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905 类型:中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汉字

  • 1. 根据语境,给下面划线的字注上拼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而在俄国田园诗人叶赛宁的笔下,夜是那么静mì美好,让人产生无限的想。《外国诗两首》

    ②左牵黄,右qíng苍,锦帽貂裘,千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2. 从备选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字,将其代号填写在答卷上。

    ①在他(A、觅B、弥c、祢)留之际,一遍又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②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学(A、城B、诚c、成)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香菱学诗》

  • 3. 请在下面括号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羞成怒 意思:       不屈不( ) 意思:

  • 4. 关注媒体上新词潮语。请解释下面这段话中“潮”字的不同意思。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A)的标题,立刻引发如潮(B)的热议。

  • 5. 请你摸索下面对字的规律,填写未知的词语。
    ①闲看门中月,耕心上田。(注“闲”,繁体为“閒”)蚕为天下虫,是江边鸟。
    ②横竖撇点折,书九州风采; , 写华夏传奇。

二、阅读

  • 6.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甲文】

           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注释】①并日而食:两天只能吃到一天的饭。②非计:不正确的计策。③进趋:赶快进兵。

    【乙文】

           谢枋得,字君直,信州弋阳人也;为人豪爽。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性好直言一与人论古今治乱国家事必掀髯抵几跳跃自奋以忠义自任。至元二十三年,集贤学士程文海荐宋臣二十二人,以枋得为首,辞不起。又明年,行省丞相忙兀台将旨诏之。枋得曰:“上有尧、舜,下有巢、由 , 枋得名姓不祥,不敢赴诏。“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见时方以求材为急,欲荐枋得为功。及见天佑,又傲岸不为礼。天佑怒,强之而北。二十六年四月,至京师。已而病,迁悯忠寺,见壁间《曹娥碑》 , 泣曰:“小女子犹尔,吾岂不汝若哉!“留梦炎使医持药杂米饮进之,枋得怒曰:“吾欲死,汝乃欲生我邪?“弃之于地,终不食而死。

    (选自《宋史•谢枋得传》,有删改)

          【注释】①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县②巢、由:即巢父、许由。传说中的高士。③京师:当时的大都,即今北京。④《曹娥碑》:人们为颂扬东汉投水寻父的曹娥的美德与孝行而立的石碑。⑤留梦炎:原为宋朝大臣,后投降元朝。

    (1)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

    知臣伐贼,才弱敌也       

    ②今贼疲于西,又务于东      

    ③以枋得为首,辞不      

    ④枋得名姓不祥,不敢诏      

    (2) 根据上下文,请在【甲文】中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3) 熟读【乙文】中加线的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使句子读起来通顺流畅。

    性好直言一与人论古今治乱国家事必掀髯抵几跳跃自奋以忠义自任。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①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讨贼也。

    ②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

    (5) 【甲文】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请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6) 【乙文】中行省丞相带着圣旨征召谢枋得到朝廷做官,谢枋得是怎样的态度呢?(用原文回答)

    (7) 【甲文】“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讨贼也。”中的“先帝”指的是 , “贼”指的是

    (8) 江西南昌有一条路叫“叠山路”,就是为了纪念谢枋得,因为谢枋得号“叠山”。请你联系此文,说说人们为什么要纪念他。

    (9) 积累链接: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请写出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冷成金

           ①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②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③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④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⑤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⑥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⑦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文中第⑦段“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中“这个操作系统”指代什么?

    (2) 通读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 在作者看来,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的理由有哪些?

    (4) 文中第⑥自然段引用诗歌《春晓》的目的是什么?

    (5) 本文在论证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简要分析其中一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6) 积累链接:请写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述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壮志的句子。

  • 8. 小说阅读。

    金项链

          母亲和李姨是同一年同一天嫁到我们村的。我家和李姨家是邻居,听母亲说,那天可热闹了,两抬花轿是同一时间进村的,接着在鞭炮欢快喜庆的炸响声和唢呐悠扬婉转的曲调声中,两抬花轿同时停在了各家的大门前,母亲和李姨走下了花轿,她们似乎有某种默契,都没有蒙红盖头,她们想的是都新社会了不时兴那套了。母亲和李姨对望了一眼,然后都羞涩地低头笑了。后来母亲和李姨就有了很多共同的语言,她俩成了最好的朋友。

          母亲和李姨有空就在一起说话,她们聊得最多的话题是项链。

          母亲和李姨都说,做一场女人,如果没戴过金项链,将是一生中最大的遗憾。父亲和李姨的男人周叔都觉得女人的这个想法并不过分,可惜没有办法满足她们的愿望,因为那年月想要一条金项链无异于白日做梦。但母亲和李姨一直在做着这个梦。有一年春节时,母亲和李姨终于戴上了一条项链,当然不是金的,是白色的珠子串成的。那是她们一起上街时,在地摊上买的。她们戴好后,先是各自在镜子前转着圈反复地看,然后互相看。那段时间,母亲和李姨的心情特好。可是有一天,母亲的项链断了,那些珠子滚到草丛中,只找回了几粒,母亲怄得哭了。父亲说,一个假项链有什么好哭的?母亲说,可它也花了我两元钱啊。看到母亲的项链丢了,李姨也没再戴。

          母亲生下了我,李姨生下了小娟后,母亲和李姨说项链的事少多了,但隔不了一段时间,还是爱提起。有一次母亲和李姨为生产队买蔬菜种子去了一趟城里,当看到城里女人那脖子上金光闪闪的项链时,她俩的眼睛都直了。回来后,母亲和李姨就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望:今生一定要戴上一条金项链。

          后来农村分田到户了,母亲和李姨勤扒苦做,农忙在家种田,农闲到镇上的玉石厂打短工,每天家里镇上两头赶,但毫无怨言。几年后母亲和李姨积累了一些钱,准备去买项链,可是,这时村里已经有很多人家开始拆除土砖坯房,新盖红砖瓦房,父亲和周叔也都想盖新房,母亲和李姨当然知道谁轻谁重,她们把钱都拿了出来。在母亲把钱交到父亲手上时,父亲说,孩儿他娘,等过几年日子好过了,我一定给你买一条金项链。母亲听了孩子似的笑了。

          可是,父亲的这个诺言一直没办法兑现,倒不是父亲忘记了当初所说的话,而是随着我的长大,读书,上大学,要用钱的地方太多。李姨家的情况比我家好不了多少,小娟读到高一时生了一场病,治病花了很多钱,病好后没再读书,到武汉打工去了,去年出了嫁。

          母亲和李姨在一起时,说的都是柴米油盐的事,偶尔才会提起她们心中的那个“梦”。

          今年,我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我领到第一份工资后,第一个行动就是给母亲买了一条黄金项链。那天晚上回家,当我拿出项链给母亲戴在脖子上时,母亲哭了。母亲戴着项链在镜子前一动不动地站了半个小时。那天晚上母亲睡觉时就那样戴着它。第二天,我叫母亲戴上去李姨家,给李姨看看漂不漂亮。我满以为母亲会极开心极兴奋地送给李姨看看,可是母亲叹了一口气后却摘下了项链,并叮嘱我和父亲,不要在外说她有了项链的事。我疑惑不解,问母亲为什么。母亲说,我和你李姨多年前就想要一条项链,现在我有了,李姨没有,这样会伤害她的心,做人不能只顾自己快乐,而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啊。

          我没想到没读什么书的母亲竟然有这样的境界,我自叹不如,赞成母亲的想法。

          就这样母亲把项链压在了箱底,一压就是半年。

          天有不测风云。我没想到,我那身体一向很好的母亲突然病倒了,到医院一检查,肝癌晚期。在母亲的病床前,我泪流满面。我说,娘,我把那项链拿出来,你每天戴着吧,母亲摇摇头。李姨天天来看母亲,她们谁都没有说项链的话题。十天后,母亲在痛苦的呻吟声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母亲入殓的那天,李姨来了。李姨手里拿着一条金项链说,老姐妹啊,把这项链戴去吧。李姨要动手戴在母亲的脖子上,我拦住了。我从箱底拿出了母亲的那条项链,小心翼翼地戴在了母亲的脖子上。

          我们把母亲送上了山。

          回来后,李姨到我家看着母亲的遗像失声痛哭。等李姨平静了一些后,我和李姨说起了项链。我问李姨是哪来的项链,李姨说,小娟去年就给我买了,可是我没戴,我怕我戴上后,伤了老姐妹的心。我哭着拥抱了李姨,就像拥抱我母亲。

          镜框里母亲看着我们在笑。

    (1) 简要概括母亲和李姨身上的相同或相似的经历。

    (2) 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含义。

    ①镜框里母亲看着我们在

    ②她们戴好后,先是各自在镜子前转着圈反复地看 , 然后互相看

    (3) 结合课文内容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举例说明。

    (4)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金项链”的理解。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文房四宝与中华文明

    齐儆

          ①“文房四宝”首先是书绘符号和文字(包括图画文字)的工具与材料。符号和文字的发明与运用使人类社会为之改观。符号化的思维与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蒙昧、野蛮时代与文明时代区别的主要标志,就是文字的发明与使用。文字帮助人类创造文化、传播知识。文字在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在加强民族、国家的团结与凝聚上,都起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文字的书写是离不开表现它的工具与材料的,离不开笔、墨、纸、砚。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文房四宝”就没有我国古代发达的经济、灿烂的文化,就没有伟大的中华文明。中国也就不会成为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明古国。

          ③“文房四宝”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绘写工具与材料,掌握与运用“文房四宝”,创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书法和国画。可以说没有“文房四宝”就没有中国的书画艺术。譬如只有以毛笔用墨及砚,在宣纸上,才可表现独具中国风格的书画,才能体现特有的中华文明之神韵。宣纸具有润墨性,施墨于上,可分五彩(焦、浓、淡、枯、湿),墨色斑斓,淋漓流畅。国画追求笔墨气韵,尤其水墨写意,更为注重墨韵,纸性渗墨散彩,层次分明;纸质净洁柔韧,涩滑适意。于上用墨,可生独特艺术效果,真可谓,运笔作字,龙蛇飞动,可得烟云尽态之姿,能获五颜六色之效。挥毫构画,肆意渲染,尽显“六法”气韵之神,俱收缥缈空灵之妙。

          ④再有“文房四宝”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用性与艺术性逐步结合,成为既有文具功能,又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无论是笔是墨还是砚,往往都经过雕饰、装潢,甚至纸张也是有一定的美形与花色。“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李白句)它们不仅可供使用,更可欣赏收藏,成为文玩清供。

          ⑤最后,在长期的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文房四宝”本身也蕴涵了文化内容,形成了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称颂“文房四宝”的诗文,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体现。“砚铭”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⑥铭文是镌刻于器物或碑石上的“以称功德,以申监诫”的文体。砚铭是镂契在砚石上的铭文。砚铭常常表现砚主的思致、德操、藻志、情趣。民族英雄岳飞为其藏砚题铭:“持坚,守白,不磷,不缁”。(典出《论语•阳货》)后来,民族英雄文天祥又在砚侧镌刻铭文:“岳忠武端州石砚向为君直同年所藏,咸淳九年十二月十有三日寄赠,天祥铭之曰‘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沅茝〔zhi 止〕醴兰,忠荩〔jin 尽〕高致。镌石铭砚,坚洁昭质。抒发了崇高理想,显示了坚贞气节。

          ⑦一方石砚,就地质学意义上讲,只是一块岩石。若镂记于石,铭志于砚,此块“石头”便大不相同了。明清之际学者朱舜水在其一首《砚铭》中说:“砚以文重,文以人重……苟违斯义,瓦砾无用。”一方铭砚,尤其贤德铭砚,就不仅是一件文具,一种文玩,它已是文化精神的载体,其本身也成为文化。

          ⑧“文房四宝”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今天,我们应当弘扬传统文化,光大中华文明,为振兴中华做出贡献。

    (选自《中国的文房四宝》,有改动)

    (1) 文中“文房四宝”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各指的是什么?

    (2) 请简要说说你对“没有‘文房四宝’就没有中国的书画艺术”这句话含意的理解。

    (3) 第⑥⑦两段,详细写有关“砚铭”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4) 阅读全文,说说“文房四宝”与中华文明有什么关系。

    (5) 积累链接:请写出辛弃疾《破阵子》中表达中国古代社会读书人最高政治理想的句子。

  •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获诺奖之前的马尔克斯

    鲁先圣

          ①2014年的4月18日,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87岁的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去世。马尔克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西班牙语的作家之一,因其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而享誉世界文坛,《百年孤独》曾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翻译成中文的《百年孤独》对中国作家产生很大影响,包括莫言、贾平凹和韩少功等都从中获益,并助推寻根文学和故乡书写热。

          ②马尔克斯年轻时供职于一家报社,他因为撰写了一篇揭露海军走私的新闻引火烧身,不得不狼狈逃窜,亡命巴黎。

          ③他穷困落魄,举目无亲,在巴黎拉丁区的贫民窟里游荡。他没有工作,一人不识,一文不名,更糟糕的是他不懂法语。他白天到街道上和巷子里拣一些空酒瓶或旧报纸,以换取少量的食物充饥。夜晚就住宿在一家名字为弗兰德的旅馆里。他没有钱支付旅馆的押金,旅馆的老板拉克鲁瓦夫妇,就勉强给他找了一个楼梯下面刚刚放下一张床的储藏室,让他暂时居住。拉克鲁瓦夫妇是一对很善良的人,他们知道马尔克斯根本交不上房钱,任由他徒托空言、赖着不走。而且,这对夫妇,每当看到马尔克斯出去转了半天却空手而归的时候,总是会拿一个面包给他。

          ④但是,拉克鲁瓦夫妇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落魄至极,穷困得连吃饭睡觉都解决不了的流浪汉,在他们免费提供的楼梯间里,正思索着伟大的巨著《百年孤独》。1967年,马尔克斯在巴黎的流浪岁月里,在极度困境的生活境遇中,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完成了他的《百年孤独》。他因此而一夜成名。

          ⑤在当时,极其潦倒窘迫的马尔克斯写完《百年孤独》之后,就连把书稿邮寄到出版社的钱都没有。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凑起来只有53比索,可是邮寄整部书稿的邮费需要82比索。他为此只给出版社邮寄了一半书稿,因为忙乱,还是先邮寄的后半部。出版社收到半部书稿之后,知道了情况,赶快先预支了一些稿酬,前半部书稿才得以邮寄。

          ⑥1982年以后的一天,已经获得了诺奖,身处巴黎五星级宾馆的马尔克斯突然想起了拉克鲁瓦夫妇。他决定去偿还欠人家多年的房钱。当马尔克斯突然出现在拉丁区的弗兰德旅馆的时候,拉克鲁瓦夫妇一脸茫然,怎么也无法将眼前这位西装革履、彬彬有礼的绅士,同曾经居住在楼梯间的流浪汉联系起来。马尔克斯煞费苦心了一番工夫,才让这对善良的夫妇相信了自己,并收下了他的欠款。

          ⑦生活总是给我们开着这样的玩笑:你不要轻易地蔑视一个潦倒的人,因为他眼前的落魄,可能就是他人生黎明前的黑暗,说不定哪一天他就会光芒万丈。

    (选自《大众日报》,有改动)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的马尔克斯获诺奖前的主要事件。

    (2) 本文的标题为“获诺奖之前的马尔克斯”,而作者为什么要从马尔克斯的去世写起呢?

    (3) 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摹“马尔克斯费了好一番工夫,才让这对善良的夫妇相信了自己,并收下他的欠款”中“费工夫”的情景。

    (4) 作者试图通过对马尔克斯获诺奖前遭际的回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 积累链接:请写出《陈涉世家》中表明陈涉少时就具有远大抱负的语句。

三、写作

  • 11. 作文:

          时间是魔术师,常常跟我们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将我们有一个懵懂的婴孩变为朝气蓬勃的少年。曾经的喜怒哀乐在回忆之中变得美丽起来,我们从这些回忆中感受时光的易逝、人情的美好,往事的难忘……让我们在品味时光中重拾前行的信心与力量,朝着远方奔跑。

          请以“那些         的时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