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九下第四单元测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不食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 , 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①黔敖:人名。②袂:袖子。③屦(jù):麻鞋。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以待饿者而

②从而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②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3)、请你结合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简述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4)、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没出息”的理想

孙道荣

    “我的理想是,长大了,开一家粮油店。”小涵的话音刚落地,同学们就哄堂大笑起来。

    老师差一点也笑了。在小涵之前,孩子们说出来的理想,不是科学家,就是医生;不是老师,就是艺术家,总之,都是“高大上”的。开粮油店,这也算“理想”吗?

    小涵并没有因此打住,他接着说,粮油店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888粮油店”。小涵说,他之所以想开一家粮油店,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的舅舅现在就开了一家粮油店,生意很好,因为这个粮油店,舅舅一家人衣食无忧;第二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现在人们吃的很多东西,都不安全,不卫生,他准备长大了之后,在城里开一家粮油店,同时在农村老家,再种几亩庄稼,自己的粮油店卖的产品全是自己亲自种植的,让大家可以放心地吃。而之所以叫“888粮油店”,是因为他发现,舅舅的粮油店卖的东西,大多不是八毛一斤,就是八元一斤,小涵觉得,888,好记,也好听。

    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虽然小涵的“理想”不那么高大上,甚至在很多人的眼里还很没出息,但是,一个孩子,能想到将来自食其力,还考虑到食品安全这样的大事,还是值得鼓励的。

    小涵的理想说完了,其他的孩子一个接一个说出他们各自的理想。有个男孩子想做一名飞行员,还有个男孩子说长大了争取当一名威武的将军,一个女孩子说将来想考艺校,做演员,当明星,另一个女孩子则希望成为一名画家。这些十一二岁的孩子,兴奋地为自己的未来,画了一张又一张理想的蓝图。这堂班课热闹而生动。

    日子在继续。“没出息”地只想开一家粮油店的小涵,在被同学们嘲弄了几天之后,慢慢被淡忘。

    放假前,老师带领学生们参加户外活动。天气很热,老师喝完矿泉水,准备扔掉矿泉水瓶。突然,小涵走过来,看着老师手中的矿泉水瓶说,老师,能把空矿泉水瓶给我吗?老师将矿泉水瓶给了小涵。小涵接过老师的矿泉水瓶,熟练地将矿泉水瓶往地上一放,用脚一踩,瓶子就瘪了,然后,弯腰捡了起来,放进自己的背包里。老师好奇地问他,这是干吗?小涵说,老师,我攒着卖钱啊。

    这时,旁边的几个学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我们几个的空矿泉水瓶都给他了,他踩瓶子的样子好专业啊。有个同学说,老师,他平时也捡矿泉水瓶的,都已经很久了。他简直就是一个小破烂王。

    老师好奇地问他,你真的一直在捡矿泉水瓶吗?

    小涵点点头。

    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差啊,老师不解地问他,为什么?

    小涵说,每次我拿这些矿泉水瓶卖,都能卖十几块钱,我已经靠这个办法,攒了好几百元了呢。

    可是,你靠捡矿泉水瓶攒钱,做什么用呢?

    小涵犹疑了一下,说,老师,我不是说过,长大了我想开一家“888粮油店”吗?我把这些钱都攒着,留着将来开粮油店啊,这就是我的原始资金呢。

    老师愣住了。

    她没有想到,这个孩子,竟然把那次班课上的话当真了,一直默默地为他的“理想”积攒着,努力着。而自己当初听到他的那个“没出息”的理想时,甚至也在心里很不以为然。

    孩子的理想,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所以,班课上孩子们说出的“理想”,她并没有太当真,而此刻,她忽然意识到,一个人的理想是什么,是不是高大上,是不是光鲜,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一直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做准备,你是不是真的在为自己的理想付出汗水。而面前这个小男孩,他已经开始在为他的理想做着准备,这是最难能可贵啊。也许他的理想还会改变,但就算他长大了真的开粮油店,她也相信,他能把粮油店做到最好。什么是出息?这就是出息。

    她想,回去之后,就立即再开一次班会,她要告诉她的学生们,别忘了你的理想,更别忘了从此时此刻,就开始为你的理想做准备。不管你的理想是什么,做,永远比想更重要。

专题三:鲁迅的儿童教育观;进行该专题探究时,有同学推荐《风筝》一文作为拓展材料。默读全文,回答问题。

风筝

鲁迅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杂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的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各小

悼路遥

史铁生

    ①我当年插队的地方,延川,是路遥的故乡。我下乡,他回乡,都是知识青年。那时我在村里喂牛,难得到处去走,无缘见到他。我的一些同学见过他,你讶且叹服地说那可真正是个才子,说他的诗、文都写得好,说他而且年轻,有思想有抱负,说他未未不可限量。后来我在《山花》上见了他的作品,暗自赞叹。那时我既未做文学梦,也来及去想未来,浑浑垂。但我从小喜欢诗、文,便十分美他,十分的羡慕很可能就接近着嫉妒。

    ②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北京。其时我已经坐上了轮椅,路遥到北京来,和几个朋友一起来看我。坐上轮椅我才开始做文学梦,最初也是写诗,第一首成形的诗也是模仿了信天游的形式,自己感觉写得很不像话,没敢拿给路遥看。那天我们东聊西扯,路遥不善言谈,大部分时间里默默地坐着和默默地微笑。那默默之中,想必他的思绪并不停止。就像陕北的黄牛,停住步伐的时候便去默默地咀嚼。咀嚼人生。此后不久,他的名作《人生》便问世,从那小说中我又看见陕北,看见延安。

    ③第二次见到他是在西安,在省作协的院子里。那是一九八四年,我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回陕北看看,路过西安,在省作协的招待所住了几天。见到路遥,见到他的背有些驼,发也有些白,并且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听说他正在写长篇,寝食不顾,没日没夜地干。我提醒他注意身体,他默默地微笑,我再说,他还是默默地微笑。我知道我的话没用,他肯定以默默的微笑抵挡了很多人的劝告了。那默默的微笑,料必是说:命何足惜?不苦其短,苦其不能辉煌。我至今不能判断其对错。唯再次相信“性格即命运”。然后我们到陕北去了,在路遥、曹谷溪、省作协领导李若冰和司机小李的帮助下,我们的那次陕北之行非常顺利、快乐。

    ④第三次见到他,是在电视上,《正大综艺》节日里。主持人介绍那是路遥,我没理会,以为是另一个路遥,主持人说这就是《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我定晴细看,心重重地一沉。他竟是如此的苍老了,若非依旧默默的微笑,我实在是认不出他了。此前我已听说,他感了肝病,而且很重,而且仍不在意,而且一如既往笔耕不辍奋争不已。但我怎么也没料到,此后不足一年,他会忽然离开这个平凡的世界。

    ⑤他不是才四十二岁吗?我们不是还在等待他在今后的四十二年里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吗?如今已是“人生九十古来稀”的时代,怎么会只给他四十二年的生命呢?这事让人难以接受。这不是哭的问题。这事,沉重得不能够哭了。

    ⑥有一年王安忆去了陕北,回来对我说:“陕北真是荒凉呀,简直不能想象怎么在那儿生活。”王安忆说:“可是路遥说,他今生今世是出不了那块地方的。路遥说,他走在山山川川沟沟弗之间,忽然看见一树盛开的桃花、杏花,si.会泪流满面,确实心就要碎了。”我稍稍能够理解路遥,理解他的心足怎样碎的。我说稍稍理解他,是因为我毕竟只在那儿住了三年,而他的四十二年其实都没有离开那儿。我们从他的作品里理解他的心。他在用他的心写他的作品。可惜还有很多好作品没有出世,随着他的心,碎了。

    ⑦这仍然不只是--个哭的问题。他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上倒下去,……留下了不平凡的声音,这声音流传得比四十二年要长久得多了,就像那块黄土地的长久,像年年都要开放的山间的那一树繁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