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冷成金

       ①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②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③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④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⑤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⑥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⑦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中第⑦段“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中“这个操作系统”指代什么?

(2)、通读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在作者看来,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的理由有哪些?

(4)、文中第⑥自然段引用诗歌《春晓》的目的是什么?

(5)、本文在论证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简要分析其中一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6)、积累链接:请写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述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壮志的句子。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流泪的蓑衣

    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

    土墙上有一截嵌入在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的风吹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而很长的时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

    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辛苦的一生.

    它想,那应该是在很久远年代的一个雨天,有一个放牧的男子,荷蓑荷笠地走进了江南的细雨,或许是要去见一个想往已久的女子.而在唐朝风雨里,有一个诗人吟唱着这样的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想到自己的前生,心里一阵喜悦.但它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的日子.

    那时候,父亲在农村,在春三月的细雨里,父亲牵着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行走在田埂上.或者,父亲在冬水田里,赶着牛犁田.或者,在稻田里插秧,蓑衣紧紧地贴着父亲的脊背.蓑衣被冷漠了一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的温暖.于是感动的泪水顺着蓑衣流了下来,滴落在冬水田里.

    多少个这样的雨天,蓑衣紧贴着我父亲的脊背,行走在田间地头.可以说,在农村,看见了蓑衣,就好像看见了辛苦劳作的父亲.蓑衣被雨水冲刷,棕榈的颜色渐渐的褪却,它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农忙之后,蓑衣,又被父亲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

    蓑衣想着这些昔日的事情,想着那些苦涩的日子,蓑衣躲在老屋的角落哭了.顺着土墙,有蓑衣哭泣的泪痕.但是,它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父亲把它永远的挂在了乡下老屋的土墙上.

    生活在乡下的父亲,终于被说服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父亲是在一个雨天离开乡村的,离开的时候,蓑衣高兴极了,以为父亲会和往日一样披上它,穿梭在细雨之中.但它失望了,它一直躲在那个角落,默默地等待我的父亲.

    一转眼,父亲到城里已经生活了六年.那年回到乡下修缮老屋,才又看到父亲的蓑衣,像一件精致的蝴蝶标本,挂在土墙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这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在田间地头里辛勤劳作的日子.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赶着牛从乡村的土路上回家的日子.让我想起,饭熟之后,在山坡上呼喊父亲,寻找那披着蓑衣的身影的日子.

    但是,那件蓑衣,已经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但我相信,在每一个雨天,父亲都会想起那挂在土墙上默默流泪的蓑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今天,我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

背景资料:近日,一个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作者写道:“小时候,老师告诉我说把一只青蛙放在开水里,它会马上跳出来,而把它放冷水里,再把冷水慢慢烧开,青蛙就会慢慢适应逐步加热的水温,直到最后被烫死。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不要被麻痹思想侵蚀。但今天我真的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正方:我们要相信寓言故事

    ①进化论里说,人是猴子变来的。但猴子特爱干一件事情:丢西瓜捡芝麻。这是猴子的通病,进化的时候没和尾巴一起消失,最终保留在了人的体内。寓言故事的本身不需要去怀疑,需要怀疑的是人们在品读寓言后的种种心态。人不能死于蠢病,但同样不能死于自以为是。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在寓言故事中寻找现实的根基,本身就是一种愚蠢。这个病还病得不轻,有点分不清虚实的疯在里面。

    ②你可以不去相信夸父追日的结局,大可亲自验证,和他一样放弃一切凡尘琐事,去追逐太阳,直到最后死于饥渴,死于绝望。你更可以带着怀疑一切的思想,用自己薄弱的肉体去验证所有前人写下的寓言的可操作性。你要是真的练就了一身金刚不坏之身和一具永远不会绝望的五脏,那你还需要验证什么寓言?去验证一下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还能捞个名,何苦和寓言过不去呢?

    ③庄子当年游学,对得起向他提问的人。因为他的意境在上,而看不清楚的人在他之下,于是,他把自己的哲学寓于树木、小鸟,乃至苍穹之间,指导混沌的人脱离思维的禁锢。不光是庄子、孔子,甚至是释迦摩尼,也都曾用寓言教化于世人。研究他们的智慧,其实就是研究一本普渡的寓言书。

    ④人什么都可以不相信,当然包括寓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聪明的猛士则敢于直面别人惨淡的人生。有些失败,你没必要尝;有些挫折,你没必要经历。

    ⑤如果人生是一条曲线,让寓言帮你 舍远,你只需要负责求近。

反方:我们不要相信寓言故事

    ①愚公说要挖山,我们却都在迁移;苏秦说:要头悬梁锥刺股,我们却都在玩自恋;李白说:铁棒也能磨成针,我们却学会了眼观八方,耳听六路。一个美国科学家说:青蛙会被慢慢加热的水烫死。我们却发现热水一旦加热到一定温度,青蛙会聪明地猛然跳出。这只特立独行的青蛙,勇敢地用自己敏捷的姿态挑战了寓言对于当下的价值。

    ②知道这个实验结果,懊悔于自己逝去的青春而拍案起立的人,现在恐怕已经麻木得连抬手的劲都没了。牺牲掉的一代总是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于是他们继续将寓言散播到下一代身上,以此给自己找点安慰。这样的举动就好像把盲从分成了很多份,而没有将盲从最终集中转化成智慧。

    ③今天,已经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时代了。王小波曾经说过:“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为,就‘明辨是非’的人。”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需要依靠谁。这个依靠不仅仅指身体,还指大脑上的特立独行。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寓言对于今天的我们,就好比在迷失的路上,却拿着一张旧地图。别说什么豁然开朗,这样的地图只会让人误入歧途。

    ④ 人不能死于盲从。不懂得怀疑一切的人,眼睛里永远都无法流露出睿智的目光。这样的“人才”就是逆进化论而行,视时代发展而不顾。连青蛙都在进化,何况是人?

    ⑤这个世界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真理,更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寓言。如果一个寓言能“普渡”所有人,那岂不成了一种众人精神上的迷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闻一闻父亲的味道

①我有一位生性懒散的同事,因为平时工作清闲,他每天到单位点个卯,然后就溜出去喝喝小酒,逍遥自在地过活。

②可是这几天,这位仁兄不知怎么了,突然开悟了一般,不但按时上下班,还捧着一本《唐诗三百首》背个不停。问其原因,竟然是因为他上初中的女儿在背诵《兰亭序》的时候,正好他会那么几句,就脱口背了出来。女儿则大声地惊呼:“老爸,原来你还是蛮有味道的嘛!”

③一直以来,在女儿心目中,他都是庸庸碌碌的一个人,“就为了女儿的这一句夸赞,我兴奋了好久”,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从那以后,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背古诗文,下一步,他还准备背整本的《诗经》呢!

④他说:“我不能让女儿觉得我是个庸俗的爸爸,我得做个有味道的爸爸。”

⑤孩子上高中了,按理说不用接送的,可是接孩子的人还是络绎不绝,黑压压一片。

⑥每天晚上9点,我都准时去接孩子。在接孩子的队伍中,有一个男人总能引起我的注意,他个子极矮,大概只有1.5米,几乎每天都能感觉到他喝了酒,可是他从来没有耽误过接孩子,只要我在那儿,就能看见他,时间长了,彼此熟络,也就时不时地交谈几句。

⑦有一天,他实在喝得有些多,东摇西晃的,我开玩笑说,你这状态接孩子,是你保护孩子啊,还是让孩子保护你啊?他笑了笑说,不管咋样,只要能让孩子看到我就行。他还有些不无得意地说:“俺那孩子都习惯了,知道他爸爸身上就是这个味儿。”

⑧从考场出来,我和女儿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个工地,跑过来一个民工,一边擦拭着额头的汗水一边向我女儿打听考试的情况。

⑨“今年的试题难不难啊?作文是什么题目啊……”他接二连三地问,问得很仔细。女儿一边回答一边好奇地问他为什么问这些,他说他的孩子也是今天考试,可是他要干活,没有时间陪他。“关键也是不好意思,你看我穿成这样,站在校门口,不是给孩子丢人吗?”他谦卑地微低着头说,“看你多好,有这么体面的爸爸陪你考试。”

⑩工地上有人喊他回去干活,他向我们道了谢,急匆匆地跑回去。空气中留下咸咸的汗水的味道,那是父亲的味道。

⑪过年的时候,父亲不小心在雪地上滑倒,扭伤了脚踝。往常的年夜饭,总是少不了父亲做的那道最拿手的美味咖喱鱼,那也是我们最爱吃的一道菜。今年父亲无法再为我们做了,看到我们失望的脸色,父亲说:“这还不好办,我来说,你们做。”

⑫父亲就现场指导我们做起了美味咖喱鱼,什么样的火候,放什么样的调料,我们照着父亲说的步骤仔仔细细地去做。鱼端上桌的时候,父亲尝了一口,点点头,向我们竖了竖大拇指,说简直一模一样!

⑬可是我们吃着,却总觉得差了那么一点点味道,不是忘记了放哪个调料,而是我们知道,那里面少了父亲的味道。

⑭闻一闻父亲的味道,梦是香甜的,人生也是香甜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