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在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将每5个点取做1个计数点,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量得s1=1.20cm,s2=2.61cm,s3=4.00cm,那么小车的加速度a=m/s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2”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2=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举一反三
Ⅰ(1)常见的打点计时器有两种,图片上的仪器是{#blank#}1{#/blank#}打点计时器,它使用的是{#blank#}2{#/blank#}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图片上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电压约为{#blank#}3{#/blank#} V,工作时纸带在复写纸{#blank#}4{#/blank#}(填“上面或下面”)。

(2)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lank#}5{#/blank#}。

A. 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B. 先接通电源打点, 后释放纸带运动

C. 先释放纸带运动, 后接通电源打点

D. 纸带上的点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的速度越小

(3)要测量小车的速度。除打点计时器(含所用电源、纸带、墨粉纸盘)外还必须使用的测量工具是{#blank#}6{#/blank#}。

Ⅱ(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1所示,点A对准刻度尺0刻线,从刻度尺上读出B、C、D、E到A点的距离,其中AD两点间距xAD={#blank#}7{#/blank#}cm。

(2)该小组在规范操作下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2所示,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上 O、A、B、C、D 、E和F,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 50Hz。测得x1=2.01cm,x2=2.21cm,x3=2.49cm,x4=2.70cm,x5=2.90cm,x6=3.12cm,每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blank#}8{#/blank#}s,则打 D点时小车的速度{#blank#}9{#/blank#}m/s,可求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blank#}10{#/blank#}(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分别算出其他各点的速度: , 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运动的 v-t图像{#blank#}11{#/blank#}。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的规律{#blank#}12{#/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