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吉林省五盟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的词语。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到汉唐时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丝绸之路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不论是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故事都与丝路密不可分。

    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于丝路。

依托于丝路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与大众的想象力和创新激情。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山水底衬,酷似中国山水画中朦胧而有层次的泉石意境;英国山水画大家康斯保罗的杰作《绿野长桥》洒脱出尘,一如江南的旖旎风光;歌德的《中德季日即景》中浸染着他对孔子、老子哲理的向往和仰慕,这些哲理诗组成了中西文学在19世纪初的共鸣。

    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源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融合,并在灾融过程中对中原地区的音乐美术、工艺建筑等产生深远影响;而起源于中国的儒家文化传到欧洲后,受到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成为百科全书派中激烈的无神论者或自然神论者的有力武器。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丝路使彼此的血液与基因交融起来,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李冰《丝路文化的历史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涉及陆路与海路,陆路早在汉代就存在了,海路则直到明代才逐渐兴起。 B、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之说后,丝绸之路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就被载入史册。 C、中亚、中东及中欧的文艺作品中都可找到阿凡提的原型,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D、在丝路文化这一多种文化混合体的影响下,艺术家们创作出不少具有创新性的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简介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再逐层论述丝路文化的交流碰撞及产生的成果。 B、对于丝路文化的传承,作者从其交流的丰富性、多样性及交融成果丰硕等方面展开论证。 C、对于丝路文化交融所产生的丰硕成果,文章具体从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证。 D、文章在论证中自始至终渗透着丝路文化源于丝路、依托于丝路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丝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告诉我们,不同地区的物质交流最终可以带动并促进文化的交流。 B、如果没有中西方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就不可能出现19世纪初中西文学共鸣的局面。 C、佛教文化在中国与儒家文化在欧洲的表现足以证明:文化输出可以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D、要形成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中西方与各国之问不同文化的交融。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古代科举也有“特招”

廖保平

    中国每年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教育局或是高校都会公布年度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和方案,要招多少,怎么招,考什么内容,怎么考等等,每年都会累坏一批特长生和他们的家长。

    人的天分禀赋是有差异的,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于常人的兴趣与偏好,经过学习有可能成为某方面的杰出人才,所以学校教育中专门为特长生留有一席之地是有道理的。不光现代教育如此,中国古代教育也对特长生另加对待。

    隋唐时期,中国考试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革,将此前的“察举制”改为“科举制”,分科考试,分科举人,这本身就有点针对不同人才进行不同的考试录取的味道。在唐代,常科考试之外设有“制科考试”。所谓“制科”,是有别于定期考试的不定期科举考试,又叫特科、制举,目的是防止常科考试埋没特长生,选拔“非长之才”,以弥补常科的缺陷和遗憾。据《云梦漫钞》记载,高宗李治在位时唐朝始设制科,显庆三年(658年)始有 “志烈秋霜科”,诗人韩思彦考中该科。之后,武则天又对制科考试作了调整,要求进行殿试,加试策文三篇。

    当然也有因国家有特殊人才需求而进行的“制科”。比如国家打仗急需军事人才,就设“足安边科”,选拔有特别军事才能的人;国家需要有音乐特长的人,就设“才膺管乐科”,选择能吹拉弹唱的文艺尖子。在史籍中,可发现“制科”的名目极多,诸如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博学宏词科等等。由于这种考试是有针对性地选拔特长人才,不像常科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制科考什么,什么时候考,并不固定。

    唐代士子们科举考试后,及第者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被授予官职,而制科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通过者可以直接授予相应官职,这说明他们确实有某项特长而适合做某项工作,不必再经过吏部考试。据《通典》卷十五记载说:“试之日,或在殿廷,天子亲临观之。试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与出身。”制科考试有点类似现代的“特招”,或者说现在的“体考”、“艺考”等,参加制科考试的人相当于现在的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的特长。不过他们可能并不都是学生、“生徒”,也可以是普通百姓,还可以是已经获得进士、明经及第的中举者,也可以是在职官员,只要你认为自己有特长就可以经推荐参加考试,颇具开放性,不拘一格录人才,这对于严重偏科、有特长的人来说是福音,也使得教育更加公平,国家能招录到各种有用之才。

(摘自《长沙晚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国细菌学家卡梅隆•柯里在《科学》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声称从5000万年前开始,以真菌为生的蚂蚁就有了自己的抗生素。研究者对一种名叫“真菌蚂蚁”的蚂蚁身上的白色斑点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的“真菌蚂蚁”依靠种植不同的真菌类蘑菇来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这些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细小的腺窝,里面寄生着一种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这些腺窝有一些细小的孔通向蚂蚁身体外部,这样它们就可以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抗生素可以杀死会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从而确保它们主人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这种蚂蚁腺窝的特殊结构使得蚂蚁与作物的这种共生关系非常和谐。研究者发现,一些近缘的、不种植真菌的蚂蚁身上则没有腺窝,也没有寄生菌。

    科学家们研究了中美洲热带丛林中的切叶蚁的生活习性。切叶蚁只种一种蘑菇,这相当于人类的单一作物制,虽然开始时产量高,但重复种几季以后很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人类是采用轮作不同作物来解决问题的。生物学家们采用基因分析法,确定了切叶蚁所种的菌种是源于2300万年前的单一菌株,从未换过品种,却能延续至今。

    这个谜由多伦多大学的C•R•居里解开了。居里对包括切叶蚁在内的22种蚂蚁进行了仔细观察。他首先发现蚂蚁的蘑菇农场偶尔也会受到一种名为Es-covopsis的霉菌感染,这种霉菌使蘑菇在几天内全部死光,结果是整穴蚂蚁全部饿死。但尽管如此,切叶蚁还是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其奥秘在于,雌蚁会排出寄生在身上的活细菌分泌出的链霉素。切叶蚁蘑菇园中那些忠于职守的蚂蚁勤于察看,一发现Es-covopsis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就地将之消灭,以防止其蔓延。而且这种链霉素还能刺激蘑菇的生长,真是一举两得。切叶蚁分群时,蚁后将蘑菇菌种含在口中,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种,所以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历经千万年而不衰。人类所用的抗生素多次使用后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而导致药效减弱,但蚂蚁所用的抗生素却并未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卡梅隆•柯里研究小组发现,蚂蚁身上的抗生素不但是蚂蚁赖以战胜自然环境的法宝,亦是人体必需的抗生素,今后应可仿此研发新一代的抗生素,更有效地治愈人类的疾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的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的真实含义是什么?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回答是:“羊,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王筠则曰:“羊大则肥美。”段玉裁进一步说:“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羊大则肥美。”。许慎、王筠、段玉裁都试图从人们对羊的味觉感受上谈美的宇源意义。宋代的徐铉在整理《说文解字》时对许慎关于“美”的解释有个补充,他说:“羊大则美,故从大。”。他试图从人们对羊的视觉感受上谈了美字意义的起源。这一解释不应视为对许慎说的一种否定,应当是对许慎说法的一种补充.从段玉裁的解释中看,他似乎既赞同许镇的味觉说.也赞同徐铉的视觉说。

    美的价值取向还来自对羊内在特质的认识。即人们对羊的精神感受。在传统文献里。羊常常被描述为具有各种美德的义畜。《毛诗注疏·小雅·无羊》里说:“尔羊来思,其角濈濈。”郑玄笺注言:“此者美畜产得其所。”。这里,羊被郑玄视为美畜。《惠氏易说》云:“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羊在这里,又是坚强和顺从的形象,在西汉大儒董仲舒的眼里,羊有角不触人,杀之而不悲啼,跪享母乳,知仁、知义、知礼,集美德于一身.所以是仁人君子学习的榜样。总之,羊的美德反映了人们对羊的精神感受和人们对羊秉性的人格化概括,而正是在这种感受和意象概括中,“羊”与“美”产生了联系,并最终导致“羊大为美”观念的生成。“羊”成为“美“的化身,于是它的美德就具有了人格的意义,而“美”的惫义也随之得到了扩展和引申,有了素质优良、价格贵重、完美淳良、巨大功业、志趣高尚、称赞褒奖等意思。

    “羊”与“善”的关系,同样来自人们对羊的味觉感受、视觉感受和精神感受。字关系密切。羊被视为“善”的化身,不仅在于它是人类优秀的生物伙伴和食物来源,更在于它的品格被人类认同.并融入人的价值观中。羊性情温顺、宽厚仁义、知礼有仪,其美德让人景仰,因此,受到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普遍推崇。羊作为人们祭天祭祖的牺牲,而且具有如此众多的优良品德,很自然地,这些品性也就成了人格化的道德准则。据文献反映.人们很早已经把“羊”的“道德”视为人的道德准则和榜样。《诗经·召南·羔羊》序曰:“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为什么说人“德如羔羊”?孔颖达的疏道:“羔取其群,而不失其类,羔取其群而不党,羔取其贽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死义生礼者,此羔羊之德也。”序成于汉代,疏制于唐代,从中看出.羊的品德至迟在汉代已经衍化为人格的道德标准。《后汉书·王涣传》也有类似的说法,其文云:“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寻心奉公,务在惠民,功业未遂,不幸早世。所谓“羔羊之义”,说的也是人格化了的羊的优秀的道德品质。

(节选自王保国《羊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诠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是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

    ②当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之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习近平同志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机遇,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实现人工智能普适化,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③人工智能有着改变社会的巨大潜力。放眼当下,人工智能正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但也要看到,传统人工智能主要依靠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对大量数据进行抽象和总结,转化为一类特定的计算模型,最终实施在特定的应用中。传统人工智能这一运行模式也带来一些问题:知识引导方法长于推理,但是难以拓展;数据驱动模型擅于预测识别,但其过程难以理解;策略学习手段能对未知空间进行探索,但其依赖于搜索策略。可见,如何有效发挥数据驱动人工智能与知识引导人工智能的各自优势,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

    ④在这一背景下,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热点。脑科学研究发现:为了应对各种认知任务,大脑要在短时间内保存和处理各种感兴趣的信息,完成这个过程的大脑系统就是“工作记忆”。此外,基于生物层面的神经突触信号传递作用机制、脑区间环路特征、脑信息表达与处理等成为研究热点,这些都为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可以预见,通过脑科学的深入研究和神经机制的系统解析,“破译”大脑信息处理与神经编码的原理,再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参照、模拟和逆向工程,将会形成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为标志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⑤人工智能涉及范围极广,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努力。对于我国来说,尤其需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要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为目标,以既有资源禀赋和研发优势为主攻方向,以“双一流”交叉学科建设和跨学科人才梯队培养为抓手,实现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原始突破,进而利用类脑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第二,要做好相关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不少国家高度重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贯彻落实这一发展规划,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很高要求。

    ⑥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是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从全球治理到社会生活,从国家发展到家庭建设,都将因这一领域的创新而发生重大变革。需要指出的是,技术只有与情感、伦理等人类最朴素的需求相结合,才能迸发出真正符合人性的创新点。只有这样的创新才是正向的创新,只有这样的发展才能促进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摘编自许宁生《让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传记文学古已有之,最初属于史学的领域,有“史传文学”之称。中国古代传记文学,很多人认为始于汉代司马迁《史记》中的纪传体篇章。20世纪30年代,我国传记文学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在此,梁启超、胡适功勋卓著。前者推动传记文学的现代转型,重视塑造民族性格,后者倡导传记文学的创作,“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革命英雄传记、革命回忆录得到了蓬勃发展,作品讴歌工农兵英雄模范人物,反映了新中国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给人以震撼与激励。“文革”十年,传记文学发展缓慢,但仍有作家坚持写作,一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后来传记主题的开掘。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行进脚步,传记文学创作也开启新进程。社会思想解放,文化趋向多元,传记作家发扬现代传记文学的优秀传统,记录真实的生活,表现中国社会发展中典型人物个性的丰富与复杂,创作数量大增。据统计,1949年至1983年国内出版各类人物传记图书共计3400多部,而1984年至1990年则出版了3700多部。1990年,我国进入转轨换型的市场经济社会,传记文学创作热点不断,呈现出千帆竞发的多样化艺术格局。可以说,任何一种类型的传主都有作家写,一个作家写多部传记,一个传主拥有多部传记的现象屡见不鲜。传记文学在题材内容开掘的广度与深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远远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以及更早的现代传记文学30年。同时,中国传记文学研究会等学术组织成立,促进传记文学研究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研究人才辈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丰硕喜人。

当代传记作家创作热情高涨,记录改革开放的步履,讴歌体现时代精神的杰出代表人物。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为时代立传、为国家立传、为人民立传,真实生动地讲述了中国故事。

(取材于全展、李炳银等人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传记发展到当代,早已突破“生者不立传”的传统,涌现出大量为尚健在者立传修谱的作品。同时,传记的庄严神圣感被淡化,除了具有杰出成就的伟人、名人为书写对象外,充分体现时代精神与风尚的寻常百姓也进入传记作品,立传成为普通人可享受的一种文化待遇。传记文学内涵和外延扩展,可以立传的人物对象越来越宽泛,可以立传的对象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当今的传记文学已从为人物立传扩展到为城市、江河湖海、大桥道路、沙漠绿洲立传,为一切自然有机体、建设工程项目和所有具有“生命”发展历程、有自身来龙去脉的事物立传。如《我的天堂》描写苏州改革开放历史,《大江魂》为长江立传,《大国重器》为中国火箭军作传,这些新传记的传主是城市、江河、部队等“泛生命体”,细致深入地展现了具体事件事物的来龙去脉、发展历程,考据考证详尽准确,具有鲜明的传记作品特色。

传记文学繁荣发展,学者们在其中所发挥的引领、推动作用不容忽视。上世纪初我国现代传记的发展,与对国民精神的改造与培养有着密切的关联,传记家们多为学者,大都心怀社会责任意识来推动传记事业。当前,学者传记是当代传记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形式之一。学者写传聚焦传主的生平故事与思想人格,彰显独立自由的精神品格,叙述笔墨又常带感情与温度,具有精神厚度与智性品质。

当下,传记文学发展处于黄金时代,但在传记日益走向通俗化的趋势下,一些传记作品有“隐恶”“虚美”的表现。维护传记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家们应在守正基础上创新,“不虚美,不隐恶”,努力挖掘探究,艺术地塑造传主形象,创作优秀的传记作品。

(取材于李朝全等人的相关文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