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成都专版调考A+B语文五上 A 卷专项 16连续性文本阅读

日落即景

①下午时分,太阳悬在天空的西边。日落即景,此时如果你注意去看,就能看到太阳与天空最美的一面。

②太阳慢慢接近地平线了,它射出耀眼的金光,将西边的天空映得一片金黄。地面上的建筑、田里的作物、农家的牲口,还有人们的脸都被映成金色的了。天地间的万物,都像太阳一般,闪着金色的光芒,柔柔的,暖暖的。

③太阳继续下沉,西边的地平线便一点一点泛红了。这时的太阳如同一位画家,在天空这张巨大的画卷上描绘着一幅生动的画。灿烂的霞光就是这幅画的底色,从地平线向上看,先是一层淡淡的红晕,向上就是闪亮的金黄色,再向上,金色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天空原本的浅蓝。可这位画家觉得还不够,于是又拿起画笔,在这画卷中点缀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彩云。在这无边无际的画布中,先是跑来一只小羊,在云朵铺成的草地上尽情地吃草。突然,又不知从哪儿来了一只老虎,悄悄地靠近小羊,眼看着就要碰到小羊了,可一下子又变模糊了……你看,这美丽的天空,不就是大自然赐给人们的一幅最美的画卷吗?

④随着太阳渐渐沉入地平线,这块画布的底色也慢慢暗了下去。画家停止了作画。我眼中的美丽画卷一点点消失,一点点被夜幕吞噬。不忍心让这份美丽逝去,于是我用手中的笔将这美丽定格于此。

(1)、用文中的关键词,将日落变化的全过程补充完整。

(2)、短文的自然段抓住了等静态事物进行描写。想象这一画面,我们眼前会被一片的颜色笼罩。
(3)、短文的自然段运用了静态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先按照的顺序写出了天空中有层次的,再抓住进行动态描写。我们可以给两幅画面取两个生动形象的名字:
(4)、如果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为了突出作者的心情,我们可以用强调的语气读“”“”等词语。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融雪(节选我)

范泽木

 一场大雪之后,世界忽然陷入荒凉。所有事物都躲在大雪的怀抱里,沉寂了一个夜晚之后,太阳探头探脑地出来了。世界仿佛一片光亮。山峦、树木、都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大地铺着厚厚的棉被,仿佛在哪里,你都可以安稳地睡上一觉。

 等你醒来的时候才发现,屋檐上、树叶上,已经有水珠悄悄地滑落。在阳光下,白雪再也坚守不住它的高贵。

 我是从屋檐上感受到雪融的乐趣 的。当瓦片上的雪开始融化,瓦楞里就开始涌出细细地雪水。屋檐前的雨水开始嘀嗒成声。我们一群小孩在雨里进进出出,假若水滴刚好掉入脖子,便会引起我们一阵一阵惊叫。每一次进出,我们都显得小心而紧张,就像躲壁横飞的子弹。累了,我们就坐在庭院里休息。人还未坐定,山腰上传来“哗哗”的声音,原来树上雪块开始坠落。这里一处,那里一处,这边的雪还没落尽,那边大块大块雪已经开始滑落。一时间,远远近近的落雪声响成一片。山腰上细雪飞舞。那纷飞的细末,在阳光发出好看的光芒。

    我们再也不甘心就这样看着,于是拿了木棒子去山腰上敲雪。棒子一落到树上,雪块就纷纷坠落。那些掉在地上的雪块就像一枚枚炸弹,迸出无数的雪花。那些雪花,在空中洋洋洒洒。阳光把它们装扮得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霎时间,大树小树旁边开满了光彩夺目的花朵。

西藏

祖国的西藏(cáng zàng),风景壮丽,资源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藏是个高原,那里有无数的高山,珠穆朗玛峰海拔近九千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高原上的天空经常透蓝透蓝的。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十分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异常精致的蓝缎子。看上去,它好像离你很远,怎么也不能接近,又好像离你很近,只要一举手就可以摸到。

高原上不但有许多高山,也有好些湖泊。有的湖大得像海一样,一眼望不到边。近处,挨着湖的是墨绿色的密密丛林;远处,连着天的是终年不化的皑皑雪峰。这些一块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高原上还有广阔的草原,如云的羊群在绿茵茵的草毯上游动,丰盛的牧草哺育着成片的牛群和马群。高原上还有土壤肥沃的平原,青稞熟了,人们跳起欢乐的舞蹈,喜庆丰收。

西藏高原森林资源丰富。据估计,光是茂密的森林就有55万亩。森林里的大树很多,有的直径竟达3米。用这么粗的树干做成独木船.一条船就可以载三四十人。

高原的物产,有珍贵的毛皮,有熊掌、鹿脯等稀有食品,还有雪莲、鹿茸等珍贵药材。

西藏的地下矿(cáng zàng)正在为国家的建设出力。煤、铁、铅、盐……源源不断走进工厂,走进农村,走进人民的生活中。

西藏人民勇敢、勤劳。他们热爱自己的土地,热爱伟大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打扮自己的家乡,使它变得更加美丽可爱。

文学阅读。

家乡的桥

ㅤㅤ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ㅤㅤ小河长,小桥多。桥连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ㅤㅤ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图饼,两边几十级石阶缀上去,形成个大“八”字,一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 站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 (穿梭 行走)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ㅤㅤ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来的。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记得有一年清明节,我跟外婆坐船扫墓去,每过一桥,我大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ㅤㅤ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 伸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阅读理解

黄果树瀑布

吕 游

去年深秋,我去了一趟贵阳,还未落稳脚,便匆匆坐上了开往黄果树瀑布的汽车。

刚下车,便隐隐听见隆隆的闷雷一般的声音震撼山谷。我快步向声响处奔去,下石阶,过溪流,声响越来越大。顺着水流很急的溪水转个急弯,我的眼前猛然一亮,只见瀑布似银河决口,从九天崩泻而下,拍石击水,发出轰然巨响,犹如万马奔腾,千军扑地,气势磅礴;喷烟吐雾处,万练倒悬,细如珠帘,粗若冰柱;飞瀑跌落处掀起轩然大波,碎玉四溅,银珠轻扬,如蒙蒙细雨,似点点飞雪。阳光射来,瀑布霎时化作一道七彩长虹……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献给人类的惊人杰作!

黄果树瀑布如此壮美,如同一首雄壮的史诗,一曲激昂高亢的交响乐,又似一股青春的激流,一腔沸腾的热血……然而,是谁给了它这雄浑奇伟的气势呢? 我沿着山路攀缘而上,登上山崖,来到了游客很少到过的瀑布的上方。原以为这里一定是波涛汹涌,白浪滔天,但出乎意料,这里只有一条平凡的河,宽四五十米,不太深,水中石头隐约可见,浅水处还有大一点儿的石头露出水面。河水很静,几片叶子无力地漂浮着,水面上还有绿藻,投下一颗石子也不过荡起小小的波纹。三两个顽童正在河边玩耍,鸭儿在水中嬉戏,村妇在水边刷洗,一个村民正背着犁,光着脚蹚水而过,完全是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山村小景。

这平凡的河,没有浪花,没有急流,恬静、安详、默默无语,根本无法将它与雄奇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联系在一起。可就是这条河,流向几十米之外,便化作一道令世人称奇的大瀑布! 就是这些平静流淌着的河水,几分钟之后,便化为万马奔腾、咆哮如雷、汹涌澎湃、崩崖裂石的世界奇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