我们不但该知道韩愈这个人,理解这篇《画记》的内容,还该有别的目标,如文章的结构、句式的式样、描写表现的方法等,都得加以研究。如果读韩愈的《画记》,只知道当时曾有过这样的画,韩愈曾写过这样的一篇文章,那就等于不曾把这篇文章当作国文功课学习过。

(节选自夏丏尊《怎样阅读》)

材料三:

    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例如,如果是为了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就要关注与课内关联度较高的内容;如果是为了写读后感,就要关注感受最多、体会最深的内容;如果是为了质疑批判,就要关注你认为可以商讨、指瑕的内容。

    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读法:例如,实用文体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头脑冷静,心平气和,这样有利于把提概念,抓住要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则可以采取“热读”的方法,阅读时可以调动感情,鼓舞精神,一气贯注,达到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的效果,再如,理解、记忆性阅读,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评价、探究性阅读,可以采取评点批注的方法;消遣、娱乐性阅读,可以采取浏览跳读的方法。

(节选自《读书方法指导》)

阅读下面的文字

【材料一】

什么是心理韧性?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心理韧性就是从逆境、矛 盾、失败甚至是积极事件中恢复常态的能力。人生,其实就是一场马拉松,有时候你并不知 道终点在哪里。唯一能够让自己走得更远,走得更久,并且走到最后的,靠的是你的心力,也就是“心理韧性”。心理韧性赋予我们三种能力:

第一种是抗挫力,也就是逆商。所谓逆商,是人们面对逆境和挫折时的心理状态和应变 能力。往往面对逆境,一个人的掌控感、担当力、影响度和持续性决定了一个人逆商的高低。 逆商高的人,面对困境时,能保持冷静、就事论事,不会因为别人的一个批评而否定自己,更不会因为一次挫折就放弃努力。

第二种能力是坚韧不拔的能力。这就是心理学家安吉拉·达克沃斯所说的像“小沙粒 ”一样,无论你怎么碾压,它都不变形,“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经历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品质就叫做坚毅。”

第三种能力是创伤后的成长力,即反脆弱力,反脆弱是一种生存能力。很多东西看似风 平浪静,实则那是风起云涌的前奏。接受无常,提高反脆弱能力,才是人一生最大的稳定。 任何时候,机遇和挑战都是并行的。一个人面临危机,越是沉着应对、迎难而上,越能收获 丰厚的成长。

(根据“北极星心理”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中的选文编写)

【材料二】

国内研究发现,疫情期间公众心理呈现出“短期紧张、长期平稳”的态势。“那些没有 将我们击垮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疫情之后,其实我们的心理韧性提升了。

从生物学意义来说,心理韧性是一种人们出于生存需要,在环境变化中进行自我保护、 自我调节的本能。心理韧性不是少数幸运儿才有机会获得的天赋,而是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基本反应能力。它会在逆境中展现出来,推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促进人们追求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丁香医生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74%的人因疫情改变了生命观,他们更多地将“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心理健康”排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的前列。这些观念的改变也意味着人们对自我价值、生命意义等的内涵得以深化,外延得以拓展。人们没有被疫情的惊涛骇浪淹没,而是主动走出舒适区,内外兼修,直面挑战。国内外研究均发现,伤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创伤性事件除了给人们的身心带来消极影响,也可以使人们发展出强大的内心力量,实现积极的个人成长,这种成长不仅可以恢复原有的心理功能,甚至能激发出超越创伤前水平的表现。

(摘自《中国青年报》<2022年4月22日>)

【材料三】

3月 29日,丁香医生发布一年一度的《2022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对 2021年国民健

康状态做出回望与总结。在“被疫情偷走的第二年”里,相比起疫情刚刚到来时的手足无措,人们从心态上开始变得平稳,看待健康的方式也愈加成熟。当被问及“你认为什么是健康?”时,大多数人给出的回答是:身心健康,相比前两年大众将健康单一地理解为“心理健康”和“木生病”不同,2021年,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对于人们而言变得同等重要。

(摘自“澎湃新闻”<2022年3月29日>)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第一道防线

孙利波

①这是边防连最高的哨所。连队营房背靠着一座高山,山坡上有一幅用白色石块勾勒出的巨型中国地图,地图的轮廓里是红色石块码起来的6个大字——“祖国在我心中”。哨所便位于这座山的顶端。

②通往哨所的路,是一条由20多个“之”字弯组成的简易砂石路。勇士车沿着仅容一车通过的小路缓缓攀升,转眼便到了第一个弯,爬升得越高,弯与弯的间隔就越紧凑。

③山的坡度目测到了70度,车子几乎是在小心翼翼地前行,有几次似要拐出路缘,坐在车内的我也是小心翼翼,呼吸变得紧张,唯恐任何一个微小举动破坏了车的平衡。目光伸向车窗外,梭形的河谷像只巨大的眼睛,嵌在袒露着原始皮肤的群山间。阳光涂亮了河谷对岸山体的上半部,群山之外的雪峰跃入眼帘。阳光折射过来,刺得眼睛眩晕,我只好收回了视线,专注于眼前的路。哨所就在路的尽头。

④下车后,我先是被两块石头吸引了目光:一块石头上用红色油漆绘着中国地图,地图下方写着“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另一块石头的上半部分,绘着蓝天、白云、一轮红日和一座高耸的山峰——山峰便是脚下之山,红日旁以“5”开头的4位数字是山的海拔高度;石头的下半部分用红漆写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让人不由想起那位同在高原边关驻守的年轻士兵。两尊山石像一对镇守山门的天神,傲然立于一段石阶的两侧。石阶平缓,铺往山顶,哨所就在那里。

⑤天上没有云,哨所耸立在蓝色的天幕下,即使是仰视的角度,也很难用“伟岸”之类的词来形容它。若以建筑类比,建于方寸之地的它是简陋甚至是寒酸的,但在此时此地,它就是一个堡垒、一座卫城。前方没有界碑的国境线就是它扎下的藩篱,朴实无华的外表其实是它最强韧的盔甲。虽然历经地动山摇、狂风骤雪,而它总是风骨巍然。站在主权的角度,一片西陲高原的荒芜之地与繁华都市的天价地块并无二致。

⑥我顶着能把人吹倒的风,拾级而上。走进哨所,我与两位战士互相敬礼问候。他们的身体裹在厚厚的羊皮大衣里,戴着棉帽和防寒面罩,只有眼睛露在外面。在与他们目光交汇的一瞬间,我便知道,他们与万里边防线上的无数个哨兵一样,年轻且神经紧绷。所不同的是,在高原风霜的摩挲下,他们眼眶周围的肤色是超越年龄的深褐色。

⑦攀谈得知,这两位守卫在山巅的士兵,竟然都来自海滨城市。下士刘永生,大连人,待过多个城市,几年前受一则边防新闻的影响,参军来到了高原。列兵樊睿,青岛人,大学毕业后选择参军,他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也是自己的座右铭。站在哨所向远方眺望,周围的地形、地物尽收眼底,两位战士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着情况,哪些点位需重点关注,哪个方向容易发生边情,俨然两个经验丰富的“老边防”。

⑧从零海拔的家乡来到“世界屋脊”,两个吃海鲜的胃也习惯了吃牛羊肉。在他们的描述中,高原一年四季只有黄和绿两种颜色:春夏时节,河谷的绿色会持续三四个月,其余时间是漫长的黄。他们渐渐爱上了高原的一切:在山巅最早见到的日出和最晚送走的夕阳,野狼常常在夜间来到哨所旁的垃圾桶里找东西,岩羊的攀爬能力让人叹为观止,腹部泛白的野驴有些呆萌,而雪豹则最可能在春天造访,发出的声音似婴儿在啼哭……

⑨谈起戍边生活的感悟时,刘永生说:“我幸运地站在这里,为祖国守边防,这辈子也不会后悔。”樊睿说了很多,但我记住了一句话:“我很骄傲,因为我们是祖国的第一道防线。”

⑩“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猝不及防地,我被战士的话震撼到了,一种油然而生的灼热和滚烫自心底涌出:在年轻战士眼里,高原的奉献不止于吃苦,而是更漫长的坚守,乃至献身。他们的前方是对手,是战场;他们的身后是亲人,是家国。在这孤寂的哨所里,青春的誓言可以轻易刻在石头上,但践行却需要强大的决心、深沉的爱和从不畏惧的勇气。

⑪风劲吹起来,我看向哨所外,蓝得纯粹的天空正像蔚蓝大海倒悬,周遭的荒寒和苍莽似乎也并不遥远。这里就是青岛和大连,就是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就是我们每个人心心念念的故乡。我与两位战士拥抱、合影。他们戴着防寒面罩,我无法一睹他们的面容,只能看见面罩的口鼻处有层薄薄的冰霜,看见黑红皮肤上的双眸透射着坚毅。

⑫我深信那目光能射出子弹,因为他们是祖国的第一道防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