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1128 类型:中考真卷
人类对地球海陆分布的认识,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早期,人们只能认识人类足迹和视野所及的地方,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人类对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才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为我国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材料完成下题。
“黄色中国”——①
“银色中国”——②
“绿色中国”——③
“金色中国”——④
①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②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③北依燕山、西临太行山
④我国最大的城市 ⑤沟通沿海经济带和长江沿江经济带 ⑥历史悠久的古城
图片A所在城市的特征( )
①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②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③北依燕山、西临太行山
④我国最大的城市 ⑤沟通沿海经济带和长江沿江经济带 ⑥历史悠久的古城。
表 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运行时刻表
车次 | 始发站 (北京南) | 终点站 (上海虹桥) |
G101 | 7:10 | 12:23 |
G31 | 8:05 | 13:29 |
G129 | 12:03 | 17:33 |
D319 | 11:53 | 20:44 |
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表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 兰州 | 河口 | 龙门 | 陕县 | 利津 |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 3.48 | 6.67 | 33.3 | 37.7 | 24.7 |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 1.19 | 1.67 | 11.2 | 16.0 | 11.5 |
①A、上 B、中 C、下
②A、疏松 B、坚实 C、瘠薄
③A、破坏严重 B、茂密 C、单一
①A、地下河 B、黄金水道 C、地上河
②A、小 B、窄 C、宽
③A、加快 B、变慢 C、不变
④A、抬高 B、降低 C、坍塌
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结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
①A、甲 B、乙 C、丙
②A、多 B、少 C、快
③A、植树种草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修建水库。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