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班调研考试试卷

仿句和缩句。
(1)、仿照下列句式,以中学课本中出现的名著为例再续写两个句子。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西游记》,我们可以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

(2)、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

作为乌江的二级支流河流,发源于绥阳县,全长88.1公里,向南流经遵义县新舟、虾子二镇,穿越绿塘、禹门、保和等山间田坝,下八节滩后折向东南,下游河段流入群山峡谷,在雄水滩一带,流经端公寨、雄水滩、雌猪塘,直奔鱼剑坝,穿过云门囤数十丈高的乐安江,与湄江交汇,造就了著名的云门囤天生桥的地理奇观。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逃离
      门口有一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着几根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树枝,枝上随意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站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拙朴和奇异。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而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丰富的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一次次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同吃同住的上铺姐妹,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感如山高如水长。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叶缤纷。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的本能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活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生活在我们逃亡的背影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已成了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味盎然而去,带着些许失落归来,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满眼寂寥落寞。
      想起最心爱的诗歌之一——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尘世,和明月为伴,和清风为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遗世人独立,静美之极。可在那幅想象的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空旷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竟让我有些不寒而栗。纵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可以逃离现实的喧嚣,终逃不过现代人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生活的网无处不在。
      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被刺痛着,也要承受。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娇艳。
      与其逃离,不如归来。
      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就像这棵树,独自站立,也可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
      生活不在别处,他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阅读《宗月大师》,完成小题

宗月大师

老舍

       ①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教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母亲是最喜脸面的人。她迟疑不决,光阴又不等待任何人,荒来荒去,我也许就长到十多岁了。

       ②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 , 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声音的震动。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③自从做了学生以后,我时常的到刘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地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此外,他还有几处铺店。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因我是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

       ④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他是阔大爷 , 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人们吃他,他甘心教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人骗了去的,他不管; 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⑤到我在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不过,在这个时候,假若他肯用用心思,去调整他的产业,他还能有办法教自己丰衣足食,因为他的好多财产是被人家骗了去的。可是,他不肯去请律师,贫与富在他心中是完全一样的,假若在这时候,他要是不再随便花钱,他至少可以保住那座花园,和城外的地产。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

       ⑥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

       ⑦现在,他每日一餐,入秋还穿着件夏布道袍。这样苦修,他的脸上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

       ⑧出家以后,他不久就做了一座大寺的方丈。可是没有多久就被驱除出来。他是要做真和尚,所以他不惜变卖庙产去救济穷人。庙里不要这种方丈。一般地说,方丈的责任是要扩充庙产,而不是救苦救难。离开大寺,他到一座没有任何产业的庙里做方丈。他自己既没有钱,他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饭吃,同时,他还举办粥厂等慈善事业。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

       ⑨去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⑩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

       ⑪他是宗月大师。

(有删节)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大象之死

      ①大象毕生保持着尊严,包括死亡的时候。

      ②大象一旦意识到衰老,意识到因为衰老而将成为累赘,它便会悄无声息地离群而去。偌大一头象默默倒下、默默消失,就像一片树叶的默默飘落和消失。

      ③我们要说的是一头老象。

      ④一天,在象群转移途中,老象开始了自己的命运转移。它放慢脚步,落后象群,之后,置身于一蓬树丛中,目送群象一一远去。站立在生离死别中,仿佛一块石头。石头,却流泪,它是一尊流泪的石头。

      ⑤艰难跋涉,耐心寻觅,老象在一个向阳而又隐秘的山坳里,选定一片向阳又隐秘的草坪。四周是密林,一侧是溪涧。密林、溪涧加上一头老象,构成了一片独特的“桃花源”。

      ⑥孤独易生回忆,老象在对青年时代的回忆中穿过暮年。

      ⑦一天,当老象从恬静的休憩中醒来,突然看见一双子女站在自己面前。意外而又欣慰,老象说,你们是如何找到这里来的呢?

      ⑧孩子说,跋山涉水,寻找您老人家真不容易呢。

      ⑨老象说,老人应该懂得适时回避。我过得很好,就不跟你们回去而成为你们的累赘了。

      ⑩孩子说,我们不是来接您回去的……

      ⑪老象诧异了,问,那是为什么呢

      ⑫嗫嚅半晌,孩子终于发话了,说它们为遗产而来。

      ⑬老象大骇:我一生赤条条来、赤条条去,遗产一说从何谈起

      ⑭孩子说,待你百年之后,你的一对象牙……

      ⑮老象一下蒙了。                                   。之后,它颤巍巍站起,颤巍巍前行,在溪涧里洗净身躯,又围着草坪缓缓走了一圈。之后,它绷紧筋骨,低下头颅,猛地冲向一棵千年古树。咔嚓嚓——雷电轰击一般,一对粗壮的象牙齐根断下。接着,它又一次绷紧筋骨,又一次低下头颅,又一次冲向千年古树。

      ⑯咔嚓嚓——雷电轰击一般,头颅碎裂,鲜血飞溅,老象依偎着老树,颓然倒下。倒下了还大睁双眼,仿佛一部古老的《天问》。

      (《天问》: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除《离骚》之外的另一篇长诗,通篇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素锦旧年不负卿

张凌云

    ①从前都是自家写春联。有一年爷爷写的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总觉得迎新的氛围中带着什么残字旧字不太吉利,但爷爷在村里被尊为先生,这么写自有道理,也就不多说什么。

    ②后来知道这两句诗出自王湾有名的《次北固山下》,并不是爷爷的创造,虽然用作春联并不太适合,但就是这么一写,却在我心里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多少年过去,许多写过的春联都没了印象,唯独这副对联还时常在眼前飘荡,它那在风中很快褪了颜色的身影,让我感慨时光的步履太匆匆,转眼间,新年已成昨天。

    ③这么想来,不免唏嘘沮丧,写什么样的春联都一样,再鲜活的文字都会日晒风吹褪色变形,更深一层,改变不了被时间滤旧的命运,既然如此,每年写它还有什么意义呢?

    ④其实,某种程度上,写春联也就是写成长,写经历,写人生。自小学到大学,每次寒假,写春联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自家要写,更多的是帮亲戚邻居写。裁纸、叠方、酝酿、挥笔,再到摊齐晾干,收拢待取,早已了然于胸,并不觉得是难事。不同的是,渐渐的,春联写得越来越少,长年在外,街坊邻居不再巴望着替他们写春联,赠送的成品春联又越来越多,那种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感觉越来越寻不到了,常常只是动笔寥寥,便大功告成,空望着还留着大半的墨汁发呆。

    ⑤在年复一年的岁月中,自己从懵懂孩童到步入中年,亲人们也一天天老去。春联还是要写,但竟找不到发挥的空间,父母亲搬到镇上的公寓,除了大门,没什么可以张贴的地方,村里的老屋已无人居住,虽然仍需贴春联,但那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如今回家,不需我动笔,习练书法的父亲早把所有的春联全部写完。

    ⑥看着年逾古稀的父亲日臻纯熟的书艺,我的眼里除了欣慰,更常常想起乡下老屋呆过的日子。世事如棋,我们顺着每一步程式走过自己的印迹,蓦然回首,发现还是那些最迷茫抑或最艰难的时光最值得回味。有人说,旧时光如同窗棂上雕刻的花纹,慢慢褪色却异常迷离,隔了光阴的路再望过去,觉得好美。信然。那时候,也曾抱怨过天气太冷,敞风的堂屋里冻得浑身发抖,手都快僵了握不住笔;也曾抱怨过事情太多,除了写春联,还得扫地除尘、置办年货,光骑自行车去镇上就得几个来回;也曾抱怨物质不丰,一年添不了几件新衣,上大学前都没穿过皮鞋……

    ⑦所有的足迹与过往,正如我们写过的春联,洇旧了,就重新贴上一遍。那些被撕掉的被盖住的表面看不见,却永远沉淀在我们的心里。我怀念那个屋檐矮小、到处灌风的老屋,就像怀念我经得住风雨摔打的青春往事,怀念那个呆在粗鄙简陋的生存环境里,却抱着对未来无限憧憬的乡下少年。

    ⑧那一幅幅叠加上去的素锦旧年,正是我们无法改变而又无限怀恋的昔日时光。我们当年饱含真情写下的各种故事,可能稚拙,也许天真,但不会辜负我们的内心灵魂,那些原初的简单的轨迹,却凝聚着我们最清晰美好的记忆。

(摘自《思维与智》2018年第5期)

【注】①:叹息、感慨。②懵懂:迷糊、不明白。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听书”产业,或者叫“有声阅读”产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当时主要是为盲人提供有声读物。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应用的发展,“有声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的新选择。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起步较早的APP,在有声阅读市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大众市场需求的增长,数字有声书也将在图书馆采购预算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如今,数字服务模式逐渐成熟,未来的公共图书馆有可能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全天24小时开放。

[材料二]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材料三]

有声阅读极大地拓展了用户的阅读空间,用户阅读习惯也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年轻读者已经比较接受付费下载的阅读形式。但有声阅读平台仍存在侵犯版权、内容庸俗、无序竞争等问题。为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从政策层面加强管理十分必要。专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有声读物产业促进意见》,同时加强引导平台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使版权管理规范化。加强“有声读物精品工程”建设也势在必行,可设立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加大力度挖掘和制作优秀文化经典作品,使其尽快成为有声阅读内容的主流。此外,还应不断完善有偿阅读、付费听书运营模式,以实现资源合理分配、产业合理布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