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深圳市高峰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选择怎样的治国方略,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三:(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唐志君《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材料五: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十九大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哪本书中?战国时期谁发展了老子的这一思想?西汉初年的哪一政策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
(2)、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为提倡教育公平,他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商君”指的是谁?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务耕织”者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奖励?他变法措施中的哪一条使秦国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
(4)、从材料四和材料五可以看出,法治与德治有何内在关联?我们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治国方略?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