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科学七年级(上册)周周清检测(二十一)知识与能力3 科学探究方法

 小科使用额温枪测量同学们的体温,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同学们之间的体温相差较大,同一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不相同。针对这一现象,小科进行了科学探究。

(一)提出问题

同一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不同,可能与什么有关?

(二)建立猜想

猜想一: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①有关。

猜想二: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量距离有关。

(三)设计研究方案并获取事实与证据

验证猜想一,获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部位

额头(℃)

36.6

37.0

36.8

36.8

手腕(℃)

36.4

36.4

36.2

36.2

(1)、根据以上实验数据,“①”处应填写
(2)、实验表明,猜想一是(填“正确”或“错误”)的。

验证猜想二,实验数据如表:

间距(cm)

1

2

3

5

10

15

20

25

30

温度(℃)

36.5

36.5

36.5

36.3

36.1

35.7

35.1

34.7

34.1

(3)、由数据可知,有效测温距离在 cm以内。当测温距离大于有效测温距离,且测温距离越远,体温值越(填“大”或“小”)。

(四)得出结论。

举一反三
 (一)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回答41题.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