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浙江省海宁市六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联考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

        ①十七岁那年,刘伟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羡慕,吵着要母亲买一辆。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

        ②刘伟发了一个月脾气。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推回了家。刘伟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刘伟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

        ③那一天,刘伟没有骑车出门。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单车散了架。“你——”刘伟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

        ④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

        ⑤第二天,刘伟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你别管。”刘伟头也不回,________,走了。

        ⑥“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

        ⑦刘伟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刘伟的饭留在锅里。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

        ⑧刘伟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母亲急了,找男人吵。父亲便四处打听刘伟的下落。

        ⑨母亲依然每天都给刘伟留饭。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

        ⑩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

        ⑪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刘伟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啊!”

        ⑫刘伟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

        ⑬刘伟在前面使劲蹬车。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

        ⑭刘伟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

        ⑮“我不走了。”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借的?偷的?抢的?”

        ⑯“关你什么事!”

        ⑰“我是你爹!”

        ⑱“起来!”

        ⑲父亲没动。

        ⑳“不起来拉倒!”刘伟按了一把车铃,“丁零零”跑了!

        ㉑父亲爬起来,拍拍屁股,看见刘伟又把单车骑回来了。

        ㉒“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信?”刘伟的口气缓和了一些。

        ㉓父亲看了看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这还差不多。”他嘟哝了一句,就往单车上坐。儿子伸手拉了他一下:“我要冲了,你抓牢。”

        ㉔父亲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了儿子的腰。刘伟身体 , 顿了一下,脚下一用力,单车就飞跑起来,身后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车铃声

    (1)填入第⑤段横线上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1,因为它与后文2(用原文填空)一句相照应。

    A.顶着火辣辣的太阳

    B.冒着冷丝丝的寒风

    C.踩着金灿灿的落叶

    D.迎着雾蒙蒙的细雨

    【答案】
    (2)小说以“单车”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母亲购买旧车——1——2——父子骑车看病

    【答案】
    (3)第⑨段与第⑦段内容基本相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答案】
    (4)细读第㉔段,紧扣划线之处,说说结尾的妙处。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79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三篇短文,完成各题。

    (甲)归  牧

    缪崇群

        一个八九岁大的女孩子,拉着一个小火车头——这是我给水牛起的名字,因为它的身体比一般黄牛要庞大,在田间并不显示得,等它走上了小路,对面遇见,就觉得它格外大,格外重,格外笨,真的像一个小火车头了。

        水牛的鼻子里还发出气咻咻的声响,同火车头停下来的那个情景,可算毫无二致。

        那么小的小姑娘,那么美好的,脸圆圆的小姑娘,她的个子,她的模样,她的服装,和这个水牛比照起来,一个在前头,一个在后面,谁说不像拉着一个小火车头呢?

        那头水牛,走走歇歇,好像意犹未尽;孩子背转过来退着步子走,仿佛听它的便,很有耐性似的。虽然我晓得这个孩子念家的心切,牛却不慌不忙地,并不随随便便就让这个小主人牵了回去。

        我看见这个小女孩的腕上,有一只还套着一个人造象牙的小手镯。

        她们先走在我的前面,不久就落在我的后边了。

        我再回头,她们已经落在苍茫的暮色里。

        她们不比那热带地方的朝廷,坐在象背的锦鞍上,华丽伞盖底下的王孙公主们更高贵些,更令人羡慕吗?

    【注】①选自《石屏随笔》,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缪崇群(1907-1948),我国现代作家。

    (乙)患肺痨病的小女孩

    希梅内斯

        白石灰墙的冷清病房中央,她直挺挺地坐在孤独的椅子上,面色苍白无神,像株枯萎的香甘松。医生要她下乡晒点三月的阳光,不过可怜的孩子身体太弱了。

         “就快走到桥边的时候,”她告诉我,“你知道吗,老伯伯,我就透不过气来。”

        她微弱、断绩的童音疲倦地弱去,就像夏天的微风时而欲吹又止。

        我让她骑著普儿出来透透气。一路上,削瘦垂死的脸庞笑得多开心,满是黑眼珠、白牙齿。

        妇人都跑到门口看我们走过。普儿放慢脚步,彷佛知道背上驮的是栗脆弱的玻璃百合。兴奋和喜悦改变了小女孩的容貌,配上一身纯白的衣裳,看起来就像路过小镇赶往南方的天使。

    【注】①选自《小毛驴与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林为正译。希梅内斯(1881-1958),西班牙著名诗人。②普儿:小毛驴的昵称。

    (丙)玩  具

    泰戈尔

        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着拆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微笑着看你在那里耍弄那根折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正忙着算账,一小时一小时在那里加叠数字。

        也许你在看我,心想:“这种好没趣的游戏,竟把你一早餐的好时间浪费掉了!”

        孩子,我忘了聚精会神玩耍树枝与泥饼的方法了。

        我寻求贵重的玩具,收集金块与银块。

        你呢,无论找到什么便去做你的快乐的游戏。我呢,却把我的时间与力气都浪费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东西上。

        我在我的脆薄的独木船里挣扎着,要航过欲望之海,竟忘了我也是在那里做游戏了。

    【注】①选自《飞鸟集·新月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郑振铎译,泰戈尔(1861-1941),印度文学家。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后面问题。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

        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向勇敢。

        我是母亲的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的打针吃药,细心的照管,使我终于幸存下来。

        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在医院的病床上;当一群孩子相约戏水时,我被关在家里;当小伙伴们爬树、捉知了时,我只能远远地看着。我常搬着小凳子,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至自己一点也不喜欢自己。

        深秋的一天,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到嘴里干渴,嚷着要喝水。父亲过来习惯地摸我的额头:“这么烫,又发烧了。”他迅速地给我穿戴好,叮嘱了母亲几句,就去推自行车,领我去镇上的医院。当我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的时候,才知道,此刻天刚蒙蒙亮,路上几乎没有人。深秋的早晨寒气袭人,父亲飞快地骑着自行车,我则昏昏沉沉地靠在他的背上。镇医院离家并不远,很快就到了,听诊、化验、取药、打针……这一系列过程,小小的我已是非常熟悉了……出了医院已是9点多了,小镇上早已热闹起来,父亲带着我往家赶。晴朗的天,阳光是金色的,照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我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背上,什么也不想说,也不想看,我只觉得自己与这充满活力的景象格格不入,我像是被快乐遗弃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长大。我无声地哭泣着,泪水将父亲的外套弄湿了一大片。他感到了什么,车子骑到前面一个转弯处忽然改变了方向,父亲对我说:“咱们抄小路能近点。”我从来不知道这条小路也能通向村子。说是一条小路,其实是灌溉渠的渠岸,这条水渠很深,也很宽,渠岸大约一米宽,并不是很平坦。我坐在后座上,觉得有点紧张,便坐直了身子,也没有了一丝困意。

        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就在前方渠边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得那样鲜艳,那样精神。“爸爸,那是什么花?你放我下来吧。”我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父亲说:“这是白菊花,像是野生的。”我蹲在了路边兴奋地看着这些花,A一丛丛,一簇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抖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样灿烂,没有一丝倦怠之意。我已无法准确地描绘那个时刻小小的我的心境,我只记得那一刻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刻印在我脑海里:清凉的风,湛蓝的天,金闪闪的阳光,加上一大片白色的野菊花明艳美丽,清香袭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而就在那一刻,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

        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色,一饮而尽。只有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

        多年以后,我终于摆脱了疾病,健康地长大,并没有留下一丝疾病侵扰的痕迹。B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你是你的船长——寄语十五岁

    崔卫平

    我女儿所在的北京101中学初三(4)班举行“你是你的船长”主题班会,全班孩子集体过十五岁生日,家长也参加。我作为家长代表应邀发言。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孩子们:

    ①十五年前,当在座的孩子们呱呱坠地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难以想象今天的情景。这个时刻是令人激动和难忘的。我们的孩子十五岁了。你们健康而有力,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此刻,我想讲些什么呢?你们整整齐齐地、肩并肩地坐在这儿,我能感受到你们热切的视线交织在一起,你们年轻的生命在互相交换着能量。好,就从这里开始。

    ②现在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手来,掐一掐自己的胳膊或脸,看疼不疼?(座位上,孩子们活跃起来,此起彼伏地喊道:“疼!”)

    ③好极了!祝贺你们!知道自己的疼痛,你们有着人类正常的感觉和感受。

    ④下面我提一个问题:我们当然知道自己的疼痛,但别人是不是也知道我们的疼痛呢?现在我来问一位家长。

    ⑤刘然,刘然的家长来了没有?(刘然是一个长得小巧,很可爱的小姑娘。她的母亲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她是一位军人)您好!请问,如果现在刘然从外面进来,手上扎了一根刺,您感觉怎么样?(“我能感到她的疼痛,我自己也心疼。”这位军人答道。)

    ⑥谢谢。

    ⑦听见了没有,孩子们?不仅刘然感到自己的疼痛,刘然的妈妈也同样感到了。那么也就是说,除了我们自己,别人也能感受到我们的疼痛。不是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了解我们所遭受的痛苦和悲哀。

    ⑧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别人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疼痛,而我们是不是也能够感受到别人的疼痛?现在我问刘然:“如果妈妈在厨房切菜不小心把手切破了,你感觉如何?”(“我也感到心疼。”小姑娘用细细的声音但十分明确地说道。)

    ⑨是的,并且还会立刻到抽屉里寻找创可贴,像我的女儿每次做的那样?(小姑娘点点头。)

    ⑩肯定是这样。在座的每个孩子都会这么做的。不仅妈妈能感受到我们的疼痛,我们也能感受到妈妈的疼痛,并试图去分担或减轻它。

    ⑪再推下去,除了在亲人之间有这种互相感受、互相沟通、互相分担之外,对其他人、甚至不认识的人是否也能有这种感受?答案也是肯定的。在座的孩子无论谁手上扎了刺从门外进来,在座的每一位家长都不会无动于衷的。

    ⑫既然我们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于是,“一身化作千万身”,许许多多人的幸福和快乐便都印在我们的心中,许许多多人的不幸和痛苦便都看在我们眼里。

    ⑬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类本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不是孤独的、孤立的,作为人类成员,我们生命的根部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不应该对别人的弱点和不幸抱讥讽嘲笑的态度,不应该对别人暂时的失败或某些缺陷持幸灾乐祸的立场,因为你自己同样会有弱点、不幸、失败或缺陷。你没有任何理由对别人居高临下、歧视或鄙视,没有任何理由伤害或继续伤害一个人。

    ⑭同学们,让我们逐渐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等你们长大了,从中还要发展出更重要的观念——正义的观念。一个人要有正义感,一个社会要有社会公正。你们要做自己的船长,把握自己生命的航程,希望你们将来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这样,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你们自己、你们这一代人才有希望!

    (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老钟的眼

    ①从前,我住在一个大杂院里,老钟是我的邻居,很疼爱我。他高度近视,看什么东西都要皱起眉头,微咪着眼睛。但他即便咪起眼,还是只能看个朦朦胧胧。

    ②老钟视力欠佳,但心善在我们街上是出了名的。有一次他骑自行车路过一所小学,正逢课间休息,许多学生蹲在校门口的地摊前买小零食或翻小人书。上课铃响起,大家起身就往校园里跑。老钟近视,反应略慢,来不及刹车,一个奔跑的孩子被他的自行车剐蹭了一下。孩子继续往前去了,老钟却没有走,他赶紧下了车,找到校老务处大劲总算找到孩子所在的教室他戴上眼镜远远看一眼,见那孩子端坐无事,这才离开。到了晚上,老钟又找到了孩子·的家。邻居们知道后都说他:“学生没事,你惹点事还是怎么的?”老钟说:“我就是有点不放心。一是去看看孩子,二是跟人家家长解释一下。”邻居们都不作声了,老钟就是这样的人。

    ③老钟因为高度近视,直到四十岁才结婚。他的妻子是个常年坐在轮椅上的女人。每天早晨,老制的带拖斗的小车,把要子送到百货大楼后面的小街上。那条街聚集了不少我这个城市的手工缝纫女,人们有什么要缝缝补补的,都会送到那条街上去。老钟的要就里接活儿干。

    ④到了老年,老钟的近视越来越厉害,有时他甚至不得不拄拐而行。即使戴上眼镜,他看一份报纸的样子还是显得非常可笑:报纸和他眼镜的距离最多只有八厘米。他像一只特大号甲虫一样扑在那份报纸上。和所有到暮年都会开始思索人生要义的人一样,老钟渐渐关心起灵魂与信仰些“务虚”之事,由于高度近视,他并不像他人那般轻松与放松。他总是被一个问题折磨:如果人有灵魂的话,我的眼睛这么差,将来我的灵魂的眼睛是不是也看不清!邻居们想方设法安抚他,但都不管用。

    ⑤有一次爸爸特意跑去问他:“你在梦里看不看得清楚呢?”老钟说:“嗨,奇怪了,我在梦里连几米外飞着的小蠓虫都看得清清楚楚。”我爸爸说:“那你放心。梦境和灵魂是最接近的。你的灵魂的眼睛一定比你现在的眼睛要好上不知多少倍。”因为这番话,老钟特意拉着拐棍去市里最有名的“钟鼓楼”食品店,买了两斤绿豆糕来谢我爸爸。

    ⑥老钟一直给各家各户送煤球。那些订煤球的人每回见到高度近视的老钟,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小心啊,老钟。”老钟一边搬着一摞探煤球一边说:“没事,老王都说了,我灵魂的眼睛好着呢。”常常话没说完,他就摔了个趔趄。但是没有一个人笑话他。谁都知道,老钟的心眼好心眼,就是灵魂的眼。

    ⑦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我自己也戴上了眼镜,且随着读书、用电脑、用手机的频次增多,眼镜的度数在一天天加深。有时我揉着酸痛的眼,或者突然意识到又必须换一副度数更深的眼镜时,早已去世的老钟就会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老钟这样一个双眼视力不健全的人,心眼却柔软得令我记了他一辈子。

    【任务一:承先辈遗志】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小题。

    万丛山中一孤村

    江凤鸣

        ①五月的风,从山水盈盈处吹来。吹绿了水杉,吹红了蔷薇,吹艳了满坡映山红。山,叫太华山。湖,叫龙珠湖。湖光山色里,一车独行。绕山,沿湖,山青青,水碧碧,我们仿佛在梦中走,画里行。山间,松涛阵阵,竹潮潇潇。水畔,杨柳依侬,波光粼粼。啊,真是太美了!谁探出头来喊了一声。马上就有人应和道,是呀,我都要醉了。酒不醉人人自醉,到村里, 我们一定要喝一杯。

        ②如今,喝杯酒容易,往昔喝口水都难。两千多年前,大名鼎鼎的伍子胥,率军来到这里,扎下营寨,预备伐越。吴越争霸,这里正是古战场。时值盛夏,四面群山,这个山谷中的小小盆地,就像是(    )伍子胥的兵,像是被晒蔫了的禾苗,口干舌燥,满嘴燎泡。别说披甲厮杀,就是站起来都难。此时,伍相国的坐骑渴得耐不住了,就用蹄子刨地,伍子胥发现有水渗出来,立刻下令,挖井,挖井!军士们死命地向下挖,直接挖到了山泉,仿佛接上了龙头,一时水流喷涌。这口井一流就流了两千多年,至今,依旧甘甜、旺盈、纯净。日月穿梭,燕去雁来,伍子胥屯兵处,渐渐成了山中村落。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将这个小村命名为胥井。再后来,抗战中粟裕、王必成将军都曾在这里屯军,也喝过这井中的水,如今,这井也被称作“将军井”。

        ③一想起抗日老根据地,我就觉得好远好远,似乎远在天边。脑海里立刻就想到横跨晋冀鲁豫的太行山,想到滨海且丘陵起伏的胶东,想到黄土高原上的延安,想到东北广袤的白山黑水。想到杀虎口,想到雁门岭,想到平型关。从来也不曾想到,在不到一小时车程的地方,居然就隐匿着一块曾经的红色根据地,而且村口居然自豪地写着:红色太华山,江南小延安。我的天,这怎么可能?须知,抗战年间,南京可是大汉奸汪精卫的伪首都,江南周边城市也都是日本人重兵驻守之地。不过,车子驶出繁华的无锡城,进入江渐皖交界的苍茫群山,人流、车流“顿失滔滔”。待到进入山谷中,云深处,就剩下了我们一车独行,那感觉,好似西出阳关,别说没有了故人,就连牛哞狗吠亦难闻到。山高、林密、山环水绕,道路迂回崎岖,曾经多年军旅生涯的熏陶,让我意识到,这里真是伏兵打游击的好去处。

    ④不过,这里距离敌军的大本营太近,太近。简直就像是一把利剑在对手的胸前晃悠,双方一出手,就应是短兵相接,血肉相搏。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这样的陈兵布阵,该有一颗怎样的虎胆雄心?不过,车进山村,登上后山一望,不由得击掌叫好,选此地者,真将军也!

    ⑤远处,龙珠湖将群山层层分割,真是山重水复,山道接水路,似无路处却有路。近处,山岭相连,形势险峻,怪石如兽,蹲居横卧,崎岖难行,加上草盛林密,竹林若海,多少兵来,都将陷入重围。遥想当年,敌伪一入这连嶂叠峰,松云竹海,必是风声鹤,草木皆兵。

    ⑥我们踏进村头的新四军纪念馆,这里收录了曾经生活、战斗在太华山地区的建国功臣和革命英烈的故事,他们中有陈毅、粟裕、叶飞、王必成……也有普普通通的支前模范老乡们。纪念馆里弥漫着铁军精神、凝聚着坚强党性、传承着红色基因。胥井村是宜兴首个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的村庄。

    ⑦我们之后,一定会有许多的游人涌来。因为,这儿不仅仅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所在,也是民族精神的所在。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理想不灭,就会像太阳和月亮升起一样永获新生。

    ⑧山风徐来,我抚松远望;但见,夕阳余晖渐渐落入一层接一层如浪的山影岚气之中。耳畔似乎响起伟人的吟诵: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注】①雄关:雄壮的关隘,即娄山关;②漫道:不要说;③这首词写于长征路上,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之后。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

    (选自《散文》2023.05,有删改)

    阅读

    夏天

    汪曾祺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

    人们往往把栀子花和白兰花相比。苏州姑娘串街卖花,娇声叫卖:“栀子花!白兰花!”白兰花花朵半开,娇娇嫩嫩,如象牙白色,香气文静,但有点甜俗。

    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

    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

    秋葵也命薄。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凤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

    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

    淡竹叶开浅蓝色小花,如小蝴蝶,很好看。叶片微似竹叶而较柔软。

    “万把钩”即苍耳。因为结的小果上有许多小钩,碰到它就会挂在衣服上,得小心摘去,所以孩子叫它“万把钩”。

    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很小的孩子就会唱:

    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

    最讨厌的是“臭芝麻”。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奇臭无比,很难除净。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天下皆重“黑籽红瓤”,吾乡独以“三白”为贵:白皮、白瓤、白籽。“三白”以东墩产者最佳。

    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虾蟆酥,不甚甜而脆,嚼之有黄瓜香;梨瓜,大如拳,白皮,白瓤,生脆有梨香;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虾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

    蝈蝈,我的家乡叫作“叫蛐子”。叫蛐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蛐子”。那真是“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呱呱呱呱”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一种叫“秋叫蛐子”,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

    别出声,金铃子在小玻璃盒子里爬呢!它停下来,吃两口食,——鸭梨切成小骰子块。于是它叫了“丁铃铃铃”……

    乘凉。

    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看月华。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月亮周围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圆圈,谓之“风圈”,近几天会刮风。“乌猪子过江了”——黑云漫过天河,要下 大雨。

    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子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这时已经很困了,才沾藤枕,已入梦乡。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

    (选自《岁朝清供》三联书店2011年版,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