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高峰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275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下图中元谋人遗址所在的位置是(    )

    A . B . C . D .
  • 2.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想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    )
    A . 神话传说 B . 史书记载 C . 学者推断 D . 考古发掘
  • 3. 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个人难于独存。可见,上古之人最需要的是(    )
    A . 会制造工具 B . 过群居生活 C . 用火驱赶野兽 D . 住在山洞里
  • 4. 在下列氏族聚落遗址中,位于黄河流域的是(    )
    A . 北京人 B . 河姆渡居民 C . 半坡居民 D . 大汶口文化
  • 5. 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等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而大约7000年前的我国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也令人惊叹,看右图房屋结构,说说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子(    )

    A . 元谋人 B .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 半坡原始居民 D . 北京人
  • 6.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 打猎技术的进步 B . 原始农业的出现 C . 石器工具的进步 D . 原始手工业的出现
  • 7. 今天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她形成的基础是(    )

    A . 黄帝、炎帝的部落联盟 B . 黄帝、舜的部落联盟 C . 炎帝、禹的部落联盟 D . 禹、启的部落联盟
  • 8. 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两位杰出的部落首领。其中一位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他是(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蚩尤 D . 大禹
  • 9. 《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局面,发生在(    )
    A . 山顶洞人时期 B . 半坡时期 C . 尧舜禹时期 D . 夏朝
  • 10. 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事件(  )

    ①生产发展   ②阶级产生   ③贫富分化   ④私有财产出现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①④③② D . ④③②①
  • 11. 升入初中后,七年级的同学进行自我介绍,一位同学站起来跟大家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同一个字。” 你知道这位同学姓什么吗?(    )
    A . B . C . D .
  • 12.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 . 龟甲或兽骨上 B . 竹简或木牍上 C . 丝帛或麻布上 D . 宣纸上
  • 13. 下图是汉字“日”“月”在甲骨文中的不同写法对照表。请问这两个字都采用了哪种造字的方法?(    )

    A . 象形 B . 指事 C . 会意 D . 形声
  • 14.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止,成就辉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朝开始的。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战国
  • 15. 参观博物馆时,讲解员指着一件文物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请问他介绍的是哪件文物?(    )
    A . B . C . D .
  • 16. 以下是四位同学设计的春秋战国时期四个故事的题目,其中错误的一个是(    )
    A . 《尊王攘夷的齐桓公》 B . 《退避三舍的晋文公》 C . 《纸上谈兵的楚庄王》 D .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 17. 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  )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秦穆公 D . 楚庄王
  • 18. 战国时期,楚庄王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到洛水流域,并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里的“九鼎”象征着(    )
    A . 王权 B . 财富 C . 王宫 D . 武器
  • 19. 公元前260年,秦国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坑杀赵军士卒40多万人,从此,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攻势。这场战役是(    )
    A . 马陵之战 B . 桂陵之战 C . 长平之战 D . 城濮之战
  • 20. 在中国,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是(    )
    A . 韩非子 B . 孟子 C . 荀子 D . 孔子
  • 21. 在一次主题班会中,同学们讨论了“上网的利与弊”,得出了“上网既有利也有弊”的结论。同学们的结论最符合下面哪一学派的观点(    )
    A . 道家 B . 儒家 C . 墨家 D . 法家
  • 22.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规定使用统一的文字,作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    )
    A . 行书 B . 楷书 C . 小篆 D . 草书
  • 23. 秦朝开凿的连接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渠道是(    )
    A . 郑国渠 B . 都江堰 C . 白渠 D . 灵渠
  • 24. “穿越”是时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个词汇. 假如让你穿越回到秦朝,在中央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繁杂的政务,那么你的职务应该是(    )
    A . 丞相 B . 太尉 C . 御史大夫 D . 郡守
  • 25. 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 . 地点在大泽乡,起义直接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C . 起义中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D . 革命的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劳动人民反抗残暴统治   
  • 26. “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
    A . 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B . 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C . 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D . 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 27. 下图是中国象棋棋盘。传说象棋是舜的弟弟象发明的,所以叫“象棋”。与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秦末农民战争           B . 秦统一六国             C . 长平之战                   D . 楚汉之争
  • 28. 汉初统治者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百姓发展生产的措施,其客观原因是(    )  
    A . 吸取秦亡的教训 B . 重视以德化民 C . 经济困难 D . 人心思安
  • 29. 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    )
    A . 商周时期 B . 秦汉时期 C . 隋唐时期 D . 宋元时期
  • 30. 某一朝代建立初期,百姓极度贫困,将相出行只能坐牛车。数十年后,这一朝代“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史称(    )
    A . 盘庚迁殷 B . 百家争鸣 C . 文景之治 D . 光武中兴

二、非选择题

  • 31.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而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制度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天子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使用图一和图二这两种工具的时代分别称为什么时代?青铜器主要使用哪种铸造方法?图四所示的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它与哪一技术共同促进了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2) 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材料体现出诸侯有哪项义务?
    (3) 材料三所描述的这一现象体现了春秋时期的哪一政治特点?从根源上讲,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一中哪种工具的使用有关?
    (4) 材料四中的两幅地图分别是哪一时期的形势图?后来哪一朝代结束了这一长期分裂的局面?又创立了一套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 32. 在历史长河中,历史人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各不相同。学会正确认识并评价历史人物,这是历史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岑参《石犀》

    材料三:

    材料四: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王珪

    请回答:

    (1) 孙中山在材料一这首诗中歌颂的人是谁?他被后人尊崇为什么?
    (2)

    材料一中的“李太守”和“伯禹”分别指谁?李太守生活在什么时代?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是哪位历史人物?图二体现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哪项措施?图三从侧面反映出秦朝暴政哪一方面的表现?秦朝的暴政首先引发了哪次农民起义?
    (4) 材料四中的“汉祖”指的是谁?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什么?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人们往往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持有极端意见。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 33. 选择怎样的治国方略,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三:(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唐志君《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材料五: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十九大报告》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哪本书中?战国时期谁发展了老子的这一思想?西汉初年的哪一政策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
    (2) 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为提倡教育公平,他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商君”指的是谁?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务耕织”者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奖励?他变法措施中的哪一条使秦国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
    (4) 从材料四和材料五可以看出,法治与德治有何内在关联?我们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治国方略?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