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小时降低为一个半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
举一反三

美国历史可以说是世界文明史的一个缩影,九年级二班的同学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发展进程,开展了一次“美国发展之路”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共同解决下列问题。
回放史籍摘要:
材料一:在考察美国兴盛的原因时,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首先放在美国的自然条件上。美国位于北美洲大陆的中部和南部,土地肥沃,可耕地占国土面积的90%。中部大平原,不仅是美国的,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农业区。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由北向南流去,注入墨西哥湾,给农业以灌溉之利。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纵横交错的河道更使这地区后来成为工业区。
材料二:当1776年这13个殖民地联合起来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的时候,这个新兴的国家还只是一个面积不过40万平方英里、连一个国家机构都不健全的小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材料三: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为了摆脱困境,争取战争胜利, 1862年,林肯政府陆续采取了一些顺应民意的措施,逐渐扭转了战局,并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尚欠欧洲债务60多亿美元。一战初期,美国宣布“中立”,却以大批物资供应各交战国,大发战争财。到一战结束时约有20个国家欠下美国债务,连本来最富有的英国也欠下了美国44亿美元的债款,美国一跃成为各国的债主。英国人曾在公开出版的杂志上登出漫画,美国总统威尔逊站在一只衔着橄榄枝、伪装成和平鸽的老鹰身边,讥讽美国在一战初期的中立是伪装的和平。
材料五:感受大家风范:
               
(1)根据材料一回答,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2)材料二中宣布美国独立的标志是什么?与英国相比,为什么说美国“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为取得战争的胜利,林肯政府颁布了哪两个法令?
(4)根据材料四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地位的影响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图片说明这两位美国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6)中国人反感美国,他们认为“战争与掠夺造就了美国”;很多中国人崇拜美国,认为是多种原因造就了美国的强大。请说出你的观点并用史实进行论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耕地方式的变化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但是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此时科学研究成果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公司制替代合伙关系成为标准,股份公司成立后,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实际上,他们几乎毫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权归董事会。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9世纪初期,英国出现了工人捣毁机器的反抗运动

19世纪40年代的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寸草不生

1871年,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19世纪中叶,英国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生铁产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

19世纪以来,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不断出现。1851年,伦敦人口达到236万,

巴黎人口增到100万以上

1860年,英国伦敦建造了世界上的首条地铁;1897年,波士顿建成美国第一条地铁,并很快使用电力火车;1904年,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地铁系统在纽约市通车

1892年,德国汉堡因水污染而导致霍乱流行,使7500余人丧生

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每天能生产汽车近800辆,平均每36秒生产一辆汽车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由于国情差异,不同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水到渠成启新篇】

材料一   英国在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后,有力保障了它在17世纪的对外战争中一直是获利者。对外战争胜利的影响对英国来说是巨大的,那就是资本和市场。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国内生产提供了和平的环境,并打开了更多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反过来又刺激工业经济发展,如此良性循环。最终,英国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

——摘编自王立本等《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事件标志着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归纳英国能第一个敲开“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的原因。

【另辟蹊径创新高】

材料二   英、法、德三国的GDP占世界GDP的比例情况统计

——据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国别

19世纪前期

19世纪后期

科技

成果数

儿童

入学率

科技

成果数

儿童

入学率

英国

92

11%

106

74%

法国

144

52%

75

86%

德国

154

68%

202

100%

——据殷起鸣、张杰威《科技管理》整理

注:①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②1870年前的德国是指德意志地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德国经济发展呈现的趋势,列举德国在19世纪后期取得的科技成果,(列举两例即可)以德国为例,说明图表的关系。

【自我调整施新政】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图中思维导图中空白处的内容。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对图中“主要内容”中的“救济”部分进行说明。

【独立自主拓新路】

材料四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新理论新范式,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据郭春丽《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