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贺州市、崇左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联合调研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章千古事,明德万年馨。中国书院肇始于唐朝,兴盛于宋代,经元、明、清至今,始终承载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情怀。岁月如梭,如今大部分书院已不再教书授业,但其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与教化理念,依然如淙淙流水,滋养文化的血脉,贡献生活的智慧,撑起心灵的绿荫。

    从古至今,中国书院兼顾文化传播与人格冶炼,既有国学底蕴的根,也有民族精神的魂。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寒窗苦读,心忧天下。近日跟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实地走访六大书院,近距离接触书院里的家国精神——岳麓书院英勇抗元的忠孝节义;石鼓书院康济时艰的耿耿忠心;鹅湖书院“千古一辩”的贵和尚中;白鹿洞书院敦化育人的德才兼修;问津书院薪尽火传的文化自觉;嵩阳书院“程门立雪”的尊师重道……千年弦歌不绝,文脉国脉相连,书院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亦涵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先贤之声传颂千年,至今仍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在多元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书院以古老智慧解答现代问题,为人们撑起了一片心灵的绿荫。党员干部面对名利诱惑时,多念念范仲淹在嵩阳书院高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键盘侠”一逞口舌之快时,多想想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为“论敌”陆九渊之见解“感佩潸然”。修身应“言忠信,行笃敬”;接物应“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处事应“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传统书院经千年所锤炼的中国智慧,既为现代人提供一处安放心灵的归处,也为构建美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风俗提供借鉴。

    信息化时代,古老的书院如何返本开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传统书院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都不应只是存放在博物馆展柜里、精致而脆弱的陈列品;它更应当是扎根在现实土地上的参天古木——年轮雕刻着历史的印记,根系吸收着时代的养分,叶脉流淌着生命的活力。文脉因人而兴,亦因人而系。要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大家的用心呵护。目前,各地书院正在进行多样化的探索与尝试——国学论坛、新生会讲、经典诵读、课外拓展、网络传播……书院在与其它文化生命体交流互动、相谐相生的过程中,成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是“以文化人”的精神玦宝,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千年书院经时光打磨,其长久而永恒的智慧仍值得现代人铭记与发展。我们应守住书院根脉,呵护书院历史,激活书院文化,古为今用。去芜存菁,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时代风采与永久魅力。

(宋子节《书院精神为现代人撑起心灵的绿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朝时,我国开始出现书院,传承到现在,中国书院已拥有丰厚的国学底蕴,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之魂。 B、在当今社会,传统书院经千年所锤炼的中国智慧,也可以为构建美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风俗做出贡献。 C、目前各地书院进行的多样化的探索与尝试,正是为了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D、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离不开传统书院,因为千年书院正是建立我们民族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时间为脉络,论述了中国书院在滋养文化血脉、贡献生活的智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B、本文既写了传统书院,又写了现代书院,着重分析了我国传统书院和现代书院的异同点。 C、文章以引用论证的方式论述了传统书院的先贤之声仍然能解答现代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紧扣题目,以正面论证为主,逐层推进论述自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有很多的仁人志士在书院寒窗苦读,他们在书院不但学习文化,更加冶炼自己的人格,体现出书院里的家国精神。 B、书院与其它文化生命体多进行交流互动,彼此相谐相生,可以让古老的书院返本开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C、生活中,如果我们在接人待物上遇到问题,不怨天尤人,而要反躬自省,这正是书院给予我们的经千年锤炼的智慧。 D、如果我们用心呵护书院,守住书院根脉,古为今用,去芜存菁,就可以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时代风采与永久魅力。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论读书

林语堂

    ①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被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

    ②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也许我们幼时未进小学,或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逢闽变时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或是叫许钦文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③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凡人读书必找一位气质相近的先贤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

    ④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读其所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己是而人非。等过几年学力已到,仍己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己有同感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现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

(选自林语堂《论读书》,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建筑在本质上是供人居住和活动的场所,它首先满足人的实用需要。由于大部分建筑不能脱离实用功能,其审美价值受到实用功能的制约,还不能被看作是建筑艺术,如一般住宅、厂房、办公楼等。真正的建筑艺术体现在一些纪念性建筑(纪念堂、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之中。这些建筑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实用,而是服务于人的精神生活(纪念、信仰、审美、娱乐等),因而在建造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其实用价值'而是其精神性价值,包括审美价值。

    建筑的美主要在造型上体现出来,这是许多艺术共通的设计原则。建筑的造型要求高度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如运用对称、平衡、合适的比例,质感、色彩讲究多样统一,注意整体和局部、个体和群体、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及环境的协调等。各种建筑部件符合形式美的规律的组成,往往给人以类似于音乐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因此建筑又被称为“凝固的音乐”。

    建筑艺术的造型都是体现一定的精神内容与审美理想的。12世纪法国的哥特式建筑具有超人的尺度,尖塔的房顶耸入云端,门窗多为尖拱形,表现着向上飞升,超脱尘世,符合教会以宗教观念影响群众的要求。中国的寺庙建筑凝重阴森,窗户小少,光线暗淡,也显示了佛的神秘与庄严。可见,建筑艺术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们以巨大的体积迫使人们接受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内容的影响。

    建筑艺术的造型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受到特定时代生产力的制约,也受到该  时代审美理想和兴趣的制约,象征着时代的特点。罗马式建筑在公元5世纪至14 世纪流行  于欧洲各国,反映着当时生产力尚不发达、封建庄园林立却互不往来的时代风尚。北京历  史上的一种典型建筑——四合院,封闭的空间,正侧房秩序井然'反映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的封闭性、上下尊卑的秩序与安静缓慢的生活节奏等时代特点。

    建筑艺术的造型又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体现着民族的审美理想。如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为温柔敦厚、中和之美,在建筑上侧重于群体组合,意境含蓄,装饰注重整体效果。在园林建筑上更是强调诗情画意,建筑与山水、花木组成综合的艺术体系,小巧、典雅的苏州园林和宏大、高贵的颐和园就是如此。而西方人则更关注外部世界,其建筑明窗巨柱,希腊式的开放,纹饰纵横,表面外在。如凡尔赛宫中花园,笔直的中轴线,两侧对称地布置了次级轴线,与横轴线相交,构成花园骨架。花园中出现一个个方格,形成巨大、清晰的几何网络,表现出欧洲人的审美理想与外在、暴露的文化精神。

    建筑诚然能体现一定时代、民族的精神内容,但它只能表达一定的气氛、情绪,有极大的抽象性、朦胧性和象征性,不能强求它表现某种明确的观念或具体形象,否则总要失败。

(摘编自王旭晓《美学原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人称我们已进入“微时代”,只要你有个联网的手机,你就能通过微博将身边发生的事情与“脖”友们分享。在这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现代人确需一种和这种节奏合拍的“灵光乍现式”的表达,现代化的大都市,人们之间的关系向着“陌生人”社会的方向发展,人在社会场景和生活平台上的呈现,表现出更多的偶然性,这与微博上每天发生的故事有相似之处。同时,微博一次140个字的限制逼出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这种方式更平民化,“群众”基础更加广泛。为此,各地政府也建立了官方微博,以便有效听取民意,解决群众现实问题。与国外微博相比,中国微博上的牢骚与负面表达较盛,而这恰恰是网友现实生活所面临困难的显现。微博只是把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反映出来,所以能否及时回应负面舆论,事关政府的诚意。在微博上,政府与民众应是平等交流的关系,而不是政府向民众的单向传播。无论是淘宝体,还是偶尔的卖萌,都体现了政府在积极地转变语言风格,这些要比官话套话更能Hold住政府形象。然而,躯干在为公众带来多元信息的同时,也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微博的“直播性”虽然方便快捷,却易威胁个人隐私……尤甚的是,部分“微博达人”,恶意左右网络舆论,将“网络暴力”有意引向党和政府,危及社会稳定,值得警惕。
    微博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面对微博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我们何去何从,仍值得探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社会风气、提升国人道德,凝聚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探究中华礼制变迁的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及建立清朝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03月25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这两部分合起来,形成了中国文化。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陈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事实正是这个样子。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衡之以我上面所说的中国文化二分说,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不少学者是感觉到了的。比如,梁漱溟先生说,“中国人把文化的重点放在人伦关系上,解决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注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这些意见都是非常正确的。

    国外一些眼光敏锐的思想家也早已看到这一点,比如德国最伟大的诗人歌德就说:“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还有许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礼仪。”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

    中国文化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既然同为文化,必然有其共性。我想强调的却是它的特性。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季羡林《中国文化的内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明确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凸显了党和政府对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教学水平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凸显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基础地位,是大学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本科教育质量是大学办学声誉的重要载体。因此,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本科。坚持“本科为本”,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

    纵观国外一流大学,普遍将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世纪之交,美国提出“重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推动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改革。近年来,美国一些研究型大学持续深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斯坦福大学2012年出台了《本科教育研究报告》,开启了新一轮大规模本科教学改革。国外高水平大学对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做法,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新形势、新要求。从世界形势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综合国力竞争越发激烈。从我国改革发展形势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一系列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举措;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动力转换、结构调整、方式转变、产业升级任务紧迫。从教育对象特点看,90后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与上一代学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我们以往熟悉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方式、管理手段等,迫切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拥有最好的生源,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支撑和引领未来发展的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的重要使命。这些高校要深入研究新形势新变化,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提出的新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加快改革创新,加快推动人才培养链与国家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大力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摘编自林蕙青《一流大学要办好一流本科教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