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北京市密云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878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项选择题

  • 1. 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  )
    A . 红细胞 B . 叶绿体 C . 线粒体 D . 洋葱表皮细胞
  • 2. 如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
    A . B . C . D .
  • 3.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 . 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 . 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 . 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 4. 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支架特征的是(    )
    A . 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 . 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 C . 蛋白质分子附着、镶嵌、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D . 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5. 维生素D能较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 . 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支架 B . 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 C .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 6. 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    )
    A . 低浓度→高浓度 B . 载体蛋白协助 C . 高浓度→低浓度 D . 消耗能量
  • 7.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
    A . 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 B . 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 C . 木糖的浓度太低 D . 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
  • 8. 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
    A . 自由扩散 B . 协助扩散 C . 主动运输 D . 胞吞作用
  • 9. 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
    A . 氧气、甘油 B . 脂肪酸、水 C . 葡萄糖、水 D . 钾离子、氨基酸
  • 10.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 B . 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 . 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 . 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 11. 用于观察核酸在细胞中分布的试剂是(    )

    A . 斐林试剂 B . 健那绿染液 C . 苏丹Ⅲ染液 D . 吡罗红和甲基绿染色剂
  • 12. 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先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和pH值分别属于(  )

    A . 自变量和因变量 B . 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C . 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 . 自变量和对照变量
  • 13. 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 . 载体数量、能量 B . 能量、载体数量 C .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 . 能量、离子浓度
  • 14.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的原因是(  )

    A . 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 . 能供给反应物能量 C . 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D . 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 15.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 . 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 . 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 . 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的
  • 16. 通常胃液的pH约为1.4,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1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 . 不断上升 B . 没有变化 C . 先升后降 D . 先降后升
  • 17.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 . 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 C .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 .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 18.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体内ATP与ADP之间时刻发生相互转化 B . 骨骼肌剧烈运动时收缩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ATP C . 动植物形成ATP的途径分别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D . ATP中含有的元素是C、H、O、N、P
  • 19. 让实验动物小白鼠吸入混有18O2的空气,该小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  )

    A . CO2 B . H2 C . C2H5OH  D . C3H6O3
  • 20. 下列反应既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也能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  )

    A . 葡萄糖→丙酮酸    B . 丙酮酸→酒精+CO2 C . ADP+Pi+能量→ATP   D . [H]+O2→H2O
  • 21. 有一种酶催化反应P+Q→R.如图中实线表示在没有酶时此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混合物中.图中表示此反应进行过程的曲线是(    )([P],[Q],[R]分别代表P,Q,R的浓度)

    A . 曲线A B . 曲线B C . 曲线C D . 曲线D
  • 22. 如图的四条曲线中,能够表示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和长跑结束后血液中乳酸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

    A . 曲线a B . 曲线b C . 曲线c D . 曲线d
  • 23. 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

    A . ATP  B . 乳酸 C . 三碳化合物    D . CO2
  • 24.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 . 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 . 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D . 细胞质中没有DNA合成酶
  • 25. 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  )
    A . 在4℃条件下易变性 B . 只含有C,H C . 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 . 含有羧基
  • 26. 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  )

    A . 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 B . 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 C . 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 D . 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
  • 27.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 . 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 .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 . 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 28. 在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A . O2浓度过低  B . O2浓度过高  C . CO2浓度过低  D . CO2浓度过高
  • 29. 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 B . 只要提供O2 , 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C . 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 D .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30. 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  )

    A . C3和C5都迅速减少    B . C3和C5都迅速增加 C . 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 D . 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
  • 31. 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 . 叶绿素a;胡萝卜素 B . 叶绿素b;胡萝卜素 C . 胡萝卜素;叶绿素a D . 胡萝卜素;叶绿素b
  • 32. 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
    A . 间期 B . 中期 C . 后期 D . 末期
  • 33.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 . ②③⑤ B . ②④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⑤
  • 34. 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酶分布在(    )
    A . 叶绿体的内外膜上 B . 叶绿体基粒片层薄膜和内膜上 C . 叶绿体基粒片层薄膜和基质中 D . 叶绿体基质和内膜上
  • 35. 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O2的作用是(    )
    A . 与氢结合生成水,产生大量ATP B . 直接氧化有机物,生成CO2释放能量 C . 与有机物中的碳结合,生成CO2 D . 在酶的催化下,使水分解,释放能量
  • 36. 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 . 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 C . 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D . 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 37. 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B . 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酶量一定” C . 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 D . 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 38. 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①性激素②突触后膜上的受体③淀粉④唾液淀粉酶⑤纤维素⑥胰岛素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⑤ C . ②④⑥ D . ①④⑥
  • 39. 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 . 纺锤丝在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C . 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 . 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 40. 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  )

    A . 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 B . 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 C . 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 D . 分裂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
  • 41.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看不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
    A . 未用龙胆紫染色 B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够 C . 口腔上皮细胞不分裂 D . 口腔上皮细胞是死细胞
  • 42. 同一细胞中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的染色体数之比和DNA分子数之比分别是(  )

    A . 1:2和1:2  B . 1:2和1:1 C . 1:1和1:1 D . 1:1和1:2
  • 43. 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无丝分裂过程核膜不消失 B . 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C .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 D . 观察和研究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的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
  • 44. 下列有关细胞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大的细胞一定比小的细胞复杂 B . 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体积也越大 C . 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越大 D . 细胞体积小,不利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 45.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调节细准焦螺旋;

    ②转换高倍镜;

    ③把分裂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④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②④① D . ④③②①
  • 46. 如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②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B . 低温处理导致④→⑤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 . 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 D . ⑥→⑦过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 47.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1中a阶段完成了DNA的复制,c阶段染色体数目会暂时加倍 B . 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 C . 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 D . 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
  • 48. 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其相同的运输方式(    )

    A . K+ B . H2O C . 甘油 D . 脂肪酸
  • 49. 晴朗夏季,将用全素营养液培养的植株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室外继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水平虚线:实验开始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据图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

    A . AD段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B . 影响曲线BC段变缓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 . FG段表明气孔关闭,不进行光合作用 D . 体内的有机物在一昼夜内有所减少
  • 50. 图中甲、乙为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甲、乙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B . 甲膜中的色素分子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C . 乙中的[H]来自葡萄糖在线粒体中的分解 D . 甲、乙上生化反应由各自不同的酶催化

二、综合题

  • 51. 根据光合作用图解回答问题:

    (1) 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②;③;④

    (2) 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3) 图中⑤是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 , 图中⑥是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
    (4) 写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几个因素(至少写出三个):
  • 52. 如图甲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是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 红色西瓜的瓜瓤细胞中,色素和糖类主要分布在[14]中,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13]
    (2) 如果该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则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将发生核膜和[6]消失,出现和纺锤体.
    (3) 有光的条件下,b进入细胞后,在甲图[4]中发生反应;④过程发生在细胞的[11]中.
    (4) 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图乙①~④生理过程中能产生ATP的是 . 能量最终来源于
    (5)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 . (用乙图中数字表示)
  • 53.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象.请回答问题:

    (1) 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2) 在一个视野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期,该时期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3) 图中的A细胞处于分裂的期;B细胞处于分裂的期.
  • 54. 如图a~e为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分裂期的照片.请回答问题:

    (1)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正确的排序为(填字母).
    (2) 若该植物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则a中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
    (3) 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期.
    (4) 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在e时期不形成
  • 55.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植物代谢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及其同事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将小球藻悬浮液装在一个密闭玻璃容器中,通过一个通气管向容器中通入CO2 , 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控制CO2的供应,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来控制有无光照.

    (1) 实验材料小球藻属于(原核、真核)生物.
    (2) 实验时,卡尔文等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向容器内注入14C标记的CO2 , 在每个时间长度结束时,把小球藻悬浮液滴入4倍体积的乙醇中,使小球藻细胞中失活,杀死小球藻,同时提取其产物,采用纸层析法分离出各种化合物.纸层析法的原理是利用了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的不同.
    (3) 卡尔文等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 , 当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上述实验中卡尔文等是通过控制来探究CO2中碳原子转移路径的,采用了等技术方法.
    (4) 在实验中,卡尔文等还发现,在光照下C3和C5的浓度很快达到饱和并保持稳定.但当把灯关掉后,(C3、C5)的浓度急速升高,同时(C3、C5)的浓度急速降低.卡尔文等在光照下突然中断的供应,这时他发现C5的量积聚起来,C3却消失了,他们由此得出结论,固定CO2的物质是C5
  • 56. 已知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为麦芽糖,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为多肽.为了研究酶之间的相互影响,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实验中所涉及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请分析回答:

    试管号

    加入的物质

    1

    2

    3

    4

    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2mL

    淀粉酶溶液

    2mL

    2mL

    淀粉酶+蛋白酶(等量混合)

    4mL

    4mL

    淀粉酶+蛋白酶(等量混合)

    4mL

    4mL

    蒸馏水

    2mL

    2mL

    碘液

    2滴

    2滴

    双缩脲试剂

    2mL

    2mL

    预期颜色变化

    不变蓝

    紫色

    (1) 该实验所依据的两个颜色变化原理是:a;b
    (2) 请简述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
    (3) 实验过程中,试管1,2还要分别加入2mL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4) ①处预期的颜色变化为 , 理由是
  • 57. 人体甲状旁腺细胞能够摄取氨基酸作为原料合成某种分泌蛋白.如图为人体甲状旁胞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 人体甲状旁腺细胞与蓝藻细胞相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 . 能使图中④着色的碱性染料常用的是一定浓度的溶液(举一例).
    (2) 氨基酸进入甲状旁腺细胞的方式是 , 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3H标记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3H出现的部位依次为(填写序号),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3H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基团).
    (3) 甲状旁腺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结合,引起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