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5-01-15 浏览次数:6 类型:中考模拟
汉字 | 书体 | 字源信息 |
和 | “和”字的原义是指古代用竹做成的乐器“龠”及其所发出的和声。《说文》:“和,相应也。”本义指声音相应和、和谐地跟着唱或伴奏。 | |
博 | 本义一般认为指大:引申指丰富、宽广,如: ① ;又引申指广泛、普遍,如:博览;又引申指知道得多,如:博古通今;又指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拿财物作注比输赢。 | |
笃 |
示例:我会添加“博学、笃志”,这两个词语出自《论语》,意思是要广博地学习,还要坚定自己的志向。就像现在的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学识,并坚定我们的志向,才能考取理想的高中。
设计提示:可以从画面的构成要素,主角的动作及与班情的契合度,来构思背景。
备选名著:《西游记》《小王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
一杯咖啡
[瑞士]魏格曼
①他走到一家咖啡馆门前,刚进得门儿,一股劣质葡萄酒的难闻气味扑鼻而来。
②他向四周扫了一眼,墙上装有自动售货机,他想喝一杯咖啡,便如数把硬币放进投币口。但没有反应,不见杯子送出来,也听不见机器的工作声。他轻轻触了一下“退款”按钮,硬币也不见退出来。他有些沉不住气了,用手拍打无动于衷的投币口,继而用拳头敲打,一下,二下,三下⋯⋯。自动售货机好像一头不懂人事的动物,毫无反应。
③他向咖啡馆内瞥了一眼,看见一名女招待,身着浅红色的工作服,一头精心制作、发型别致的金黄色的假发,面部毫无表情,目光呆滞,给人一种矫饰之感。
④“对不起,对面那部售货机失灵了。”他说。她连眼皮也不抬一下:“我认为您投币的方法不正确。”他站在那儿。一筹莫展,只得又向售货机走去,继续敲打。
⑤“嗨!你是想把机器砸坏还是怎么着?”“金黄色”的声音。他转过身:“这家伙坏了,什么也出不来,我的钱还在里边。”
⑥“金黄色”走过来,按了下“退款”钮,硬币没有出来,她随后问道:“您想喝什么?”“一杯咖啡。”
⑦她又按了一下“咖啡”钮,依然什么也没有。“金黄色”耸了耸肩:“你还得交一次钱才行。”
⑧“不行,我不干,我要取回我的钱!”
⑨“金黄色”不屑地一笑:“你说什么?你来钱也太容易了!谁能证明你投过硬币?”
⑩“金黄色”撇了一下薄薄的嘴唇,代替回答。他恼羞成怒,用拳头擂打桌面,大喊大叫:“这简直是骗局!你要不给钱,我可自己拿啦!”
⑪“试试看吧!”“金黄色”幸灾乐祸地说。
⑫一个顾客走过来,证明他确实投过钱。另一个似乎是女招待的熟人说,自己随便取钱的事在这个咖啡馆里从未有过。第三个则不偏不倚,在中间调和。
⑬声音越来越响,言词一秒钟比一秒钟激烈,关系到这杯咖啡的内容越来越少。
⑭继而两对拳头开始相撞,然后便是大打出手,只见桌椅飞舞,酒杯相击,咒骂、喊叫、呻吟混成一片。
⑮结局不难想象,当警察开车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咖啡馆一片狼藉。
⑯受伤的当然是这幕闹剧的两名主角,他们躺在担架上退场了。
⑰一切恢复了往常的寂静。在死一般的寂静中,只有塑料杯子正卡在售货机的送杯口,机器在工作,清清楚楚地听见最后一滴咖啡落进杯子里,一杯咖啡稳稳地被托放在托板上,而且还冒着热气儿呢!
⑱咖啡的泡沫顺着杯口缓缓往外流着,一声不响地漏进自动售货机。
①女招待的穿着打扮有什么特点? ②出场时,女招待的神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③女招待讲(11)段这句话时的语气语调、神情动作会是怎样的? |
结局不难想象,当警察开车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咖啡馆一片狼藉。 受伤的当然是这幕闹剧的两名主角,他们躺在担架上退场了。 |
诗解读与诗鉴赏
张发安
①有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说明我们需要读诗,读好诗。
②诗是文学艺术的最高形式,读到好诗,能从中获得情感的升华,心灵的陶冶,自觉或不自觉的得到一些美的享受和启迪,故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③已有不少诗词鉴赏词典能帮助我们对诗词的理解,但大多是从语言文字、结构、意蕴上作些分析,而进行美学的鉴赏不多。解读与鉴赏有区别,互有交叉,各有侧重。诗鉴赏,余以为侧重在对作者艺术表现的开发,还有欣赏者的主动参与和想象的再创造。
④有人认为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的“白日”非“落日”,作“落日”看,与地理位置不合,“依山尽”的山是中条山主峰雪花山,在鹳雀楼东面十五里,落日不能逆行而东。”于是将“白日”句解释为从那东山上“反射着炫耀着的明晃晃的日光,而并不是指太阳本体。“这种从地理考查出发的解读,是舍去了作者主体的艺术表现。我们说即便西边无山,作者可把别处看到的移过来,艺术高于生活。上述解读法值得商榷,如此解诗把诗讲得没诗意了,无美可赏。
⑤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里的“诗”虽指《诗经》,也不排除我们说的诗。“无以言”的“言”,不仅仅是“说话与表达”的意思,还含有读者对诗美的欣赏以及读者的文化积淀的发挥。例如读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有文化涵蕴的人,便会联想到很多,包括想到泰山玉皇顶上一幅名联:“地到天边天作界,山到绝顶我为峰。”于是,一种雄奇伟岸,人力胜天的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
⑥再说,若能用一些美学原理发掘诗艺与意境,提出新的见解,就超越了传统的解读方式。当我们用现代美学“空间张力”来解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会发现这诗之所以能激发人向上的情绪,就在于通过诗人眼中的夕阳西落和黄河东流向两端延伸的水平线,与中心点上即诗人登楼处向上仰视的中轴线相垂直,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伽玛运动”,给人以一种“向外和向上发射”的“倾向性张力”感应,使读者产生一种向上的追求欲念,力求尽快地去把握这无际无涯的宇宙时空。
⑦再如,我们用“蒙太奇”艺术来解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诗,就会突破古人对这首诗所作的“板滞”之批评,我们就会认识到杜甫的构思之精妙,结构之完美,四句全是意象并列组合,四幅画面其色彩的浓淡,上下前后的视角转换,构成一个系统,同中有异,交相变换,组合成一幅立体的画卷,把诗人框在其中,聚焦在诗人身上,突现出诗人那孤独而不能复出的困苦形象。
⑧无论是读诗还是读其他文学作品,特别是读近体诗,其间蕴含有很多美学原理,我们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不少美学知识,诸如对称与均衡,对立统一,反常合道等等艺术法则,从而提高审美感知和涵养我们的文化素质。欲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只有多读诗,读好诗,才能充实我们的内涵而灼灼其华于外,即人的气质美。
(选自“世界作家园林”公众号,有删改)
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画面合成: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 |
资料夹 〖人物简介〗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大事记〗 德宗贞元九年(793年)二十二岁 (一)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 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三十四岁 (二)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 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三十五岁 (三)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 此时的诗作《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甲 。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四十四岁 (四)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 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五十二岁 (五)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非天不生材也,郁堙②不扬也。是不耕而叹廪庾③之无余,可乎?……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 , 则古时之风,粲然可复。”当时不用其言。 此时的诗作《春日寄杨八唐州二首》: 淮西春草长,淮水逶迤光。 燕入新村落,人耕旧战场④。 可怜行春守,立马看斜桑。 漠漠淮上春,莠苗生故垒。 梨花方城路,获笋萧陂水。 高斋有谪仙,坐啸清风起。 穆宗长庆四年(824年)五十三岁 (六)和州在任期间,作《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乙 …… 敬宗宝历二年(826年)五十五岁 (七)在扬州与老友白居易相逢,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丙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①材料中的文言文,节选自《新唐书·刘禹锡传》②郁堙:读音是yù yīn,意思是郁塞;湮灭。③廪庾:读音是lǐn yǔ,意指粮仓。④人耕旧战场:所借事件是杨归厚在淮西战后安抚百姓、恢复农耕的善治。 |
语句 | 方法 | 释义 |
①贞元九年擢进士第 | 查阅词典:A.拔;抽。B.提拔;选拔。(《古代汉语词典》) | ( ) |
②禹锡以名重一时 | 联系课内: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 |
③籍其资半归所隶州 | 词性转变:籍薄书也。(《说文解字》) | |
④郁堙不扬也 | 结合语境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