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2023年3月,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先后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共商国是。某校九年级学生小伟认真观看了两会直播,并做了摘录,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帮助他解答这些问题。

摘录内容

探究问题

摘录一:2023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2023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这五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1733.6万件,比前五年上升40%;与2018年相比,2022年受理审查起诉案件上升2.8%,办理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分别上升1.5倍、3.3倍和72.6%。制定司法解释和解释性质文件170件……

(1)全国“两会”的召开反映出我国实行的哪两项政治制度?

(2)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方针。

摘录二: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组建国家实验室,分批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3)我国不断增强创新支撑发展能力,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创新的重要性。

摘录三: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减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4)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我们应该怎么做?(可从国家、企业、公民等角度作答)

举一反三
【五位一体  协调发展】

某校九(2)班同学为了更深层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他们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请你也参与其中。

【经济建设】

    2016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时至岁末,开局之年的中国经济已进入“收官季” 。回望这一年,无论是宏观数据,还是微观指标,都传递出经济增速趋稳,质量趋优的信号,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有把握较好完成。 展望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巨轮将在新的希望中扬帆远航。

【政治建设】

    2016年9月4日至5日,G20国峰会在中国杭州举办。此次峰会的主题非常切中当前世界经济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出发,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一是加强大国之间在金融领域的协调与合作,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二是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全球贸易体系。

【文化建设】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问题多发,公众从求温饱到要环保,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坚持绿色富皖、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发展建立在资源能支撑、环境能容纳、生态受保护的基础上,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法制建设】

2016年12月4日,是第16个法制宣传日,自2001年以来,我国各地、各部门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在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通过座谈会、书画展、网上论坛,印发宣传资料,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制作播出专栏、专版、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传播了法律知识,弘扬了法治精神,促进了社会和谐。“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正逐步成为我国公民熟悉法律、认知法律、维护权益的有效载体,成为展示中国法治建设成就,树立我国良好法治形象的重要窗口。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