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校联考2024年初中毕业升学语文模拟检测(二模)试卷

    阅读

    余髫年蓄五岳志①,而玄岳②出五岳上,慕尤。而母老志移,第③沿江溯流,旷日持久。不若陆行舟返,为时较速。

    登陇④,西行十里,为告成镇,古告成县地。测景台在其北。西北行二十五里,为岳庙。入东华门时,日已下舂⑤,余心卢岩,即从庙东北循山行。越陂陀⑥数重,十里,转而入山,得卢岩寺。寺外数步,即有流铿然下坠石峡中。两旁峡色,氤氲成霞。溯流至寺后,峡底矗崖,环如半规,上覆下削。飞泉堕空而下,舞绡曳练⑦,霏微⑧散满一谷,可当武彝之水帘。盖此中以得水为奇,而水复得石,石复能助水不尼水⑨,又能水飞行,则比武彝为尤胜也。徘徊其下,僧梵音以茶点饷。急返岳庙,已昏黑。

    (选自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有删改)

    【注释】①蓄五岳志:存有登五岳的想法。②玄岳,嵩山,后文的武彝,指武夷山。③第:只是。④陇:通“垄”,田中高地。⑤下春: 日落时。⑥陂(pō)陀:坡地。⑦舞绡曳练:绡(xiāo),生丝织物。练,煮熟的白绢。⑧霏微:细雨般的水珠。⑨尼(nǐ):阻止。

    (1)请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慕尤

    查阅字典: ①用刀切开; ②深; ③符合; ④亲近。

    1

    西行十里

    关联旧知: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2

    余心卢岩

    结合上下文推测

    3

    又能令水飞行

    参考常用成语, 如“令人瞩目”

    4

    【答案】
    (2)根据上下文,请你推测徐霞客“陆行舟返”的原因。
    【答案】
    (3)徐霞客对山水景色的描写,历来备受推崇。请在文中任选一处参考提示进行赏析。

    提示:可从感官描写、修辞手法、动静状态等选择一个角度赏析。

    【答案】
    (4)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从文中叙述描写的内容来看,你认为徐霞客是“深情”之人吗?请简要评析。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2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柳河东集》)

    【乙】浪游记快

        出西门,循山脚,高低约数里,渐见山峰屹立,石作横纹,至则一山中分,两壁凹凸,高数十仞,近而仰视,势将倾堕。其人曰:“相传上有洞府,多仙景,惜无径可登。”余兴发挽袖卷衣猿攀而上直造其巅。所谓洞府者,深仅丈许,上有石罅 , 洞然见天。俯首下视,腿软欲堕。乃以腹面壁,依藤附蔓而下。其人叹曰:“壮哉!游兴之豪,未见有如君者。”余口渴思饮,邀其人就野店沽饮三杯。阳乌将落,未得遍游,拾赭石十余块,怀之归寓,负笈搭夜航至苏,仍返锡山。

        此余愁苦中之快游也。

    (选自《浮生六记·卷四》)

    【注】①选段写去朋友处借钱的返途中游虞山的经历。②其人:指路上遇到的游人。③罅(xià):缝隙,裂缝。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