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有人说:14-16世纪是“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达·芬奇,哥伦布就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达·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他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老师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整缚,所绘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1)材料一表明,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以此精神为核心,欧洲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被发现,列举其中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2)仔细观察下图,哥伦布远航的航线是?(从A、B、C、D中选择 )材料二:以前的世界史,其实主要是地区史,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被发现,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材料三:新航路的开辟,在商业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由于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了占有亚洲物产和美洲资源的竞争热,殖民浪潮人此愈演愈烈。材料四: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白银大量流进欧洲,引起物价上涨,投机活跃。从事商业的人大发横财,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日益增长,有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地主的地位削弱了。(3)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谈谈新航路开辟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有哪些。(4)请归纳:“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所带来的共同影响。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
材料二: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副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的社会……——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材料一: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国民议会在主宰面前并在它的庇护之下确认并宣布下述人与公民的权利: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识的表现。……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实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可受到剥夺。
——《人权宣言》
材料一:
资料卡1
时间:公元前356年
主要目的:富国强兵
资料卡2
时间:公元7世纪
主要人物:中臣镰足
材料二:下列图片反映了英国的近代化历程
材料三:“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战国……此次转型是从封建到帝制……”“我国史上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动开始的……此次转型为从帝制到民治时代。”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一:他是西方最杰出的诗人,他的一部长诗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对教会给予了严厉的批判和揭露,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摆脱教会束缚和宗教神学桎梏的要求。
材料二:他是著名航海家,1492年,他率领船队经过2个多月的艰苦航行,于10月终于发现中美洲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岛,后来又发现了古巴,海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