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解答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嘉兴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学科期末检测 科学试题卷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常将孔雀石(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
2
(OH)
2
CO
3
) 、木炭以及稻草混合,在高炉内加热来冶炼铜,该法称为“火法炼铜”,其基本原理是先将碱式碳酸铜分解产生氧化铜,再将氧化铜还原成铜。为了模拟古代高炉炼铜,兴趣小组开展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透明的石英坩埚底部放置适量的炭粉(杂质忽略不计)和20g氧化铜粉末,用酒精喷灯充分灼烧石英坩埚。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坩埚内的一部分固体变红色。
(1)、
碱式碳酸铜在物质分类上不属于碱,原因是
。
(2)、
为了回收实验中的铜,兴趣小组把反应后的固体置于烧杯中,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进行清洗,待固体不再溶解后过滤、清洗和干燥。若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硫酸质量为100g,试计算上述实验中有多少克氧化铜已被还原?
(3)、
为使石英坩埚内的氧化铜粉末全部还原为铜,理论上需放置的炭粉至少为几克? (已知:
举一反三
以工业副产品石膏(主要成分是CaSO
4
)为原料可制备CaCO
3
。CaCO
3
有球霰石、方解石等多种形态,其中球霰石广泛应用于油墨、生物材料等领域。
向一定质量的含杂质的锌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气)
“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运用该技术,工业上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将不会进入大气。
精盐(NaCl)和纯碱(Na
2
CO
3
)是家庭厨房中两种常见物质.
有一包不纯的 K
2
CO
3
粉末样品,可能含有Na
2
CO
3
、Ba(OH)
2
、FeCl
3
、KCl、KNO
3
、Ca(NO
3
)
2
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分析含有的杂质,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样溶于足量水中,无固体残留,得无色溶液;②取上述溶液适量,先加入足量稀HNO
3
, 再滴加AgNO
3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为确定Na
2
CO
3
是否存在,某同学准确称取6.9g粉末,溶于足量的水中,再加入足量BaCl
2
溶液,充分反应生成9.85g沉淀质量。经分析,得出了下面几个结论,①杂质中一定有 Na
2
CO
3
和KCl ②杂质中可能存在KNO
3
③粉末样品中至少有2种物质。其中正确的是 ( )
小科为了测定某碳酸钙样品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2 人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同步训练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