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陈伯之书(节选)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 , 感生平于畴日 , 抚弦登陴 , 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 , 吴子之泣西河 , 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 , 自求多福。

【注】①故国之旗鼓:因为陈伯之原是梁的江州刺史,后来投魏,这封信是丘迟劝他临阵归降,所以说是“见故国之旗鼓”。②畴日:昔日。③抚弦登陴:拿着弓箭登上城墙。弦,弓弦;陴,城墙上的女墙。④怆悢(liàng):悲伤。⑤廉公之思赵将:廉颇原是赵将,后来被迫奔魏,但仍思复用于赵。⑥吴子之泣西河:吴起治于西河,因为魏武侯听信谗言,西河可能不保,所以吴起望西河而泣下。⑦规:打算。

(1)、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国之旗鼓          往事耳 B、杂花生 , 群莺乱飞    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 C、廉公之赵将          学而不则罔 D、情也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2)、选出画线句子“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的正确翻译(    )

A、廉颇曾思念着复为赵国的将军,吴起曾望着西河哭泣。 B、廉颇的恩师赵国将军,吴起的眼泪流向西河。 C、廉颇想念赵国将军,吴起的眼泪形成了西河。 D、廉颇对同为赵国的将军的思念之情就像吴起的泪汇成的西河一样(深)。
(3)、文中说:“将军独无情哉?”请具体说一下“情”字包括哪些感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问题。
                                                                                             田垄上的婴儿
                                                                                                 谢宗玉
       ①农事繁忙,母亲没法呆在家里。分蘖后的禾苗将要抽穗,是最需营养的时候,而稗草却在田里兴风作浪,疯狂地争夺基肥。相对禾苗而言,稗草似乎是永远的掠夺者,娇嫩的禾苗如娇嫩的婴儿,急需母亲那双慧手去扶弱祛强。
       ②到了田间,母亲用锄头在田垅上刨了一个小洼,再刨些茅草铺在上面。母亲用手压压,柔柔软软的母亲就笑了。母亲解下背上的婴儿放在洼中。田垄上一尺来高的野草,在婴儿的眼里就成了茂密的森林,婴儿很乐意生命中这种崭新的印象,他冲着草叶上闪闪亮亮的露珠直乐。
       ③半晌过后,婴儿第一声啼哭终于从田垅上嘹亮响起,几只野雀扑楞楞惊飞。母亲眉心一颤,失魂落魄地赶到田垅,踏得泥水飞溅。但母亲发现,除了草叶上的露珠已被燥热的日头吞噬了外,婴儿周围的环境并没改变,也没有什么危险因素潜伏。婴儿啼哭,是他已厌烦四周久无变化的环境。母亲叹了一口气,她洗净手,逗婴儿一会。但她才走开,A婴儿又嘤咛哭起。母亲一狠心,没再理他。狠了心的母亲似乎增长了不少力气,拔稗的速度加快了。
       ④而这时婴儿的哭声变得急剧起来,不再是哭一声停一下的那种,但母亲已无法回头,浑身的泥水已没有可供婴儿偎依的地方。何况悬空的日头已渐烈渐毒,悬空的日头已不允许母亲作无谓的逗停,婴儿这时需要的是回到厚瓦重木之下的家中,需要的是捧着母亲多汁的乳房吮吸。母亲只有尽快将稻田里的稗草清除出去,才可能满足婴儿的意愿。
       ⑤母亲的判断是对的。柯条所遮构的薄荫已挡不住日头下渗的热力,B婴儿满头大汗,哭是婴儿惟一的武器,哭声犹如一支支射出去的利箭,但却全都戳在母亲心头,对稗草和日头毫无作用,稗草依然挡住了他们回家的路;日头在继续恶化他们的存在空间。哭只能加快婴儿体内能量和水分的消耗,饥饿也因此入侵婴儿脆弱的身体。
       ⑥母亲的判断也是错的。母亲只知道白天的田垄极少有长蛇溜窜,即使有,也会被婴儿裂人心魂的哭声吓跑。但母亲忽略了两种小动物一牛虻和蚂蚁,就像忽略了自己双腿上吸血的蚂蟥。相对饥饿和热窒息而言,牛虻和蚂蚁这时是婴儿最大的敌人。小洼周围开始并没有牛虻和蚂蚁,是婴儿特有的体味引来了它们。牛虻六七八个在攻婴儿的上侧;蚂蚁数十上百在攻婴儿的下侧。它们选择的都是婴儿身体最柔弱的部分,也是婴儿的要害部位,譬如眼睛,又譬如阴囊。每叮一下,每咬一口,婴儿都痛得连心。C婴儿在拼命地哭,拼命地舞手,拼命地蹬足。婴儿像热锅里的一条泥鳅,像火炭之上的一个黑奴!
       ⑦母亲忍着被哭声扎碎的心,忍着夺眶而出的眼泪,母亲铁青着脸,一副誓死力拼的样子。母亲弯腰拔稗,直身甩稗,母亲的身影在稻禾和稗草间隐隐闪闪。一声声暗哼、一瓣瓣汗珠让千重万重的禾叶都为之微微闪颤。这时的母亲不再是除奸匡正的强者,而是误入敌群的困者。所有稗草都在她面前张牙舞爪,困阻她回家的脚步。这时的母亲只求能杀出重围,再去解婴儿之困。用力过猛的母亲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母亲在心疼婴孩,又在心疼禾苗,披头散发的母亲神志有些混乱,精神有些恍惚。
       ⑧烈日之下,村庄之外,田野之中,一场无声的混战就这样惊心动魄地进行着。毒日和稗草是母亲和婴儿共同的敌人。蚂蟥是母亲独自的敌人,只是母亲尚不知道。蚂蚁和牛虻是婴儿独自的敌人,只是母亲也不知道。母亲和婴儿是心连心的亲人,但他们无法互通信息,共同作战。婴儿太弱小,他不懂作战方法,他射出的哭声,于敌人丝毫无损,却扎碎了自己战友的心。母亲太愚朴,她只知道出门后干完一件事再回家,这是村庄千百年来的约定俗成,就像某种生命基因已种植在她的血脉之中,母亲不懂变更圆通。她不知道她本来可以带着婴儿逃离战场。
       ⑨就这样,母亲拔呀拔呀,婴儿哭呀哭呀。
       ⑩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这是一场接近生死的战斗。
       ⑪但在每个夏季,村庄之外的田野都会演绎着同样的战斗。
       ⑫不要担心战斗的结果。母亲是村庄祖祖辈辈的母亲,婴儿是村庄世世代代的婴儿。
       ⑬只要村庄一茬一茬鲜活地延伸下来了,母亲和婴儿就不会在战争中最终失利。村庄里的生命总会在星空下的梦夜返青。早晨起来,母亲和婴儿伸一下懒腰,就发现彼此又像夏雨过后那一枚枚舒展自如的树叶。
       ⑭农事依然繁忙。
                                                                                                                                                  (节选自《田垄上的婴儿》)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红气球不见了

梅子涵

   这个故事很人生。不过这个故事如同很多别的儿童文学一样,首先是天真的,形象生动可爱,而且又是从一个小松鼠开始。小松鼠叫阿布。

   阿布是黑的,但是他有一个红气球。红气球是圆圆的,它被阿布牵在手里,也拥在怀中。

   阿布走到哪里,都带着它。我们想想那风趣的情景!因为这是一本图画书,所以你也可以不要想,一眼便看见。

   可是,有一天晚上,红气球不见了,把阿布孤零零地留在了黑暗中。

   没有了红气球,阿布很难过,眼泪也流出来。

   他听见有人对他说话:“阿布,你不要哭,我们一起去找你的红气球。失掉一个,我们就找10个回来!”

   阿布看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到那里有两个红气球。他跑到红气球的下面,可那不是红气球,而是猫头鹰的两只红眼睛。猫头鹰高高地站在树上。

   猫头鹰带着阿布在黑夜里找红气球,远处闪出一团红红的东西——红气球在那儿!

   可是,那也不是红气球,而是红红的一片牡丹花。牡丹花里还有2只漂亮的鸽子,正在交谈着爱情和明天往哪儿飞去。

   鸽子围过来安慰阿布:“阿布啊,你不要哭,我们一块儿去找你的红气球。你失掉一只红气球,我们就找10个回来!”

   接着他们看见了什么?看见了一片红红的草莓。红草莓上有3只蜗牛在吃晚餐。

    3只蜗牛说:“你失掉一只红气球,我们就找10个回来!”

   后来他们看见了满树的红苹果,红苹果里有4只小青虫,小青虫说:“你失掉一只红气球,我们就找10个回来!”

   他们又要出发。不过等一下,我们来数一数:

    1只猫头鹰+2只鸽子+3只蜗牛+4只虫子=10个朋友。失掉一个,找回10个,真是一个完美的答案,完美的结果。

   我提前说过了,这个故事很人生。

   我们的人生中是不可能没有红气球的。红气球的象征意义很多:一个孩子喜爱的玩具是他的红气球,一个成年人的称心职业是他的红气球。美好的爱情是红气球,你的财产、财富是红气球,官员的位子是红气球,闪现出来的横溢才华也是红气球。小学的时候数学是你的红气球,中学的时候物理是他的红气球,安徒生幼年的时候,妙不可言的歌喉是他的红气球……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们会飞离我们,无影无踪。我们注定不可能不难受,跌跌撞撞,心悲神伤,茫然无望。可是我们真的需要沮丧很久,抑郁很久,跌跌撞撞、手足无措很久吗?

   站在树上的猫头鹰的红眼睛看得清楚,我们也可以看得清楚,我们要引导年幼的孩子们看得清楚,这只红气球不见了,我们是可以去寻找别的红气球的,像猫头鹰说的:“失掉一个,我们就找10个回来!”像鸽子、蜗牛、小青虫说的:“你失掉一只红气球,我们就找10个回来!”

   安徒生的嗓子坏了,没有当成歌唱家,可是当了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立在浪漫的最顶端!

   甚至我们的生命本身也是我们自己的红气球,我们拽着自己在空中飘游,即使哪一天它要飞离了,我们也可以从容而不是跌跌撞撞地朝着最后的隧道走去。

   也许,生命的红气球会真的抵达天堂门口,会飘进天堂里去,会很好,就像莫泊桑《人生》里说的,不会那么不好。

现代文阅读

(二)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②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的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不可胜数。

③我的故乡在山东西北部的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后来我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 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起来。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④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有许多。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我也会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⑤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夜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⑥我只在故乡待了六年,之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的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⑦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几年前,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吗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一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⑧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上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望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飞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⑨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选自《三真之境 季羡林散文精选》,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