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阅读真题60篇】小语六上 23. __________

____

①我出了宾馆,信步走进了这一大片竹林——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半夜里听到的雨淋声,竟不是下雨,而是风吹竹林,竹叶发出的簌簌声。

②风停了,竹林安静下来。竹林梢上有竹林鸟的叫声。眼前竹子秀颀的枝干湿淋淋的。竹叶上蓄着的露珠,不时地往下滴答。静静地走在竹林里,空气异常清新。我贪婪地张开嘴巴,有一滴露珠在额头沁入一丝冰凉,然后滚进了嘴里。嘴里有一丝甜甜的味道。越往竹林的深处走,鸟声就越远,代替它的是一种噗噗的声音。声音沉闷且有节奏。伴随这种声音的,还有一种突然的炸裂声。那声音“啪”的一下,仿佛过年时一个淘气的孩子,放了一个炮仗就突然转身跑了。

③定了定神,我四下里张望,这下就看见遮天蔽日的竹林里,生长着一大片的竹笋。不是雨后春笋,春笋也咕嘟咕嘟冒着。这里一株,那里一株,遍地都是。胖乎乎、圆滚滚的竹笋,头顶着金黄色的竹箨 , 身子被厚厚笋衣紧紧地包裹。在高高的翠竹下,在浅浅的草丛或一块不规则的石头的缝儿里,都能看见它的身子。有的探头探脑,调皮地抖落笋衣上晶莹的露珠;有的还很羞涩,躲在一些灌木里,待微风吹动灌木的绿叶时,它才露出毛茸茸的笋尖。

④仔细听,原来这声音全是它们发出来的。竹笋们的喧闹,有点像婴儿在母亲肚子里的拳打脚踢。那噗噗之声先从竹箨里出来,待终于撑破竹箨,它就发出啪啪的剥离和拔节声。声音落处,若认真地看,还可以看到竹箨自然张开的样子——有些兴奋,也有些无可奈何。那“啪”的一声,仿佛就宣告了一个新生命诞生……A.我驻足聆听,这里一下,那里一下,竹林里四处都是噗噗啪啪的声音。B.整个竹林似乎都响动了起来,使人如同置身一家医院的婴孩房一般,周遭全是活泼和新鲜。

⑤后来,我还看到了竹林里的瀑布、溪流,吃到了春笋制作的各式各样的佳肴。但因为记得早晨听到春笋的拔节声,面对鲜嫩的竹笋,我却不敢动一下筷子。

【注释】①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1)、【获取信息】文中多次写到作者置身竹林听到的声响,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竹林鸟的叫声 B、真正下雨的声音 C、竹笋在竹箨里生长发出的“噗噗”声 D、竹箨破裂和竹笋拔节的瞬间发出的炸裂般“啪”的声音
(2)、【获取信息】根据短文,下列哪个词语是用来形容竹笋的?(    )
A、浅浅 B、秀颀 C、遮天蔽日 D、遍地都是
(3)、【形成解释】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文章主要对“我”在竹林里“听笋”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B、“春笋也咕嘟咕嘟冒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笋在雨后拔节、迅速生长时的奇妙景象。 C、面对鲜嫩的竹笋,“我”不敢动筷子,这是因为“我”在“听笋”后对春笋肃然起敬。 D、“听笋”实际上“听”的是笋拔节时所表现出的蓬勃的生命力,这是对生命的赞美。
(4)、【评价鉴赏】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哪句是直接描写声音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句子用A或B表示)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5)、【整体感知】给文章拟题的方法有“以人物命题”“以事情命题”“以事物命题”“以特别吸引人的方式命题”等,请你任选一种给短文命题,并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雨,忽急,忽缓,忽飘,忽洒地下了一夜,就在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候,雨悄然而住了。就在这迷蒙的早晨,我信步踏上了家乡的小路。

    四周满溢着泥土的芳香,混杂着草香,花香,使人精神为之一振。那些圆圆的、亮亮的露珠,像散落的珍珠,像满天的星斗,挂在树枝上和草叶上,闪闪烁烁。走不久,我的衣襟已湿漉漉的了。好似“____”呀!

    山林中的小歌唱家——小鸟,已从这里的树枝上飞到了另一边,抖落了身上的颗颗“珍珠”,愉快地唱着,叫着,那叫声,时而婉转,时而酣畅,或许是因为“____”的缘故吧。

    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诗,如画,如幻。山披着雾,雾笼着山,绿色透着白色,白色浸着绿色,好似飘飘然乘云欲归的感觉,又好似一幅清幽曼雅的山水画。

    渐渐地,群山好像一个维吾尔族少女,揭开脸上白色的轻纱,脸颊飞起了一抹淡淡的红云,脱去白色的纱裙,换上了淡淡橘黄色的缀着珍珠的衣裙。那珍珠太小了,又太多了,有的地方亮晶晶的一片,有的地方只射着一缕光芒,在这美丽的地方,我不由得注目凝望,看着看着,群山已悄然无声地穿上了深绿色的长裙,霞光围绕着她美丽的身躯,为她镀上一圈金色的光晕……

    恍惚之中,我似乎也成了花丛中的一朵,草中的一株,群鸟中的一只,阳光中的一缕,我的灵魂飘起,似旷野的鸟儿在蓝天中翱翔,拍打着翅膀,在更深幽远邃的空中自由飞翔。

    此时此刻,在这静寂的山林之中,我感慨不已。我想高歌,我想欢呼。不!何必破坏这份属于山林的清幽呢?只要深深地吸一口这新鲜的空气,并在心里高喊一声“我爱你,山林之晨”就已足够了!

现代文阅读。

柴达木看山

马卡丹

①自小生长在山村,日夕与山厮磨,山中四时景致看得都有些麻木了,山的千姿百态也再难引起新奇感。这些年随俗从众走东岳、西岳、黄山、武夷,那些名山奇景在我眼中,也不过就是石奇一点,峰险一点,松怪一点。可再奇再险再怪,古人今人那些佳词丽句早就将其囊括无遗了,反倒是比喻和想象往往比山本身更让人着迷。

②但到柴达木看山却是例外。

③山终于屁颠屁颠地过来了,冷不丁瞧去,一墩一墩的,像是一群半大的孩子,像如今营养过剩胖得有些规模的独生子女,蹲着坐着,似乎再也挪不动步子,等着你去搀起来,拍拍屁股,拍拍尘土,再撒上一会儿娇。可仔细一瞧,不对了,胖则胖矣,却无肉。山的表皮不见草木,不见泥土,只突着嶙峋而敦实的骨骼,那是壮士!如果说泰山华山高挑秀气适宜跳高的话,那么这样的山更适宜举重。“力拔山兮气盖世”,不知道纵横秦末的楚霸王项羽,是不是也这副壮墩墩的模样?

④山似乎停住步,不再向我靠拢,只是一一端立着,任我以举重运动员的挑剔眼神,从它们身边缓缓经过。说实话,对它们,开初我是没怎么放在眼中的,那么矮,似乎还有些木头木脑,它不就是东邻老李家那愣小子吗?它不就是西邻老张家那胖妞吗?不过人不可貌相,山也不可貌相,愣小子、胖妞后来成了硕士、博士,不是让我大吃一惊吗?平心静气想这山,矮虽矮矣,可要论海拔高程,泰山华山黄山庐山,一干名山其实统统只在它屁股下。它其实高耸于群山之上,却又不给你那种高不可近的感觉,这才见胸怀呀!如果你是它,尾巴不早翘到天上了?这样想着,看那愣小子看那胖妞的眼神,不觉多了几分敬意。

⑤怀着敬意看这山,越看越看出了名堂。一墩一墩的山,粗看寻常,可无数墩的集合,汇成一列一列,逶迤连绵直到天的尽头,这寻常可成就了不凡,成就了壮观。而细看这每一列每一墩,那充满骨感的山体,尽都是那样的五彩灿然。赤、赫、黄、白、黑,这五彩尽都是从骨子里生出来的,不靠草木的披挂,不靠泥土的涂抹,本自天然。那种嶙峋,那种奇峭,它给你的那种无以言传的震撼,真是让人觉得天地有大美呀!它像什么,什么都不像,什么都不是,就是美,让你呆若木鸡的美。任何比喻其实都是蹩脚的呀,你不禁想起适才把它们比作愣小子胖妞,比作举重选手,比作………多么的浅薄啊!真正的大美是无法比喻的,是无需与任何具象相似的,独特就是美,原初的震撼就是美!

⑥我想起我的为文来了,为什么总在前人今人的文章中讨生活呢?为什么总在那里探求为文的格式呢?为什么总要在像与不像之间寻寻觅觅呢?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知识太多的套路遮蔽了心智,你看见的不再是山,只是文化。没有了心灵与自然的交流,怎么可能心有灵犀,又怎么可能发现独特的美呢?

⑦“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醉眼看山的时候,想必早已敞开肺腑,把一颗心交给了众鸟,交给了孤云。若不是融入自然,他会厌的,山也会厌的。

⑧其实,所有的山都是看不厌的,只要你的心不再屏蔽。

⑨哦,相看两不厌,柴达木的山!当我篡改李白名句的时候,我品还真有点儿忐忑:我看山可以不厌,可山看我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