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阅读真题60篇】小语三上19《西湖》

阅读理解

①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②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 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③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 十里澄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yíng)洲、湖心亭、阮公墩(dūn),掩映在绿树丛中。 明净的湖水轻晃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④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连绵起伏:

②心旷神怡: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文中“人间天堂”指的是,作者把比作“天堂”里的明珠。第②段中“硕大的银镜”指的是,写出了西湖水面的特点。

(3)、第④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用横线画出来。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用横线画出来。
(4)、文章分别描写了的西湖,表达了作者之情。
(5)、仿照第④段的写法,根据提供的开头,写一段话。

我喜欢春天的早晨。

举一反三
____

①我出了宾馆,信步走进了这一大片竹林——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半夜里听到的雨淋声,竟不是下雨,而是风吹竹林,竹叶发出的簌簌声。

②风停了,竹林安静下来。竹林梢上有竹林鸟的叫声。眼前竹子秀颀的枝干湿淋淋的。竹叶上蓄着的露珠,不时地往下滴答。静静地走在竹林里,空气异常清新。我贪婪地张开嘴巴,有一滴露珠在额头沁入一丝冰凉,然后滚进了嘴里。嘴里有一丝甜甜的味道。越往竹林的深处走,鸟声就越远,代替它的是一种噗噗的声音。声音沉闷且有节奏。伴随这种声音的,还有一种突然的炸裂声。那声音“啪”的一下,仿佛过年时一个淘气的孩子,放了一个炮仗就突然转身跑了。

③定了定神,我四下里张望,这下就看见遮天蔽日的竹林里,生长着一大片的竹笋。不是雨后春笋,春笋也咕嘟咕嘟冒着。这里一株,那里一株,遍地都是。胖乎乎、圆滚滚的竹笋,头顶着金黄色的竹箨 , 身子被厚厚笋衣紧紧地包裹。在高高的翠竹下,在浅浅的草丛或一块不规则的石头的缝儿里,都能看见它的身子。有的探头探脑,调皮地抖落笋衣上晶莹的露珠;有的还很羞涩,躲在一些灌木里,待微风吹动灌木的绿叶时,它才露出毛茸茸的笋尖。

④仔细听,原来这声音全是它们发出来的。竹笋们的喧闹,有点像婴儿在母亲肚子里的拳打脚踢。那噗噗之声先从竹箨里出来,待终于撑破竹箨,它就发出啪啪的剥离和拔节声。声音落处,若认真地看,还可以看到竹箨自然张开的样子——有些兴奋,也有些无可奈何。那“啪”的一声,仿佛就宣告了一个新生命诞生……A.我驻足聆听,这里一下,那里一下,竹林里四处都是噗噗啪啪的声音。B.整个竹林似乎都响动了起来,使人如同置身一家医院的婴孩房一般,周遭全是活泼和新鲜。

⑤后来,我还看到了竹林里的瀑布、溪流,吃到了春笋制作的各式各样的佳肴。但因为记得早晨听到春笋的拔节声,面对鲜嫩的竹笋,我却不敢动一下筷子。

【注释】①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日落即景

①下午时分,太阳悬在天空的西边。日落即景,此时如果你注意去看,就能看到太阳与天空最美的一面。

②太阳慢慢接近地平线了,它射出耀眼的金光,将西边的天空映得一片金黄。地面上的建筑、田里的作物、农家的牲口,还有人们的脸都被映成金色的了。天地间的万物,都像太阳一般,闪着金色的光芒,柔柔的,暖暖的。

③太阳继续下沉,西边的地平线便一点一点泛红了。这时的太阳如同一位画家,在天空这张巨大的画卷上描绘着一幅生动的画。灿烂的霞光就是这幅画的底色,从地平线向上看,先是一层淡淡的红晕,向上就是闪亮的金黄色,再向上,金色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天空原本的浅蓝。可这位画家觉得还不够,于是又拿起画笔,在这画卷中点缀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彩云。在这无边无际的画布中,先是跑来一只小羊,在云朵铺成的草地上尽情地吃草。突然,又不知从哪儿来了一只老虎,悄悄地靠近小羊,眼看着就要碰到小羊了,可一下子又变模糊了……你看,这美丽的天空,不就是大自然赐给人们的一幅最美的画卷吗?

④随着太阳渐渐沉入地平线,这块画布的底色也慢慢暗了下去。画家停止了作画。我眼中的美丽画卷一点点消失,一点点被夜幕吞噬。不忍心让这份美丽逝去,于是我用手中的笔将这美丽定格于此。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