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紧抓文本特质,阅读一篇小说。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一杯咖啡

    [瑞士]魏格曼

    ①他走到一家咖啡馆门前,刚进得门儿,一股劣质葡萄酒的难闻气味扑鼻而来。

    ②他向四周扫了一眼,墙上装有自动售货机,他想喝一杯咖啡,便如数把硬币放进投币口。但没有反应,不见杯子送出来,也听不见机器的工作声。他轻轻触了一下“退款”按钮,硬币也不见退出来。他有些沉不住气了,用手拍打无动于衷的投币口,继而用拳头敲打,一下,二下,三下⋯⋯。自动售货机好像一头不懂人事的动物,毫无反应。

    ③他向咖啡馆内瞥了一眼,看见一名女招待,身着浅红色的工作服,一头精心制作、发型别致的金黄色的假发,面部毫无表情,目光呆滞,给人一种矫饰之感。

    ④“对不起,对面那部售货机失灵了。”他说。她连眼皮也不抬一下:“我认为您投币的方法不正确。”他站在那儿。一筹莫展,只得又向售货机走去,继续敲打。

    ⑤“嗨!你是想把机器砸坏还是怎么着?”“金黄色”的声音。他转过身:“这家伙坏了,什么也出不来,我的钱还在里边。”

    ⑥“金黄色”走过来,按了下“退款”钮,硬币没有出来,她随后问道:“您想喝什么?”“一杯咖啡。”

    ⑦她又按了一下“咖啡”钮,依然什么也没有。“金黄色”耸了耸肩:“你还得交一次钱才行。”

    ⑧“不行,我不干,我要取回我的钱!”

    ⑨“金黄色”不屑地一笑:“你说什么?你来钱也太容易了!谁能证明你投过硬币?”

    ⑩“金黄色”撇了一下薄薄的嘴唇,代替回答。他恼羞成怒,用拳头擂打桌面,大喊大叫:“这简直是骗局!你要不给钱,我可自己拿啦!”

    试试看吧!“金黄色”幸灾乐祸地说。

    ⑫一个顾客走过来,证明他确实投过钱。另一个似乎是女招待的熟人说,自己随便取钱的事在这个咖啡馆里从未有过。第三个则不偏不倚,在中间调和。

    ⑬声音越来越响,言词一秒钟比一秒钟激烈,关系到这杯咖啡的内容越来越少。

    ⑭继而两对拳头开始相撞,然后便是大打出手,只见桌椅飞舞,酒杯相击,咒骂、喊叫、呻吟混成一片。

    ⑮结局不难想象,当警察开车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咖啡馆一片狼藉。

    ⑯受伤的当然是这幕闹剧的两名主角,他们躺在担架上退场了。

    ⑰一切恢复了往常的寂静。在死一般的寂静中,只有塑料杯子正卡在售货机的送杯口,机器在工作,清清楚楚地听见最后一滴咖啡落进杯子里,一杯咖啡稳稳地被托放在托板上,而且还冒着热气儿呢!

    ⑱咖啡的泡沫顺着杯口缓缓往外流着,一声不响地漏进自动售货机。

    (1)请依据小说第(1)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推敲作者如此设置场景的意图。
    【答案】
    (2)故事中的女招待形象独特,请你思考以下问题,再结合内容,分析其人物形象。

    ①女招待的穿着打扮有什么特点?

    ②出场时,女招待的神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③女招待讲(11)段这句话时的语气语调、神情动作会是怎样的?

    【答案】
    (3)小说中的顾客,类似于《变色龙》中的围观者,他们都是事件中的局外人,但他们真是“局外人”吗?请结合两文相关内容,发表你的见解。
    【答案】
    (4)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造成此种结局的原因,并分享你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结局不难想象,当警察开车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咖啡馆一片狼藉。

    受伤的当然是这幕闹剧的两名主角,他们躺在担架上退场了。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1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父亲的拥抱
             ①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去北京开会。
             ②他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事业有成,爱好写作,我们都很羡慕他。但是他说,他有一个不听话的儿子,儿子十八岁了,学习不好,打架斗殴,而且从来不和他进行交流。一路上,他说的都是他儿子的不好。
             ③但我知道,他的儿子就在北京,在一家体校里学习武术,他说,没有办法了,只好选择一个他喜欢的东西让他学习,他一直说自己的儿子大脑简单四肢发达,还说自己常常对他拳打脚踢,甚至,他觉得儿子不是他的儿子,没有给他带来应有的骄傲。他就这样不停地说自己儿子的缺点,到最后,我都认为他儿子就是一个“孺子不可教”的男孩了。
             ④开完了会,我们要往回走,他问我:“你不想在北京转转?”
             ⑤那时已经下午了,我们赶回去天也差不多应该黑了,何况,我不想一个人逛商场。
             ⑥“商场好多名牌都打折呢,你们女孩子不是最爱逛商场吗?”他一直劝我。
             ⑦我不明白他什么意思,司机开着车在北京兜着圈子,我看着反光镜中他平静的脸,不知道他为什么一直坚持让我去逛商场?突然,我一下子明白了,                 
                                   
             ⑧我说:“我们去看看你儿子吧,既然到了北京,看看他有什么需要的?”
             ⑨“看他做什么?”他还嘴硬着,“反正他又不想见我。他最烦我了。”
             ⑩他的司机说话了:“老总,你说得可不对,前几天孩子还给嫂子发了一条短信,在短信中嘱咐你少喝酒呢,嫂子念给你听的时候我看你挺高兴的。”
             ⑪他嘴软了,还是坚持,“他小子从来不给我打电话发短信。”
             ⑫“去吧去吧。”我说,“我也想看看他。”其实,我是要给他一个台阶下。
             ⑬他掏出手机,给他儿子打电话,用很严厉的口气说:“你出来一下,在大门口等我,我有点东西给你。”
             ⑭“东西?”我没看到他有什么东西啊?接着,他把自己西服上的领带解了下来,然后回头说:“我儿子十八了,也是个大人,给他条领带如何?”
             ⑮我笑了,此时,他在我面前像个没主意的孩子。
             ⑯终于到了,早早地就看到校门口有一个在风中站着的少年,又瘦又高的。车到了门口,他下来,走向儿子,儿子低着头,像犯了什么错 , 突然,他做了一个让我们都想象不到的动作,他过去,拥抱了他的儿子一下,然后把领带给了他!
             ⑰然后他转身上车,说:“走!”
             ⑱回过头,我看到站在风中的儿子泪流满面,他没有回头,但从反光镜中,我看到他的眼角流出了眼泪。他不好意思了,呆了好久对我说,其实,他小时候和他儿子一样不听话。我没有笑他,假装没看到他流眼泪。我知道,那个父亲的拥抱,胜过了所有的万语千言。                                              

                                                                                                                                                                                                     雪小禅《精品阅读》

    阅读《宜居城市》,完成第后面题目
    宜居城市
    ①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一座适宜居住的城市,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近年来,为了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国际组织经常举办评选宜居城市的活动,评选出来的宜居城市各具特色。
    ②一般来说,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共同特点。
    ③首先,宜居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加拿大的重要港口城市多伦多,被人们认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季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充满神奇。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蓝天澄澈,空气新鲜。每到七八月间,紫色的薰衣草装饰着翠绿的山谷,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整个小镇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一座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时每刻都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温馨和惬意。
    ④其次,宜居城市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于美丽的多瑙河畔,维也纳老城保存着大量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建筑,这些建筑内部的卫生设备、供水、供暖、排污系统等都在不断地更新改建,但其外部却始终保持原样。虽然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那些被破坏的建筑也仍然按照原样进行修复或重建。维也纳的新建筑则集中在老城之外,现代气息浓厚。这样的原规划则,使这座城市兼具古典与现代气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是一个地少人稠的城市,但是,与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不同,阿姆斯特丹的城市交通网覆盖面广,发达高效,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城市,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⑤第三,宜居城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工业重镇,但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建筑宏伟,收藏着数量众多的艺术精品。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为人们提供了芭蕾舞、戏剧、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世界级演出。值得一提的是,墨尔本拥有全澳洲唯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墨尔本皇家展览馆,它和著名的圣保罗教堂、弗林德斯街火车站等共同显示出这座城市辉煌的人文历史,令人驻足赞叹。墨尔本还以时装、美食、娱乐及体育活动著称。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⑥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以舒适、惬意的享受;合理的城市规划,给人以有序、便利的感觉;浓厚的艺术氛围、丰富的文化浸染,让人们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人们舒心、安心、放心。这样的城市就是宜居城市。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最后的绝招
                                                                                                      聂鑫森
             “面人雷”,当然姓雷,但叫什么名字,谁也不清楚。他是吃捏面人这碗饭的,六十来岁,骨骼清奇,黄面短须,双眼锐亮,像鹰眼,有点儿冷。
             只要不下雨落雪,“面人雷”会准时出来摆摊。他的行头很简单:一只可收放的小支架,上面挂一个纸板,正中写“面人雷”三个大字,两边各写一行小字:“为真人捏像”“以绝技传家”。再有一个小木箱,里面放着捏面人的原料和工具。 他捏面人很快,顾客站个十来分钟就行,称得上是“立等可取”。顾客 满意了给钱;觉得不像,他不取分文,而且立刻毀掉,再不重捏——这样的情景似乎从没出现过。他捏面人,先是几个手指翻飞,很快便成形,再用小竹片、小剪刀和细铁签修一修,无不形神毕肖。
            闲暇时,“面人雷”会安静坐下来,手里拿着面粉,两只眼睛左瞄右瞅,专捏那些有特点的人物。如那些“老江湖”,算命测字的“半仙”,街头卖艺的赤膊汉子,强讨巧要的乞丐……当然,他也捏那些在广场游荡乘机作案的小偷,专门“碰瓷”的骗家,还有避着人做“白粉”生意的……捏好了,悄然放入木箱,秘不示人。
            这么大广场,这么多人流,各类案子总会发生的。负责车站治安的警察,常会秘密把“面人雷”找去,请他帮忙破案。“面人雷”会把那些涉案疑犯面人拿出来,冷冷地说:“只管抓就是,错不了。”
            他们知道“面人雷”靠这手艺吃饭,便要按人头给钱。“面人雷”说:“这算是我的义务,免了!只是……请你们保密,给我留碗饭吃。”小偷抓了;“碰瓷”的抓了;贩“白粉”的也抓了。
             那些面人捏得太像了,一抓一个准。
             这是个秋天的深夜,无星无月,风飒飒地刮着。
            “面人雷”睡得正香,门闩被拨开。屋里突然亮起了灯,被子被猛地掀开,三条大汉把“面人雷”揪了起来。
            “面人雷” 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很镇静,说:“下排琴,总得让我穿上挂洒、登空子,戴上顶笼,摆丢子冷人哩。”
            “面人雷”说的是“春 点”,也就是江湖上的隐语。其中一个年龄较大的汉子,脸上有颗痣,说:“上排琴(老哥),是你把我们出卖了,你该懂点规矩,今晚得用青于(刀)做了你!”对 方掺杂着说“春点”,气氛也就有些缓和。
            “面人雷”笑了笑,也不绕弯子:“我这把年纪了,死也不足惜。兄弟,我捏了一辈子面人,让我最后为自己捏一个吧,给老家的儿孙留个念想。不过一会儿功夫,误不了你们的事。也不必担心一个年老体衰的人,还能把你们怎么样。”
            三个人同意了。
            “面人雷”打量了他们几眼,说:“谢谢。”然后拿出一大团面粉和工具,坐在桌前,对着小镜子捏了起来。
            三个人坐到一边去,抽着烟,小声地说着话。他们知道这个老江湖懂规矩,他们也做到仁至义尽。
            “面人雷”很快就捏好了,是他的一个立像,三寸来高,右手拿着个小竹片,左手握拳。底座边刻上一行字“手中有乾坤。‘面人雷’自捏像。”
             那三个人拿着面人轮流看了看,随手摆在桌上。
             夜很深很暗,一行人急速远去。
             两天后,在二十里外的深渠里,发现了“面人雷”的尸体。
             人命关天,公安局很快就找到了“面人雷”的住处。在现场勘查时,只找到了一叠汇款存根和几封家信,还有桌上那个栩栩如生的面人。其外,几乎没有什么线索。
            刑侦队长是个年轻人,业余喜欢搞雕塑。他把“面人雷”的自捏像放在办公桌上,关起门来看了整整一天。他发现那只形如利刀的小竹片,尖端正对着那只握着的拳头,而拳头从比例上略大,似乎握着什么东西。手中有乾坤?他小心掰开那拳头,掌心出现了几个极小的面人!在放大镜下一看,眉眼无不清晰,其中那个脸上有痣的汉子是个黑道上的头目,曾因诈骗坐过牢。
            几个疑犯很快就被捕归案。
           “面人雷”追悼会非常隆重,正面挂着“面人雷”的遗像——是那尊自捏面人的放大照片。
            侧面是一幅挽联:
            手中有乾坤 , 小技大道。
            心中明善恶,虽死犹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新年礼物

    侯发山

        ①进入腊月,年的味道便越来越浓了。一街两行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都有。超市、商场门口的大海报,你方唱罢我登场,打折、降价的信息扑面而来。街口巷角的空地也全被小商小贩们占领了。过年了,城管也睁一眼闭一眼的,他们也知道弱势群体的不容易。卖衣服的,卖年货的,还有现杀活羊的……都来了。有商家门口的音响放着“新年好啊新年好”,不时炸响的鞭炮,更是把年味送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②李娟走进商场,打算给母亲买件礼物。迎宾小姐穿着大红的旗袍,脸似乎比平时笑得还灿烂:“欢迎光临!”

        ③每到年关,李娟必给老母亲买一件礼物。她自小没了父亲,是母亲屎一把尿一把,既当娘又当爹地把她和弟弟拉扯大的,不容易。记得进城的头一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洗脚盆。还是李娟在雇主家看到洗脚盆后,才决定给母亲买的。李娟是一个家政服务员,说白了,就是保姆。李娟在电话里给母亲说,睡前泡泡脚,胜似吃补药。这话也是雇主给李娟说的。李娟又问了雇主一次,才记住。先前在老家,晚上睡觉前谁洗过脚?即使偶尔洗一次,也是用的洗脸盆,谁用过那种木制的、带按摩的洗脚盆?第二年,给母亲买了一个袖珍音响,里面装了个卡,录满了家乡戏,豫剧、曲剧,还有大鼓戏。弟弟和弟媳在外打工,不常在家,母亲一个人在家孤独,听听戏也不寂寞。这玩意也是李娟在公园里见到的,不少城里老人都有,腰里挎着,手里拿着,口袋里装着,想听谁的就听谁的,比收音机方便多了。

        ④第三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按摩椅,母亲经常腰疼,都是干农活给累的。这也是刘娟看到雇主家里有这个,才想起给母亲买的……

        ⑤李娟东瞅瞅,西看看,给母亲买什么合适呢?衣服?平时没少给她寄,弟媳也给她买,到老也穿不完。用的?电视机,家里有,冰箱,家里也有,除了过年派上用场外,其他时间都罢着工。洗衣机,在弟弟的屋里锁着。李娟想再给母亲买一个,母亲不要,说村里不少人家都有,使用的却很少,都当成柜子塞满衣服了,说洗衣机老费电。即便是给母亲买了,会不会用还得一说。吃的?母亲饭量不大,也不吃肉,说老了,吃啥都不香甜了。开心果、核桃之类的坚果,她的牙也退化了,咬不动。

        ⑥李娟在商场转悠了半天,也没想好给老母亲买什么礼物好。她打通家里的电话,问问母亲还缺少什么。

        ⑦听到是她的声音,母亲在电话那端显得挺激动:“娟,是你吗?你五天都没打电话了。家里啥都不缺……你啥时间回来?”家里装的是座机,母亲却不会拨号,不能主动打电话,只能接受电话。

        ⑧又是这句话。每次打电话,母亲都问李娟啥时间回去。李娟耐心解释道:“娘,我最近工作忙,回不去。”前不久,李娟刚换了雇主,这一家有一个老太太,她的儿子媳妇都在国外,忙,没时间回来陪老人家,老太太晚上睡不着,想找个人说说话,晚上陪她睡觉。老太太的儿子给的价钱也诱人,李娟就答应了。

        ⑨母亲在电话那端不说话。

        ⑩母亲似乎不高兴,李娟忙换了欢快的语气:“娘,我弟弟他们回去了吧?我们几天前通过电话。我有时间就回去。”弟弟他们回去了,这个年也就热闹一点,家里也不至于太冷清。

        ⑪“娟,给你寄的礼物你收到了吗?”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

        ⑫给我寄礼物?李娟感到新奇:“娘,您老人家给我寄啥子礼物,真是的。”母亲又说:“我让你弟弟寄的,他说丢不了,你会收到的。你弟弟他们今个儿去镇上赶集了……”

        ⑬电话挂断后,李娟就给弟弟拨通了手机,闲聊了一会儿,就问到正题:“娘说给我寄的礼物,啥礼物?”

        ⑭“姐,你别生气啊。娘给我二百块钱,让我买张火车票给你寄去……我今天早上才在网上订购的,让他们直接送票去你那里,估计今天就会给你打电话,是腊月二十六的票。姐,你几年没回来了,你就回来一趟吧。你知道吗?你给娘买的洗脚盆,她一直没拆封,按摩椅一次也没用……姐,你真的很忙吗?娘想让你回来陪她睡一晚上……”

        ⑮弟弟的话音没落,李娟眼里的泪已悄然滑落下来。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各题。

    镇堂之宝

    揭方晓

    ①归源村, 南方一个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村口有家药堂,名叫 “德济堂” ,在这里已传了三代,代代医术高超,又不欺穷谄富,村民们视之如亲似友,不当外来户看。

    ②德济堂现在这位掌柜名叫陈须浮,尽得祖辈真传,三根手指轻轻一搭,便知病人阴与晴、圆与缺,拣几样自己炮制的中药,吩咐病人拿水一煎,只几天必定药到病除。

    ③这德济堂有些古怪,至少在陈须浮儿子陈小浮看来是。古怪之处就在神龛上面不供奉黄帝、扁鹊、华佗、张仲景这样天下公认的中医祖师爷,也不供奉陈家列祖列宗,却只供奉一只白铁皮盒。铁盒还上了锁,黄铜钥匙一直挂在陈须浮腰上,无论寒暑、夜昼,须臾不离身,他人根本甭想摸一下。

    ④问及白铁皮盒里装了什么,陈须浮每回都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 除此不再多说半个字,吝啬得要命。不过,若问起自家祖上从哪里来,这神一般的医术又打哪里起,陈须浮便慷慨多了,话匣子一打开,滔滔不绝。

    ⑤据陈须浮介绍,陈家祖上居住在遥远的建昌府,一个古老的地方。那里中药炮制技艺特别有名, 上下游产业聚合而成的药帮,人称 “建昌帮” ,其源于东晋,兴于宋元,于明清鼎盛时成帮。药技流传赣闽四十余市县,在台、粤、港及东南亚地区也有影响。

    ⑥后来,由于战乱,建昌府老老少少,特别是药帮中人大都外出逃难。陈家祖先是建昌药帮中数得着的大户,遣散众婢仆及学徒,金银细软啥都没带,只带了豚刀和雷公刨这两样中药饮片加工工具, 以及那个号称镇堂之宝的药,千里奔逃,来到归源村。从此世居于此,用祖上传下来的医术及中药炮制技艺,混口饭吃,转眼就是百十来年。

    ⑦豚刀及雷公刨,陈小浮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就跟它们打交道。豚刀亦称建刀,体重、把长、 刀面阔大、刀口线直、刃深锋利,适合切制根及根茎、藤木、果实、全草等类药材,包括各种规格的片、段、丝、块。雷公刨又称药刨,适合刨制长、斜、直、圆各形薄片或厚片,刨片片形均匀美观,片张可大可小、可厚可薄,省时省力。

    ⑧用刀,是最考验药工手艺的。有一回,陈须浮酒后兴起,当众表演了一次“刀功”。只见他右手抓起一把硬如木柴般的中药,塞进豚刀之口,左手操刀,飞一般地上下切之。没几下, 刀前的箩筐里便铺了一层薄薄的药片。 陈须浮随手抓起一把, 迎风扬去, 那药片, 竟如飞絮般,在空中飘飘扬扬,半天才堪堪落回箩筐里。

    ⑨陈小浮大惊失色,知道自己还差得很远,从此沉下心来,勤学苦练,寒来暑往间,各种技艺突飞猛进,隐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陈须浮打心眼里高兴。

    ⑩老人,仿佛都有预知百年之事的能力。这不,一天晚饭后,陈须浮突然叫住了陈小浮,告诉他说, 自己腰上的这把黄铜钥匙,可以打开那神龛上的白铁皮盒。只是,须得等自己百年之后才能打开,历代陈家人都是这规矩,不可破。

    ⑪陈小浮觉得好好地说这话太不吉利,将父亲好一通埋怨。不料第二天早上,陈须浮竟然真的没有

    醒过来,如同睡着般,无疾而终。含泪料理完父亲后事,陈小浮拿过父亲那把沉甸甸的黄铜钥匙,颤抖地打开那个白铁皮盒。里面无他,只一个鼓鼓囊囊的黄纸包,如寻常中药般。再打开那黄纸包,黑乎乎的一堆,鼻子凑上去一闻,土腥味扑鼻。

    ⑫陈小浮瞬间明白,这肯定是自己祖上从建昌府向南奔逃时,从脚下抓的一把家乡的泥土啊。泥土如药,治相思。 “家乡之土”不正是天底下最好的一味中药吗?

    ⑬多年以后,当陈小浮躺在太师椅上,惬意地唱着戏曲段子,两岁大的孙子爬到他身上,指着神龛上那白铁皮盒, 问那里装有什么时,陈小浮也如父亲般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 除此不再多说半个字,任宝贝孙子怎样撒娇,也缄口不语。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