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A方法:剪6个侧面; B方法:剪4个侧面和5个底面.
现有19张硬纸板,裁剪时x张用A方法,其余用B方法.
(1)点P沿线段AB自A点向B点以4厘米/分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沿直线自B点向A点以6厘米/分的速度运动,几分钟后,P、Q两点相遇?
(2)几分钟后,P、Q两点相距20厘米?
(3)如图2,AO=PO=8厘米,∠POB=40°,现将点P绕着点O以20度/分的速度顺时针旋转一周后停止,同时点Q沿直线BA沿B点向A点运动,假若P、Q两点也能相遇,求点Q的速度.
如图,长方形 MNPQ 是某市民健身广场的平面示意图,它是由 6 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中间最小的正方形 A 的边长是 1,观察图形特点可知长方形相对的两边是相等的(如图中 MN=PQ),请根据这个等量关系,计算长方形 MNPQ 的面积,结果为{#blank#}1{#/blank#}.
问题探究
如图1,数轴上点A,B,C表示的数分别是 , 2,8,P为数轴上一动点,对应的数为x.
(1)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2)若动点P在运动过程中,满足 , 则点P所对应的数是什么?
问题解决
(3)小哲同学继续学习文献资料,发现了一个新的概念“折线数轴”.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和点E处各折一下,得到如图2所示的“折线数轴”,点D与点F在数轴上的“友好距离”为24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M从点D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向其正方向运动,当运动到点O与点E之间时,速度变为原来的 , 过点E后,又恢复为原来的速度.同时,动点N从点F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向其负方向运动,当运动到点E与点O之间时,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经过点O后,也恢复为原来的速度.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在点M与点N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点M与点N的“友好距离”等于点D与点E的“友好距离”的?若存在,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