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在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但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之神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清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粱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最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吏,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端午、中秋这三大传统节日可能都与月亮的运动规律有关联,其中中秋节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多来源于古老的文化礼俗。 B、商代人、春秋战国时期人、汉代人对日月之神的称呼大同小异,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古代先民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 C、根据沂南发现的汉画像石,我们可以推测,古人认为地上的昆仑山和天上的月亮联系紧密,也能推测出嫦娥是由西王母演变而来。 D、从秦汉到明清,历代秋分时期祭祀月亮都是皇家独有的礼制,这可能与神权控制有关,日月这样的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宋时期,中秋赏月是文人的时尚,吟咏的诗句较之以前也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唐宋士人的精神气质不同,赏月的情趣大相径庭。 B、从《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等文献来看,南宋都城杭州,上自贵家如王子皇孙,下至民间如中小商户,都在中秋夜宴饮赏玩。 C、宋代时月饼已经出现,由于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可以象征团圆,所以大约到了明朝,它逐渐成为中秋时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 D、从文人赏月的雅趣,到民间拜月的情趣,再到有心吃月饼的俗趣,节俗形态的重大变化也体现了中国民众心态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代祭祀日月的活动,大概只能由周天子及其各地的代表主持,在早晨祭祀太阳,在晚上祭祀月亮;而百姓应该没有祭祀日月的权利。 B、从商代到唐代,尽管随着人们对月亮理性认识的逐渐增强,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但是中秋赏月成为大众节日的契机还没有到来。 C、理学思想越深入人心,民间的乡族观念就会变得越强,人们对家庭的依恋情绪就更为浓烈,中秋文人赏月的常俗意义也就会变得更大。 D、宋代人在中秋节赏玩月亮,明清人把月饼作为中秋馈赠亲友的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这些节日活动也能展现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时代精神。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相较于传统纸质书籍,电子书终端存储量大,轻便易携。一张小小的存储卡可以存放数万本图书,既节省空间,又节约纸张。有的终端还可以随时随地无线上网,即时下载最新出版的书籍和报刊,读者可以打造个性化的个人图书馆。此外,很多电子书终端还具有快速检索、语音朗读、电子词典等功能,相对于纸质书籍,可以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随着国内电子书市场持续升温,电子书读者也越来越多。记者调查发现,尽管专业电子书终端的用户在不断增加,但就市场份额而言,通过手机、上网本、平板电脑、MP5、掌上游戏机等终端阅读电子书的读者仍占主流。

    据了解,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电子书终端价格在两千元到三千元之间,超出了许多消费者的心理承受价位,大多数消费者期望其价格能在千元以下。

    其实用手机等终端阅读电子书也存在问题。杨同学向记者表示,很多网上下载的电子书的格式手机不支持,无法阅读。一些新出版的畅销书,网上一般也下载不到。至于平时写论文需要的学术类参考书,电子版本基本上是没有的。所以消费者需要一款专业阅读功能强大,又能兼顾便携性和其他日常上网等功能的电子书。

    内容和终端,是电子书产业发展的两翼。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各种阅读终端硬件一体化和功能的融合将是发展趋势,在此情况下,电子书内容资源的供应就成为电子书普及的主要推手。

    在终端方面,近来苹果iPad等产品的出现使许多电子书硬件生产商倍感压力,他们担心iPad具有的iBook功能会抢占专业电子阅读器市场。对此,上海易狄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辉文认为,电子书与iPad会共同推动电子阅读的发展。iPad等多媒体阅读终端的热销,会促进电子书内容的销售,电子书内容供应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终端一体化的趋势下,硬件生产商除了要进一步优化终端解决方案外,还应重视内容资源的建设。

    国外电子书产业非常重视内容资源平台建设,终端产品的设计强调与内容相适应,而国内往往注重终端产品功能的丰富性。但目前国内电子书的内容资源非常有限,许多读者想看的经典书、畅销书,往往难以找到。

    导致电子书内容资源匮乏的原因是当前数字版权保护和数字出版盈利模式不完善。要想丰富电子书的内容资源,必须大力推动出版产品的数字化,加快传统出版内容与终端和平台的对接。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适用于数字出版领域版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权利人利益。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民间歌谣在汉代受到相当的重视,有不少优秀作品被保留下来。其实民间文学(尤其是歌谣)历代都很丰富,但是由于它的“草根”性质,一般不受重视,很少被记录,所以自生自灭,难以流传。因此历史上民间文学的长久流传,往往要借助于官方渠道。上古、殷周时期,统治者为实施宗庙祭祀,同时也兼以朝廷礼仪、自身娱乐,都设有不同规模的乐队,后世出土的不少殷周时期的乐器,皆可证明其事。这里有一件事很重要,传说周公“摄政七年,制礼作乐”,为扩充“乐”的功能,当时他采取了“采诗”以“配乐”的做法。周王朝颇为重视通过“乐”来了解政情民风,此之谓“观乐”。《左传》记栽的“季札观乐”,就是著名的事例。总之,从周朝开始,就形成了采集民间歌谣纳入官方之乐的做法,这成为礼乐制度的一部分。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中的不少民间作品,应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采集、收纳进来的。

    这一古老的“采诗”传统,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和秦代的焚书坑儒的打击,至汉初早已被废弃,只存在于一些儒生的记忆里。直到汉武帝时期,儒术独尊,才着手建立完善的礼乐制度体系,包括乐的内容和程序建设。随着朝廷乐府机构的设立和活动的正规化,乐府文学(歌辞)的建设也渐见起色,具体措施是发动文士写作歌辞,还有就是从全国各地收集民间歌辞,双管齐下,大规模进行。参与创作的有当时最负盛名的文士司马相如等人,他们所制作的歌辞,是《郊庙歌辞》中的“郊祀歌”之类。民间歌辞是通过收集而来的,收集工作由乐府机构承担。

    乐府机构的任务有两大项,除在各种礼仪场合奏乐之外,还有采歌谣。这是古老的采诗传统在新朝代的再起。如何“采”法?《尚书》之《夏书•胤征》:“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早有夏代“遒人”之官振木铎徇于路,宣传教令,这在汉代儒者说法中是被确认的,所以他们也仿效实行起来,采集百姓讴谣的故事,以为礼乐制度之一环节。采讴谣的目的当然是“观风俗”“知政教得失”,符合礼乐精神的要求。

    通过文士撰作和采集民间歌谣这两种办法,汉代的乐府文学很快丰富起来,汉乐府歌辞成为文学史上一大新景观。尤其是民间歌谣,虽然当初它们并未进入“郊庙歌辞”“燕射歌辞”等乐府歌曲的核心部分,只是存在于“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歌谣辞”等非核心部分,但是由于它们的存在,乐府歌辞的总体文学价值却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今天我们看到的汉代优秀民间作品,大多是以此种方式被保存下来的。如《汉铙歌十八曲》中的多数歌辞,还有《日出东南隅行》《昭君怨》等。从中国诗歌史角度看,除了上古先秦时期有《诗经》中的民歌外,唯有汉代一大批乐府民歌,能够占据诗坛的半壁江山,这一景观,是其他朝代很少看到的。

(选自《文史知识》,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文论一面讲诗言志,言为心声,好像语言一定表达真情实感,另一面又强调正名,要名实相符,说明早意识到言辞不一定可靠,有欺诈的可能。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就讲出了互相矛盾的两面。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更明确把可靠的话和好听的话区别开。文学当然是美言,而且是想象的虚构,所以确实可以说“美言不信”。文学的虚构不等于欺骗,但道学家鄙薄诗文,认为文章写得漂亮就很可疑。就连思想很符合儒家正统的杜甫,也因为诗中有“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便受到程颐指责,说“如此闲言语,道出做甚?”文人们往往自己就瞧不起自己:扬雄是汉赋一大作家,却说那是“壮夫不为”的雕虫小技,后来曹植给杨修写信,就引用杨家这位祖先的话,说“辞赋小道”不足以“榆扬大义,彰示来世”。弄得杨修不得不反驳,说他“述鄙宗之过言,窃以为来之思也”,就是说曹植把话说过了头,有欠考虑。

    在西方传统中,柏拉图认为诗模仿本来就虚幻的现象世界,现象世界则模仿惟一真实的理念世界,所以诗是模仿之模仿,与真实相隔两层。而且诗只激励人的感情,无助于理性,所以柏拉图要把诗人驱逐出他所设想的理想国。柏拉图对诗的攻击在西方传统中影响深远,而认为诗不真实,于实际生活无补,就很接近于“美言不信”的看法。所以,无论东方或西方,文学都常处在边缘地位。过去压抑文学的或者是宗教,或者是政治和道德,而在现代,则恐怕是经济和商业,或者说是只讲实用和功利的心态。然而没有诗和美,没有想象和精神价值,那样的人生又有多少价值呢?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当“春节时间”成为“世界时间”

佚名

    “万水千山,哪怕在地球的顶端也要赶回来。”

    这是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春节》中的一句解说词。这部近期成功刷屏的纪录片中,老外主持人走访中国各个角落,从哈尔滨到香港,从通都大邑到偏远小城,介绍各色春节传统,体验不同年俗,只为让世界走近这场“全球最大的盛典”。

    曾几何时,春节是华人专属的文化标识。今天,当中国与世界的“近身接触”越来越频繁,春节在十几个国家成为法定节假日,各国商家竞相将春节促销作为“保留曲目”,出境游的中国人也时不时听到各种外国口音的“新年快乐”。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年为什么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今天的世界变小了,心灵的交汇就变多了。在世界的解读中,春节背后是“和合为贵”“万象更新”“团圆和睦”等价值追求,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能温暖现代社会每一个人的心。纪录片《中国春节》中,零下30摄氏度环境下用冰雪修建“长城”的中国人,北京新发地菜市场售卖年货的中国人,香港黄大仙祠为新年祈福的中国人……每一个人的故事背后都是中国特色的家庭观、人生观。

    同强调个体的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显然更加注重家庭概念,春节永远和“回家”联系在一起——即使身不能至,心也要和家人在一起。现代社会,全球范围,“疏离症”好似没有国界,而春节蕴含的团聚和美主题,却能慰藉异国他乡的心灵,传递温暖亲切的情愫。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明白中国人从各地跋山涉水、赴一场年度团聚的执著,理解春运回家路上“痛并快乐着”的心情,羡慕一家人围炉夜话、共享天伦的圆满。如同加拿大一位国会议员所说,“中国春节总是伴随着浓浓亲情,当然还有热闹的鞭炮声和绚丽的焰火”,春节的内涵,仿佛春风化雨,进入更多人的认知。

    春节在全球范围越来越热,也反映出中国日益向世界开放的胸怀。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对世界而言,春节正从乐一乐的新鲜事儿,逐渐变成一种文化形态、一种生活方式,激发了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感知中国文化的愿望。不久前,中国冰糖葫芦首次登陆俄罗斯圣彼得堡,意外走红,被最爱甜食的俄罗斯人评为“新年最受欢迎的外国零食”。有网友开玩笑问:“俄罗斯居然没发明出糖葫芦,明明什么条件都具备啊?”答案当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同文化通过交流收获理解与欣赏。

    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和世界各地的文化擦出了新的火花。各国庆祝春节的方式不尽相同,同一张鸡年海报在各地的呈现方式也有差异。全球各地的春节庆祝方式,从传统的舞狮子、猜灯谜,衍生出新春音乐会、环球春晚等形式,为中国年的古老传统注入了新内涵。

    当然,春节热也是中国热的一部分。今天,中国的一言一行备受外界关注,读懂中国言行背后的文化心理,也成了一门受欢迎的学问。在《中国春节》这部纪录片中,春运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春晚是“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电视节目”。由此看,读懂春节,读懂中国,也是读懂当今时代许多“世界级”现象的关键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春节时间”越来越成为“世界时间”,也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的生动体现。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龙文化,揭示了中华民族生殖崇拜和对初生生命的崇拜的历史3龙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之中,在中国古代,皇帝称为“真龙天子”,在民间人们也喜欢在家里装饰龙,龙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红山文化出土的“龙”揭开了中华文化崇拜龙的谈底。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猪龙其头部形象似一个猪首,身体则是一个“C”形,它充分证明我们的祖先创造的龙文化源远流长-从脊椎动物的胚胎演化来看,它们发育早期的胚胎全部呈现几乎完全相同的样子,并且身体都呈“C”形——龙形。显然,中华龙文化的实质是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生殖崇拜。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如果让龙打头,唯有龙没有现实的比照。龙除了是所有动物的早期胚胎之外,还是不同动物的整合,它包含了蛇、马、羊等化身。在中华文化中有“左青龙、右白虎”说法广虎踞龙盘”的成语等,这里的龙,应该是一种“威龙”威武之龙。红山玉龙,则可称为“生龙”——生命之龙。生命之龙与威武之龙整合以后的龙,可称为“神龙”,这也是在中华文化中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的开始。神龙的形态则由具体的生命与动物的形态所蕴涵的多种理念整合升华而成,其内涵仍然是中华民族生殖文化的最尚表达。

    关于龙文化的演化,现在人们比较认同的是,龙是由古代多种演化合一的结果:中国封建文明从鼎盛发生逆转、走向衰落的明代是龙文化的鼎盛期。随着清王朝的消逝皇室龙文化也终结为历史文化而在现代,中华龙文化则主要成为一种民俗的表达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龙”节目则必不可少;青年男女结婚时,常常会有龙风图案作为婚礼的主要装饰,表达“龙凤呈祥”的美好祝愿;中华巨龙的金蛇之舞则是中华文明辉煌发达的象征,表达的是“福寿綿延”之意:中华民族作为“龙的传人”,中华龙文化则又表达为每一位炎黄子孙对祖国深沉的认知情感―。

    中国龙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横亘万古的伟大文明。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同中国的必要的文化交流途径之一便是需要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认知和理解中华龙文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演化过程。由于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不宜简单修改历史的形象传承但为了让世界人民更好地理解中华之龙,可以考虑出多个标准样本龙,以在不同场合使用。

(摘编自《中华龙文化的源头、演化、内涵和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

    “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保证人生价值的实现。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提高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追求的乐趣。“厚德载物”思想能够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使人克制人欲、减轻自私自利之心,爱他人、爱社会、爱人类、爱万物。道德高尚、胸怀博大的人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厚德载物”的人文特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厚德载物”作为一种博大的精神素养,它是播种和谐的种子。“厚德”强调个人内在道德修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中,如果我们注重自我修养,在人际互动中约束个人行为,减少人际摩擦,化解人际中的紧张与冲突,自然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当今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对于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商品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但这并不排除道德领域中的宽容、宽厚。儒家“厚德载物”思想,对于培养现代公民的良好品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