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天津市宝坻区口东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划线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略无处(阙:通“缺”) B、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早晨) D、林寒涧(肃:严肃)
(2)、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3)、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

唐张全义为河南尹,经黄巢之乱,居民不满百户,四野俱无耕者。全义招怀流散,劝之树艺。数年之后,都城坊曲 , 渐旧制;桑麻蔚 , 野无旷土。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出现田畴美者,辄下马与僚佐共观之,召田主劳以酒食。有田荒秽者,则众杖之。或诉以“乏人牛”,乃召其邻里,责之曰:“彼诚乏人牛,何不助之?”众皆谢,乃释之。由是邻里有无相助 , 故比户皆有蓄积,凶年不饥,遂成富庶焉。

(选自《农桑辑要典训》,有删减)

[注]①招怀:招纳安抚。②树艺:种植栽培。③坊曲:大街小巷。④田畴:已经耕种的田地。⑤僚佐:随从官员。⑥秽:杂草多,荒芜。⑦乏:缺乏。⑧有无相助:彼此帮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