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校联考2024年初中毕业升学语文模拟检测(二模)试卷

修改时间:2025-01-15 浏览次数:25 类型:中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学校举行研学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22分)

  • 1. 【完成研学导语】

    天地间,有一条条诗路,wān ①蜒曲折,伸向远方。它们是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这四条诗路将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②交织在一起,编织出一幅幅灵气盎③然的画卷。

    现在,让我们重新踏上诗路,把握诗路之精髓,与古人相对,将浩dàng ④情怀寄予在这片山水诗画之中吧!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 2. 【了解地名由来】

    请根据提示,补全表格划线处内容。

    地名

    湖州 丽水 兰溪 江山

    庆元 嘉兴 建德 缙云

    安吉 泰顺 瑞安 长兴

    由来

    与山水有关

    与历史、名人有关

    有关

  • 3. 【辑录诗文名句】

    诗文

    出处

    情思

    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豁然开朗, 蕴含哲理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

    向往林泉, 淡泊名利

  • 4. 【探究地域精神】

    在以下诗文中选择最能体现浙江精神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孕育一方精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宁波人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改革开放后的温州出现了第一个个体户……他们表现出来的奋发图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等品质,为浙江精神作了新的注解。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C.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

  • 5. 浙江曾涌现出蔡元培、鲁迅、艾青等“觉醒者”,名著中亦有不少“觉醒者”。请从备选名著中任选一本,参照示例,自选角度探究作品中人物觉醒的主要原因。

    备选名著:  《红星照耀中国》  《简·爱》  《平凡的世界》

    人     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

    探究角度: 觉醒与引领

    探究结论: 觉醒者离不开引领者。保尔有着苦难的童年, 辍学、做过童工, 在发电厂工作后结识了朱赫来, 他教会了保尔打拳, 给他讲革命道理, 在他的影响下, 保尔成为了一名甘愿为革命事业奉献终身的无产阶级战士。

  • 6. 【交流研学感受】

    下列选项表达顺畅且得体的一项是( ) 

    A . 千年诗路文化,传承“浙学”精神。感谢学校精心策划,下次我还会莅临参加。 B . 足下才疏学浅,赋诗两句,请君斧正:挥毫泼墨留名篇,诗路文化越千年。 C . 朋友,不要再为现实踌躇满志,和我们一同阔步长歌,诗和远方都不再遥远。 D . 山青水秀,诗文鼎盛;天长海阔,人才辈出。 “浙”里好风景,与您共欣赏。

二、阅读剧本,感受戏剧作品魅力。 (15 分)

  • 7. 阅读

    前情提要:吝啬鬼阿巴贡在钱财上苛待儿子克莱昂特,克莱昂特不得已让仆人阿箭探听消息,请西蒙老板做中间人向旁人借钱。

    吝啬鬼(节选)

    莫里哀

    第二幕 第一场

    阿   箭 少爷,人倒了霉,才借债;像您这样走投无路,非跨债主的门槛儿不可,有些怪事,就得受着。

    克莱昂特 我要的一万五千法郎借不到吗?

    阿   箭 借得到,不过您想事情成功,有几个小条件,可得接受。

    克莱昂特 西蒙老板有没有让你和借钱的人谈谈?

    阿   箭 哎呀!您可真不在行啦,哪儿会有这事啊。他藏起来,比您藏自己小心多了;有些秘密事,您说什么也料想不到。人家根本不肯说出他的名姓来,打算今天在一家借来的房子里,让他和您谈谈,从您嘴里问出您的产业和您的家庭。我相信,单老太爷这个姓,就会做成这笔交易。

    克莱昂特 尤其是我母亲已经死了,她留给我的财产,旁人是夺不去的。

    阿   箭 这是放债人拟的条款,要您在进行交易之前先看看:

    “兹假设放债、借债双方订立契约,放债人为求良心上没有丝毫负担,情愿只取五厘多利息出借他的财产。”

    克莱昂特 五厘多?行!公平合理,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阿   箭 这倒是真的。 “但放债人手边并无此款,为满足借债人需要起见,本人不得不以二分利向人借入,因而此项利息应由借债人担负。”

    克莱昂特 怎么?活见鬼!他是放高利贷的,还是野蛮人?比二分五厘利还高。

    阿   箭 我就这么说来着。您要仔细核计核计看。

    克莱昂特 你要我核计什么?我急着等钱用,什么条件我都得接受。还有别的条件吗?

    阿   箭 也就只是一个小条款了。 “所需一万五千法郎,放债人仅有一万二千现金,下余三千法郎,以旧衣、杂物与首饰折付。附清单如下:”

    克莱昂特 这是什么意思?

    阿   箭 听听这张清单吧: “一:四脚床一张、床帐一顶。”

    克莱昂特 他要我拿这些东西干什么用?

    阿   箭 还有: “又:壁毯一幅、胡桃木大桌一张。”

    克莱昂特 我要这些东西干什么?

    阿   箭 您听我念: “又: 大型火枪三支、砖炉一只。”

    克莱昂特 气死我啦。

    阿   箭 别急: “又:七弦琴一把、球桌一张、棋盘一只、戏鹅图一张、蜥蜴皮一张。以上实值四千五百法郎尚多,放债人格外克己,削价为三千法郎。”

    克莱昂特 “格外克己”,见他的鬼!利息已经高到不能再高了,他还不知足,要我把他的破铜烂铁,照三千法郎收下来?我拿到手,连六百法郎也变卖不出。可是有什么办法?我还非接受他的条件不可,因为他晓得我急于要钱。

    阿   箭 少爷,不是我说,预支钱用,寅吃卯粮。

    克莱昂特 你要我怎么着?这就是父亲一毛不拔,年轻人被逼铤而走险的下场。清单给我,我再过过目。

    第二幕 第二场

    西   蒙 是啊,先生,是一个年轻人等钱用,他找钱找得很急,您写的条款他全部接受。阿巴贡   不过西蒙老板,这事绝对没有风险?你说起的这个人,你晓得他的姓名、财产和家庭吗?

    西   蒙 不知道,他是人家在偶然场合介绍给我的,所以有些情形,我还不能详细讲给您听,不过他本人会对您交代明白的。接头的人告诉我,您见到他以后,一定满意。我所能告诉您的,就是他的家境非常富裕,母亲已经死了,而且有必要的话,他保证他父亲不到八个月就死。

    阿巴贡   值得考虑。西蒙老板,只要我们有力量,就该大发慈悲,与人方便才对。

    西   蒙 当然。

    阿   箭 (认出西蒙老板,向克莱昂特)这是怎么回事?那位老板,在和老太爷讲话。

    西   蒙 (向阿箭)你们真是急啊!谁告诉你们是这儿来的? (向阿巴贡)先生,您的姓名和住宅,并不是我透露给他们的。依我看来,你们可以趁此一块儿谈清楚。 (指着克莱昂特)我对您说起的一万五千法郎,就是这位先生想跟您借。

    阿巴贡   怎么,死鬼?不务正业,走短命路的,原来是你啊?

    克莱昂特怎么,爸爸?伤天害理,干欺心事的,原来是您啊?

    (西蒙溜掉,阿箭也躲开了。 )

    阿巴贡   死活不管,胡乱借钱的,原来是你啊?

    克莱昂特 放高利贷,非法致富的,原来是您啊?

    阿巴贡   你干这种事,还敢见我?

    克莱昂特 您干这种事,还敢见人?

    阿巴贡   你倒说,你这样胡作非为,害不害臊?

    克莱昂特 您做这种生意,一个钱又一个钱往里抠,没有知足的一天,丢尽了体面,坏尽了名声。就连古来声名最狼籍的放高利贷的,和您重利盘剥的手段一比,也不如您苛细:您倒是羞也不羞?

    阿巴贡   混账东西,滚开,我不要看见你!

    克莱昂特 就您看来,谁顶有罪?是需要钱用而张罗钱的人,还是根本不需要钱用而偷盗钱的人?

    阿巴贡我说过了,走开,别招我生气。我对这事,并不难过;这对我倒是一个警告:他的一举一动,以后我要格外注意。                                                        (有删改)

    (1) 梳理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完成下列图表。

    (2) 第二幕第一场中哪些内容与划横线句构成了反转?请概括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提示:文学作品中的反转,指的是突然出现的转折或难以预料的发展,使情节发展与预设不同。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不借给范进盘缠,还大骂其“尖嘴猴腮”,范进中举后他立即称赞范进“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3) 比较画波浪线台词的两种译文,简要回答译本1的台词有何表达效果。
    译本1:
    阿巴贡 怎么,死鬼?不务正业,走短命路的,原来是你啊?
    克菜昂特 怎么,爸爸?伤天害理,干欺心事的,原来是您啊?
    译本2:
    阿巴页 怎么,你这个该死的东西?甘心走这种万恶的绝路的就是你?
    克菜昂特 怎么,爸爸!干这种丢脸的事情就是您?
    (4) 鲁迅曾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你认为剧本所写是悲剧还是喜剧?请结合内容阐述你的理解。

三、阅读材料,准备主题演讲。 (15分)

  • 8. 阅读

    【材料一】

    浙江 95%以上人口说的方言都可以被归为吴语。浙江的吴语可以分为六个大片:太湖、台州、瓯江、上丽、金衢和宣州片。

    【材料二】

    都说浙江“十里不同音”。据统计,浙江已确定的方言就有88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方言呢?

    地形、移民惹的祸

    浙江的地形号称“七山一水两分田”,70%的面积都是山地和丘陵。剩下30%,河流和湖泊还要占去6.4%。而在古代,要想“跨过山河大海”去和别人交流也是一件困难的事,高山和密林往往也就成了方言的分界线。

    因此,在浙江省内,内部方言一致性最强的往往是浙江北部的杭州、湖州、绍兴和宁波等。这是因为这些方言区往往都在平原上,彼此间的交流和往来相对比较密集。还有另一个原因——这些地区有发达的水系连通。在太湖水系和大运河水系,这些地区的人们乘船往来,语言的沟通性也就大大提高了。同理也适用于舟山和宁波。虽然一个在陆地,一个在岛上,但两地间海运发达,在清代海运解禁之后,许多宁波人都去了舟山。因此宁波话和舟山话的沟通度也很高。

    不过, “十里不同音”的情况也受移民的影响。比如,浙江西北部的安吉、长兴等县,就分布着总人口50多万的一些使用河南话、湖北话的官话方言岛。吴语区还有其他地方的方言,这就是因为移民。

    扁平管理,中心缺乏

    与同样多山地丘陵、多移民的广东、四川相比,浙江方言之所以纷繁复杂,主要还是因为浙江从古代开始就是一个中心不明的省份。浙江的地理概念虽然从唐朝就有了,但此前的行政区划过于臃肿。在整个唐代,浙江的行政中心又经历了三次迁徙,绍兴、苏州、南京都做过浙江地区的行政中心。即使明清以后,确立了杭州的中心地位,其辐射能力仍然有限,因为这时吴语的分割局势已经基本确定了。由于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浙江方言最后也没有一个“老大”。最后大家都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材料三】

    目前全世界约有6000种语言和方言,但至少有43%濒临灭绝,且每两个星期就有一门语言消失。方言,正在逐渐走向消亡。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是故乡的根。但是,今天能说一口标准方言的,往往都是当地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小孩已经不再会说方言了。

    方言一旦消失, 日后想要再认识它将会和学一门外语一样困难。因此,教育部官网早在2006年发表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  强调“方言本身就是一种地域文化,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传承就是方言的保护屏障。2023年底出版的《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 “这些语言资源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保护和传承我国的语言文字,具有重要的意义。”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褚超孚说。

    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方言传承也逐渐得到重视。以杭州为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下班后挤出时间,报班学杭州话。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希望开设线上课程,让更多人有机会学习杭州话。在温州,以体验温州方言为特色的“叮叮当童谣馆”是浙江省首个方言馆。作为中国最难懂的方言,如何将温州话在展馆里生动呈现?在一面布满词语的“方言墙”上,游客每次按键,就能听到它的温州话读音。同时,童谣馆通过图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温州话的历史、种类和特点。

    (1) 下列说法,与材料内容理解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 有些方言不受省级行政区划的限制,比如浙江人与江苏人说的方言都可以被归为吴语。 B . 吴语太湖片分布在浙江南部、上海广大地区,为影响力最大的一支吴语,也是吴语的核心。 C . “浙江已确定的方言就有88种”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浙江方言数量之多。 D . 浙江方言之所以纷繁复杂,主要是因为在唐代时,浙江的行政中心又经历了三次迁徙。
    (2) 请联系材料二,概述浙江方言“十里不同音”的原因。
    (3) 请联系三则材料,根据下面图表提示完成演讲提纲。

    (4) 有人认为,方言给人们交流带来不便,保护逐渐消失的方言并无必要。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你对材料的理解及生活体验,写一段演讲词,表达你的看法。

四、欣赏古代诗文,体悟山水之思。

  • 9. 阅读

    余髫年蓄五岳志①,而玄岳②出五岳上,慕尤。而母老志移,第③沿江溯流,旷日持久。不若陆行舟返,为时较速。

    登陇④,西行十里,为告成镇,古告成县地。测景台在其北。西北行二十五里,为岳庙。入东华门时,日已下舂⑤,余心卢岩,即从庙东北循山行。越陂陀⑥数重,十里,转而入山,得卢岩寺。寺外数步,即有流铿然下坠石峡中。两旁峡色,氤氲成霞。溯流至寺后,峡底矗崖,环如半规,上覆下削。飞泉堕空而下,舞绡曳练⑦,霏微⑧散满一谷,可当武彝之水帘。盖此中以得水为奇,而水复得石,石复能助水不尼水⑨,又能水飞行,则比武彝为尤胜也。徘徊其下,僧梵音以茶点饷。急返岳庙,已昏黑。

    (选自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有删改)

    【注释】①蓄五岳志:存有登五岳的想法。②玄岳,嵩山,后文的武彝,指武夷山。③第:只是。④陇:通“垄”,田中高地。⑤下春: 日落时。⑥陂(pō)陀:坡地。⑦舞绡曳练:绡(xiāo),生丝织物。练,煮熟的白绢。⑧霏微:细雨般的水珠。⑨尼(nǐ):阻止。

    (1) 请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慕尤

    查阅字典: ①用刀切开; ②深; ③符合; ④亲近。

    西行十里

    关联旧知: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余心卢岩

    结合上下文推测

    又能令水飞行

    参考常用成语, 如“令人瞩目”

    (2) 根据上下文,请你推测徐霞客“陆行舟返”的原因。
    (3) 徐霞客对山水景色的描写,历来备受推崇。请在文中任选一处参考提示进行赏析。

    提示:可从感官描写、修辞手法、动静状态等选择一个角度赏析。

    (4) 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从文中叙述描写的内容来看,你认为徐霞客是“深情”之人吗?请简要评析。
  • 10. 阅读

    冯公岭①

    〔宋〕翁卷

    乱峰千迭拂云霓,辐合坑崖立似梯。

    曾向括州②州里望,众山却是此山低。

    【注释】①冯公岭:括苍山脉中的群峰之一。②括州:古州名,这里泛指括苍山脉。

    (1) 近看冯公岭,诗人感觉山势有的特点。
    (2) 诗歌蕴含哲理,请简要分析。

五、表达与交流(48分)

  • 11. 班级正开展“名著阅读分享会”,有同学认为“《西游记》等名著太厚,读起来花费时间,还不如读缩写本省时省力。”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结合名著相关内容;条理清晰,语言顺畅。不少于150字。

  • 12. 下边的图片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抒发感受;可以阐述观点,发表看法;也可以虚构故事,表达自己的思考。

    要求: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得透露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