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4单元质量检测卷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
自从人类发明了文字,书籍就成了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书籍是如何演变的呢?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书是什么?书是人类用来记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获取知识、传承经验、延续文明的重要媒介。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
发展时期 | 早期 | 商周时期 | 两晋南北朝 | 宋至清代 |
形式演变 | 用甲骨、青铜器、石头记录文字 | 简牍 | 古代写书本 | 印本图书 |
【材料二】
①商周时期,人们开始用刀把文字刻在削平的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作简牍,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作“册”,也写作“策”。春秋战国时期,简牍盛行。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60千克重。西汉时期,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②近年来,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奇妙的新型图书,“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四十八分之一。使用的时候,再通过阅读器放大到原来大小。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们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微缩以后的胶片只有15千克。
【材料三】在进入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电子阅读越来越普及。但是,这种新的阅读方式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电子辐射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眼睛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引起视力的下降……
保护视力
材料一:上四年级了,班上的“小眼镜”越来越多。近日,学校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关于近视情况的调查。
近视情况统计表
年级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近视人数比例 | 8% | 20% | 30.5% | 31.6% | 45.1% | 49.3% |
材料二:用眼小常识
当人的眼睛看远处时,会得到休息;当看近处时,要通过眼睛的晶状体进行调节,依靠眼睛睫状肌的收缩使晶状体变厚并向前凸出来完成。长时间专注地看电视或手机,会导致眼睛干涩;阅读、书写时,眼睛与书本或书写纸的距离太近,时间久了,睫状肌过于疲劳,会失去调节的灵活性,形成近视眼。
此外,钙元素在维持眼内晶状体正常压力,铬元素在保持眼睛屈光度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应多吃一些乳制品、蛋类、贝类、动物肝脏等含这两种矿物质元素的食物。而甜食为酸性食物,甜食吃太多,一方面会大量消耗体内的钙元素,另一方面会使血糖上升,从而改变晶状体渗透压,这是导致近视眼形成的又一祸根。
材料一:①千万经典,孝义为先。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材料二:某地部分小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调查情况:
项目 | 知道父母生日 | 知道家庭收入 | 外出跟父母打招呼 | 主动做家务 | 不跟父母顶嘴 | 与父母谈心 |
是 | 25% | 8% | 60% | 10% | 22% | 15% |
否 | 75% | 92% | 40% | 90% | 78% | 85%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