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下学期语文5月模拟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乡野豆子

    ①在过去,覆盖乡野的是玉米和红薯,因为它们高产,能够在一年四季里不断充实人们干瘪的胃囊。而种豆子,就成为一种奢侈。后来,豆子才大片出现在田野里,成为田野丰富的点缀,成为美好日子的旗幡。黄豆、赤豆、绿豆,在田野的风里摇曳生姿,把秋季渲染得丰富多彩。

    ②豆科作物一贯深明礼仪,它们在自己的季节里,托着饱满沉实的豆荚,面对劳动的付出者,丢弃私藏的意图,做出拱手相让的姿势。排排的豆荚在阳光的亲吻中丰满,在秋风的轻抚中干燥。收获之后,在场地里集结的豆荚们,经历一场棍棒的击打,噼里啪啦响作一团,这是它们对农民最高的礼仪!

    ③母亲擎起簸箕一颠一颠,豆壳轻舞飞扬,壮烈地飘散而去。小心地翻拣掉那些遗留的碎屑,于是各种豆子发出黄、赤、绿的油光,滚圆的身体裸露在母亲欣喜的目光里。乡野日子就像打开了绚丽的彩页,内容就不一样起来。

    ④黄豆是油料作物,我的父亲会背半袋黄豆,走到镇上去轧油。那些金黄金黄的颗粒,经历压榨的痛苦,挤出生命中美好的部分,滋润乡间的生活,让生活脱离干枯涩滞,变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起来。

    ⑤最奢侈的莫过于炸油果。每逢年节的前一天,母亲倒出清冽的豆油,放在火炉上加热。弄好的面团擀、轧、切,制成各种形状,然后下油锅。一缕缕幸福的炊烟,弥漫在村庄上空。在我们热切的期盼中,焦脆的油果新鲜出锅,供我们一一解馋,我们吃得满手淌油,齿颊留香。

    ⑥绿豆满身碧绿,呈现出生命的原色,通常用来做滋润胃肠的茶饮。一锅清水放入通体晶莹的绿豆,文火熬起来。初始,豆子在锅里沙沙作响,似刀枪剑戟上砍下杀。久了,方才天下定矣,安分下来。待至豆烂,茶汤褐绿莹润,清香怡人。绿豆茶饮宛若法器,能降温祛燥,平息心底火气。

    ⑦提一罐子给下地做活的父亲,清清亮亮的绿豆茶,里面沉着蓝天白云、影影绰绰的树杈鸟雀。父亲正困乏,焦渴难耐。他停顿下来,两手抱着罐子,挺身仰脖,咕嘟咕嘟,肺腑之间茶流汹涌。半晌,“哐当”一声,罐子落地。于是,气韵开始平息。力量,一寸一寸又恢复至体内来了。

    ⑧赤豆呢,往往带着母亲的味道。母亲手巧,是能把苦涩生活拧出甜味的人。在闲散冬日的某个清晨,我们姐弟都冷得缩着脖。母亲抱来一捆干柴说,来,烧锅。锅里的水沸腾着,里面煮的是赤豆,几个时辰煮到软烂,加些柿皮、甘薯,搅拌成什锦馅料。以发酵好的面团包上馅料,就做成了豆包。乡下的豆包,颇像乡下人的性子,皮薄馅足,内心实在。

    ⑨母亲每次总是要蒸出两笼屉的豆包来,一笼留给我们吃,另一笼作为礼物走亲戚。圆鼓鼓的冷豆包切成四瓣来,露出新鲜的馅料,忍不住舌下生津、喉头律动。香甜软糯,食之熨帖,欲罢不能。我们都是娴雅慢品,生怕这幸福去得太快了。之后,我们姐弟要挎着篮子走过乡野坎坷,把一份殷切的心意,传递给远方的亲戚。

    ⑩乡野豆子,串起一把幸福之门的钥匙,瞬间打开了光阴的通道,让单调的生活变得多彩陆离起来。多年以后,豆子仍沉淀在我的记忆中,膨胀发酵,绵延着一种生命的原香,挥之不尽。

(1)、文章第③段作者为什么说“乡野日子就像打开了绚丽的彩页,内容就不一样起来”?试根据下文内容概括。
(2)、按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①排排的豆荚在阳光的亲吻中丰满,在秋风的轻抚中干燥。(从修辞手法赏析)

②他停顿下来,两手着罐子,脖,咕嘟咕嘟,肺腑之间茶流汹涌。(赏析加下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3)、试分析文末“生命的原香”的内涵。
(4)、请联系文章的内容,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谈谈阅读后的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城市给了我们什么
      ①在过去的一二百年里,世界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人们的居住场所、生活方式和谋生手段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走向了城市。1900年,城市人口占全世界人口不足10%,到了2000年城市人口已占全世界人口的46%。城市展示了它特有的魅力。
      ②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发达的社会文化。城市作为人类生活聚落形态,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发展。正是地域赋予了城市文化基本的底色,形成城市文化最初的积淀。城市文化是人类进化到城市生活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城市的人格化表现,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化表述。它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是城市的灵魂,是文明的标志,是属于这个城市人群的完整的价值体系。
      ③城市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主流文化,它弘扬历史、融汇时尚,塑造特色,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在农村,文化是单一的和同质的,可交流性不强。每一代人都在传承上一代的东西,没有新鲜的刺激,就不会创造。城市文化来自四面八方。传统和现代,本国和外国,精英和世俗,都在此交流流通,给人以影响、以启迪、以教育、以知识。
      ④城市的魅力还在于它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因为城市是工商业的中心,城市拥有现代化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在内的交通运输设施和先进的运输工具,往往处于交通枢纽或交叉道上,有充足的客源、货源。城市有现代化的通讯设施、电讯网络和传输工具,每时每刻都在交换大量信息。城市的现代交通和工商业中心相结合,使之成为商品、物质、人才、劳动、资金、信息等转换地,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⑤城市的魅力又在于它巨大的社会效益。城市学校多,教育发达,人才辈出,与国内外科技信息交流活动频繁,城市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量大,这些都推动城市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除了推动生产和经济的增长以外,还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⑥人类创造了城市。城市给人类提供了无尽的财富和创造力。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和大都市的出现,人类被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工作压力等所困扰。城市已不是“人类诗意的栖息地”。实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甚至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都已经百病缠身了。
      ⑦生态环境恶化使很多城市患上了“肺气肿”。1984年,臭名昭著的“洛杉矶烟雾”杀死了一只正准备参加第23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秃鹰。
      ⑧交通堵塞使许多城市患上“肠梗塞”。10年前,北京人对曼谷上下班高峰时汽车的时均行速只有10-20公里感到不可思议。10年后的今天,北京的司机相互联系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话是:“哥们儿,堵在哪儿了?”
      ⑨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快餐化”了,人们的神经始终都很紧张。有人说,目前大城市的白领是前半生在用健康换金钱,后半生是用金钱换健康。
      ⑩城市聚集了大量的资源,是我们物质财富和精神资源的集散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无限的需求,但与城市繁荣共存的一些问题——城市病的症状也越来越凸现在人们面前。城市发展的出路何在,未来人类和城市将走向何方?我们会找到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家园吗?            

阅读《塔里木感怀》,完成后面的题。
                                                                                                塔里木感怀
                                                                                                    凸 凹
       ①见到塔里木河的时候,内心翻腾,思绪连绵。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原以为它应该是激流滚滚、大浪弥天的,却流得那么平静、那么舒缓、那么从容,远远望去,满目青碧,一如睡在梦中。
       ②塔里木油田的人对我说,塔里木河虽然壮阔,有吞吐山河的气势,却最终没有流入大海,而是消失在苍茫戈壁、漫漫大漠之中。所以,塔里木河,在大美之下,是悲壮的底色。
       ③本应该伤感的,我却微笑着向她点头。因为故乡的物事早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大自然的道理,有别于人。譬如故乡深山的阴处有一种植物,叫山海棠。即便是生在僻处,无人观赏,可它依旧是一丝不苟地向上挺拔了枝叶,开出鲜艳欲滴的花朵。幼时,我很是不解,曾对祖父说,它真是不懂人间世故,既然开在深山无人识,便大可以养养精神、偷偷懒,没必要下多余的功夫。祖父瞪了我一眼,说,你究竟是太年轻,太看重功名,内心浮躁,不知生命真相。在山海棠那里,它只按自己的心性而活,生为花朵,就要往好里开,尽开的本分,至于能不能被人看见、被人夸奖,它是从来都不会去想的。至于塔里木河,东流入海,自然是她的向往和理想,但大漠之途,需要滋润,荒凉之境,需要水气,她的担当太重,她只能消耗自己。有了她的牺牲,才有了大漠绿洲、珍禽异兽和丰沛的油气储藏。塔里木河尽了她作为河流的本分,实现了自身声名与功利之外的价值,所以她心安,所以她内敛,所以她悲壮而不悲伤。
       ④告别了塔里木河,进入沙漠腹地。沙漠公路的两旁,是不断现身的胡杨。初冬时节,胡杨斑斓,闪闪烁烁如火。塔里木人说,如果没有胡杨的防风固沙,沙漠公路这条人类的通途就会湮没中断,广袤沙漠就会真的成了死亡之海。胡杨的品格是在焦渴之地,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即便是死了,也会最终变成石油。胡杨顽强地矗立于沙漠戈壁,以履行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抗风沙,保绿洲。我不禁想到了“笔锋常带感情”的梁启超。人们常诟病他一生善变,读了解玺璋先生的《梁启超传》,始知道,他之变,是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在复杂情势下,更好地进行民族启蒙的政治智谋。变的皮相之下,恒定不变的,是爱国、爱民的旷世情怀。由胡杨到梁启超,我不由得联想到,自然的伟大与人的伟大,其实是相通的,只要襟抱萦怀,外在的曲直与隐现,是不重要的。
       ⑤沙漠公路两畔,除了胡杨耀眼之外,还有一种诱人驻足的风景——夫妻井。沙漠里的绿植,需要滋润,自然要有井。戈壁阔远,交通艰难,杳无人烟,井近乎与人际绝缘。然而也需要打理,就建造了几间小屋,住进了一对夫妻。女的矮胖,男的精瘦,见人群来到,他们只是乜乜地笑,久也不收敛,疑似凝固在脸上。一只小狗在人群中逡巡,任你逗弄与抚摸,因为久不见人,就不怕人。问夫妻的生活起居,他们笑而不答,只是一径地介绍抽水、输水、喷灌、滴灌的过程。看到人们对他们的工作生出兴趣,青灰的脸上悄然洇出薄薄的一层红晕,竟至指着不远处的那片胡杨林兴奋地说,这胡杨林和方圆百里的沙漠植物,都跟这口井有关。我感到,他们其实是想说,这一切都与他们的寂寞坚守有关,但长久沉默的状态,使他们羞于说出自己的贡献。我不禁怦然心动,觉得胡杨林在阳光下的无声烂漫,正是他们爱情的颜色。
       ⑥驱车数百里,我们到了塔中油田作业区。偌大个油田却只有7个人,这7个人,都是80后的年轻人,都是重点石油院校毕业的高材生。他们都有机会留在北京总部、或科研单位、或几大油田的管理机关,但他们都自愿地来到采油一线。问他们缘由,他们都很朴实地回答道,本来学的就是石油,远离油井就荒废了。——成就一番事业的追求与襟怀,向上的信念,使他们自觉地远离虚荣与享受。我说,你们想过没有,人间往往是鞭打快驴,能者多劳,你们越是有作为,油田越是离不开你们,你们很可能一辈子都会生活在这片寂寞的土地,永远与市井、时尚、现代生活绝缘,你们会不会后悔?他们说,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是塔里木石油人的信念,你看见塔里木河了没有,她一辈子也没有流出戈壁大漠,但总是温情浇灌,没有一丝忧戚之色,她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品格,什么叫无悔。
       ⑦都说天地境界、天人合一,在塔里木,我读到了令人信服的注脚。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与白马在一起的夏天
(美)威廉·萨洛扬
    凌晨四点,整个村庄都在沉睡中,突然,一阵轻敲窗户的声音惊醒了我,“阿兰姆。” 一个声音在窗外轻轻叫唤道。
    是我的堂兄穆拉德!我从床上一跃而起,迅速打开窗户。我简直无法相信我看到的一切。虽然还不是早上,但因为是夏天,黎明前的亮光已足让我知道我不是在做梦。我的堂兄穆拉德正骑在一匹漂亮的白马上。
    我把头伸出窗外,揉揉眼睛。“你没看错,”穆拉德用亚美尼亚语说道,“是一匹马。你没有在做梦。如果你想骑的话,就快点出来。”
    我知道我的穆拉德是所有同龄人中行为最疯狂的一个,但是我仍然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
    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关于马的记忆,我的第一个愿望就是骑马。然而我们很穷,我们整个部落都处于贫困之中。每个家庭的钱都只能勉强维持一日三餐的食物。然而我们很诚实。我们因为我们的诚实而闻名。我们不会利用任何人,更不用说去偷别人的东西。
    我知道穆拉德家没有马,他本人更不可能有钱买马。我猜测这匹马一定是他偷来的。然而,我对马太痴迷了,在我看来,偷一匹马来骑跟偷别的东西(比如偷钱)似乎是不一样的,也许这根本不算偷。
    我迅速穿好衣服,然后从窗户跳到了院子里。穆拉德轻轻下马,把我扶到了马背上。
    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乡间公路。空气无比清新极。骑在马背上奔跑的感觉真是爽极了。
     “阿兰姆,坐稳了。”穆拉德提醒我,然后,他双腿用力一蹬马的肚子,喊道:“驾!”白马后腿站立,前脚扬起,长嘶一声,然后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蹿了出去。马穿过田野,跨国灌溉沟渠,向乡间公路跑去……我们跑了一圈又一圈,马和人都大汗淋漓。
    太阳就要升起来了,“我们得回去了。要不大家都起床了,我们的秘密就藏不住了。”
    穆拉德说道。
     “我们把它藏在哪里?”我问道。
     “我知道一个地方。”穆拉德答道。
    大约十分钟后,我们悄悄地牵着马走进了一个废弃的谷仓。谷仓的地上有一些燕麦和干草。
    那天下午,我正在穆拉德家玩。一个叫约翰·拜伦的农民来穆拉德家作客。约翰·拜伦的家在另外一个村庄,离我们部落有十英里远。“我丢失了一匹马,一个月了也还没见它回来。可是这匹马花了我60美元啊!”约翰·拜伦对穆拉德的父亲说。
    他们接下来说了什么,我不知道。我已经跑出去找穆拉德。
    穆拉德正在一棵桃树下救治一只受伤的小鸟。“你居然已经收藏了那匹马一个月!”我盯着他说道。
    穆拉德没有看我,只是专心地给小鸟受伤的翅膀涂药。
     “干脆,我们把马留下来一年时间吧。”说完,我热切地看着穆拉德。
     “我知道你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学会骑马,但我们不能留这么长时间。”穆拉德头也不抬回答我。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把马还回去。”
     “最多六个月。”说完,穆拉德站起来,用力把小鸟抛向天空。小鸟努力拍打着翅膀,几乎要掉下来,但最终,它还是飞走了,而且越飞越高,越飞越稳。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穆拉德每天凌晨都来接我出去骑马。我们在田野旁的公路上尽情地驰骋。太阳升起来之前,我们就把马牵回那个废弃的谷仓。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日子啊!
    可是这一天还是来临了。那天早上,我们在牵马回去的路上碰到了正赶往镇上的约翰·拜伦。他盯着白马问道:“请问,你这匹马叫什么名字?”
     “小心肝。”穆拉德答道。
     “我可以看看它吗?”约翰·拜伦问。
     “当然可以。”穆拉德说道。
    在仔细查看了几分钟后,约翰·拜伦说道:“如果你们部落不是享有诚实的美誉,我几乎就认为这匹马就是我丢失的那匹马。嗯,也许它跟我的马是双胞胎。”说完,他转身就离开了。
    三天后,约翰·拜伦又来到了穆拉德家。
     “我的马回来了!而且,它比以前更强壮了!”他高兴地说道。(有删改)
 文学类文本阅读, 完成 各 题 。

擦星星的人

王伟锋

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 晚自习放学后 ,我孤单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 室里, 抬眼望去, 窗外满天的星星都在冲着我眨眼睛。

我好想出去看星星 ,只是潘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动笔呢—— 写一份 不少 于 500 字的书面检查。

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偏偏我感 到最 难学的便是数学应用题 。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 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 。 我逃课跑 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 。最后,他脸一沉,说: “检查写完 送到我办公室!我一会儿通知你爸, 晚上在我这里补课 。”可是检 查怎么都凑不够 字数 ,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 准备挨批 。潘老师 不在 ,我松了 口 气, 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 ,解那些可恨的应用题。

一会儿, 潘老师回来 ,看到我老老实实在解题目 ,就什么都没说 ,坐下 来批 改作业,批累了 ,他也会抬头凝神看一会窗外的星空。

等他忙完,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他看过后,脸上竟然难得地浮现出笑容, 说: “做得不错嘛!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有一道题搞错了 。”然后,仔细地给我  讲解, 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 有时候批 作业、备课晚了 ,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 。或许是忘记了 ,他竟没有再 提要我交检查 的事情。

天色更暗了, 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 ,说:“ 饿了吧 ,赶紧吃! ” 回想 起来 ,那碗泡面味道实在不错 。那年头, 泡面在乡下也不易得 ,我狼吞虎  咽 ,还没 品出味道就见了底儿。

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也不再逃课了。潘老师总是  在放 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地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 渐渐地, 我从那些应用题中体会到了乐趣,期末考试成绩也大有起色。

潘老师他从不缺课 。记得深秋时节的一天, 大雨如注 ,上午第三 节课, 踏着 铃声 ,他匆匆赶来 ,裤腿挽得老高 ,裤子上溅满了黑黝黝的泥巴 ,黄胶鞋 里不时“ 吧 唧吧唧 ”朝外冒泥浆,或许是刚从田里赶来。他在讲台上边走边讲, 不时哈气搓手 。 我发现 ,他的衣服甚是单薄,    又湿湿地贴在身上     , 手指冻得甚  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那堂课 ,我无心听讲 ,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 ,这样, 潘老师就能 去办 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 。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 。要知道, 潘老师已是 五十多岁 的人了 。他坚持把那节课上完了 ,下课铃响 ,布置完作业, 才踩着泥 泞的黄胶鞋, 匆匆而去 … …

多年后 ,我大学毕业 ,在外辗转漂泊 ,也做了老师 。课堂上 ,我始终不 敢忘 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 ,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 很淘气的 孩子 。在我心里 ,他是永远的恩师。

某天,有老同学打来电话告诉我,潘老师去世了,走时被病痛折磨得全 身只 剩下一把骨头 。我走进阳台 ,默默地遥望星空 。 窗外的星星, 时隐时现 , 让我想起 来多年前在潘老师办公室的那一晚, 想起那好吃的泡面 … …

那夜 ,我梦到了星空 ,上面繁星点点 ,也梦到了潘老师 ,他还是那么瘦 削单 薄 ,满身粉笔尘 ,他使劲擦着什么。

 “ 潘老师, 您干什么呀? ”我问 。 ⒁ “擦星星啊! ”潘老师停下来, 回身说,“ 瞧 ,那颗星星 ,还有那颗 ,灰扑 扑的 ,我得去把它们擦亮! ”

(摘自(教师博览》2020 年第 3 期,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