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由于国情差异,不同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水到渠成启新篇】

材料一   英国在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后,有力保障了它在17世纪的对外战争中一直是获利者。对外战争胜利的影响对英国来说是巨大的,那就是资本和市场。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国内生产提供了和平的环境,并打开了更多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反过来又刺激工业经济发展,如此良性循环。最终,英国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

——摘编自王立本等《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事件标志着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归纳英国能第一个敲开“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的原因。

【另辟蹊径创新高】

材料二   英、法、德三国的GDP占世界GDP的比例情况统计

——据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国别

19世纪前期

19世纪后期

科技

成果数

儿童

入学率

科技

成果数

儿童

入学率

英国

92

11%

106

74%

法国

144

52%

75

86%

德国

154

68%

202

100%

——据殷起鸣、张杰威《科技管理》整理

注:①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②1870年前的德国是指德意志地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德国经济发展呈现的趋势,列举德国在19世纪后期取得的科技成果,(列举两例即可)以德国为例,说明图表的关系。

【自我调整施新政】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图中思维导图中空白处的内容。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对图中“主要内容”中的“救济”部分进行说明。

【独立自主拓新路】

材料四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新理论新范式,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据郭春丽《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

举一反三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8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摘自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实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被采访人职业

采访日期

被采访者观点

工厂企业主

1839年9月

去年投资的厂房马上又不够用啦,因为又购买了一批纺织机器;雇用的工人快达到1000人了;而且工厂的利润率大幅提高……

议员

1839年11月

政府应积极走向世界,大英帝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了。

雇佣工人

1840年11月

我每天一睁眼,就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倦的钢铁机器上,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但薪水仅仅满足温饱。

伦敦市民

1840年12月

泰晤士河已经变成“臭河”,伦敦已经变成“雾都”,我强烈抗议,要求关停工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