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886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实施中,能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 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试验,灯光较暗 B . HNO2是共价化合物 C . HNO2溶液不与氯化钠反应 D . 常温下,0.1mol.L1HNO2溶液的pH为2.15
  • 2. 已知常温下0.01mol/L CH3COOH溶液中c(H+)=4.32×104mol/L,则该CH3COOH 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  )
    A . <1×1014 B . >1×1014 C . =1×1014 D . 无法确定
  • 3. 在水溶液中,因为发生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微粒是(  )
    A . CO32、OH、Na+、H+ B . Al3+、Na+、Cl、AlO2 C . Ba2+、HCO3、K+、SO42 D . S2、H+、SO42、Cu2+
  • 4.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NaClO相比,NaCN溶液的pH较大,则下列关于同温、同体积、同浓度的HCN和HClO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酸的强弱:HCN>HClO B . pH:HClO>HCN C . 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HClO>HCN D . 酸根离子浓度:c(CN)<c(ClO
  • 5. 下列固体物质溶于水,再将其溶液加热、蒸发结晶、再灼烧,能得到化学组成与原固体物质相同的是(  )

    ①胆矾②氯化铝③硫酸铝④Na2CO3⑤NaHCO3⑥高锰酸钾.

    A . 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④⑤ D . 全部
  • 6. 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

    A . 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 B . 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可发生定向移动 C . 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D . 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可失去电子
  • 7. 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价电子数的多少有关,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与金属阳离子的半径大小也有关,金属阳离子的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熔点逐渐升高的是(  )

    A . Li  Na  K B . Na  Mg  Al C . Li  Be  Mg D . Li  Na  Mg
  •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 . 只要含有金属阴离子的晶体就一定是离子晶体 C . 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D . 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 9. 2011年1月14日,我国材料科学的一代宗师师昌绪,荣获2010年度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主要从事高温合金及高合金钢研究,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等多项成果,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分金属高 B . 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 C . 合金的机械性能一般比组分金属好 D .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分小
  • 10. 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As>Cl>P B . 热稳定性:HCl>AsH3>HBr C . 还原性:As3>S2>Cl D . 酸性:H3AsO4>H2SO4>H3PO4
  • 1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NH4Cl(s)=NH3(g)+HCl(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 . 镀锡铁制品镀层破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而镀锌铁制品则相反 C . 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时氢气转化率增大 D . 给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热,则c(H+)与c(CH3COOH)的比值增大
  • 12. 甲烷燃料电池以铂为电极、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在两极区分尉通入甲烷和氧气即可产生电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通入甲烷的电极为正极 B .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碱性增强 C . 负极的电极反应:CH4+l0OH﹣8e=CO32+7H2O D . 通入甲烷的电极的电极反应:O2+2H2O+4e=4OH
  • 13.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4 , c(H+)增大,KW不变 B . 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 C . 向水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正向移动,c(H+) 增大 D .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 14. 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2I+H2O2═I2+2OH B . 在亚硫酸中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钠溶液:H2SO3+ClO═Cl+2H++SO42 C . 向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SO4:Ba2++2OH+2H++SO42═BaSO4↓+2H2O D . Fe2O3溶于过量的氢碘酸中:Fe2O3+6H+═2Fe3++3H2O
  • 15.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A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B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HB酸性比HA强

    C

    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

    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溴乙烷未发生水解

    D

    向1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Y,加热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Y中不含有醛基

    A . B . C . D . D
  • 16. 下列有关物质浓度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25℃时,NaB溶液的pH=8,c(Na+)﹣c(B)=9.9×107mol•L1 B . 25℃时,向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NH4+)>c(SO42)>c(OH)=c(H+ C .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c(OH)+2c(CO32)=c(H+)+c(H2CO3 D . 同温下,pH相同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CH3COONa)>c(NaHCO3)>c(C6H5ONa)>c(Na2CO3
  • 17. 已知BaCO3和BaSO4均为难溶电解质,其溶度积分别为Ksp(BaCO3)=5.1×109mol2•L2 , Ksp(BaSO4)=1.1×1010 mol2•L2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BaSO4可做钡餐而BaCO3不能是因为Ksp(BaSO4)<Ksp(BaCO3 B . 在制腈纶纤维的1 L溶液中含SO42为1.0×103 mol,则加入0.01 mol BaCl2不能使SO42完全沉淀 C . 在清理有关仪器的BaSO4沉淀时,常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使BaSO4转化为BaCO3再用酸处理 D . 用稀H2SO4洗涤BaSO4效果比用水好,BaCO3也能用此法处理
  • 18.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 倍,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 个电子,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元素W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 的强 B . 元素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 的弱 C . 化合物YX,ZX2、WX3 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 .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rX
  • 19. 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Z>Y>X B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C . 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 . 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 20. 元素处于基态时的气态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1价阴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叫做该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和能.﹣1价阴离子再获得一个电子的能量变化叫做第二电子亲和能.下表中给出了几种元素或离子的电子亲和能数据:

    元素

    Li

    Na

    K

    O

    O

    F

    电子亲和能/kJ•mol1

    59.8

    52.7

    48.4

    141

    ﹣780

    327.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子亲和能越大,说明越难得到电子 B . 基态的气态氟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氟离子时放出327.9kJ的能量 C . 氧元素的第二电子亲和能是﹣780 kJ•mol1 D . 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成为O2需要吸收能量

二、填空题

  • 21. 常温下,a mL 0.1mol/L的CH3COOH与b mL的0.1mol/L NaOH混合,充分反应.
    (1)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两溶液pH之和 14(填“<”、“=”或“>”).
    (3) 若a=b,则反应后溶液中粒子(除水分子外)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4) 若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ab,反应后溶液中c(CH3COO c(Na+)(填“<”、“=”或“>”).
  • 22. CuSO4溶液与K2C2O4溶液混合反应,产物之一是某种只含一种阴离子的蓝色钾盐水合物.通过下述实验确定该晶体的组成.

    步骤a:称取0.6720g样品,放入锥形瓶,加入适量2mol•L1稀硫酸,微热使样品溶解.再加入30mL水加热,用0.2000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8.00mLKMnO4溶液.

    步骤b:接着将溶液充分加热,使淡紫红色消失,溶液最终呈现蓝色.冷却后,调节pH并加入过量的KI固体,溶液变为棕色并产生白色沉淀CuI.用0.2500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8.00mLNa2S2O3溶液.

    已知涉及的部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步骤a:2MnO4+5C2O42+16H+=2Mn2++8H2O+10CO2

    步骤b:2Cu2++4I=2CuI↓+I2     I2+2S2O32=2I+S4O62

    (1) 已知室温下CuI的Ksp=1.27×1012 , 欲使溶液中c(Cu+)≤1.0×106mol•L1 , 应保持溶液中c(I)≥ mol•L1
    (2) MnO4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能分解为O2 , 同时生成Mn2+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无此加热操作,则测定的Cu2+的含量将会(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 步骤b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则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4) 通过计算确定样品晶体的组成.
  • 23. 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 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
    (3) Y、G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4) ZX的电子式为;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 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如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

    元素

    H

    Li

    Be

    B

    C

    N

    O

    F

    电负性

    2.1

    1.0

    1.5

    2.0

    2.5

    3.0

    3.5

    4.0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K

    电负性

    0.9

    1.2

    1.5

    1.7

    2.1

    2.3

    3.0

    0.8

    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预测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应为;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X<
    (2) 根据表中的所给数据分析,同主族内的不同元素X的值变化的规律是

    简述元素电负性X的大小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

    (3) 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为,其理由是
  • 25. 按要求填空
    (1) Cu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 元素N,O,S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
    (3) S,Cl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H2O2相似,则此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4) Cu元素与H元素可形成一种红色晶体,其结构如图1,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5) MgH2是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已知该晶体的密度ag•cm3 , 则晶胞的体积为 cm3[用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