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云阳县农村初中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定时作业

氧烛(如图)是一种常用于潜艇中的化学氧源,主要成分(在有催化剂和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可以分解产生氧气),同时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镁粉(与氧气反应只生成氧化镁,提供反应所需的热量)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启动装置的作用是引燃镁 B、使用前后,产氧药块中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C、氧烛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只有分解反应 D、镁粉过少会使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多将减小产氧量
举一反三
硫酸铜是农业上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的重要原料。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制备硫酸铜时,选用方案的反应原理是:铜+过氧化氢+稀硫酸→硫酸铜+水。

【查阅资料】①通常,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 易溶于水,溶液呈蓝色

②工业上制备硫酸铜,其中一种反应原理是:铜+浓硫酸加热,硫酸铜+二氧化硫+水(一)同学们将铜、过氧化氢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后,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试管发烫。 同时还意外发现了一个现象:开始有少量气泡,随后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同学们对该意外现象很好奇,咨询老师后得知该气体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同学们往反应容器中伸入带火星木条,观察到木条出现{#blank#}1{#/blank#}现象,确认该气体为氧气。

(二)同学们又提出新问题,是什么因素加速了过氧化氢的分解呢?

【猜想假设】小雅同学认为:一定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铜加速了过氧化氢的分解

小礼同学认为:一定是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加速了过氧化氢的分解

【进行实验】于是设计了实验(见下表)进行探究:

编号

试剂

温度

现象

30℃

无明显现象

10mL30%过氧化氢的水溶液、1mL10%硫酸铜的水溶液

30℃

产生少量气泡

10mL30%过氧化氢的水溶液、1mL10%硫酸铜的水溶液

80℃

产生较多气泡

(1)小雅同学对比实验①②认为自己的推测正确,请将表中实验①所选试剂补充完整{#blank#}2{#/blank#}。

(2)小礼同学对比实验{#blank#}3{#/blank#}(填编号)认为自己的推测正确。

【实验结论】小雅、小礼同学单独给出的结论都不严谨,其理由是{#blank#}4{#/blank#}。

【评价反思】

(3)小雅同学通过对比实验①②得出硫酸铜一定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小礼同学认为不正确,还需要探究硫酸铜的{#blank#}5{#/blank#}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4)依据反应原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制备硫酸铜的方案与查阅资料中工业上的方案比较,具有的优点是{#blank#}6{#/blank#}(答1条即可)。

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象,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作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
Ⅰ.在盛有5mL过氧化氢的试管中加入ag淀粉产生大量能使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产生的气体是{#blank#}1{#/blank#}。
Ⅱ.试管中重新加入的5mL5%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①又产生大量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②滤渣质量为ag
①淀粉{#blank#}2{#/blank#}和{#blank#}3{#/blank#}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
②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blank#}4{#/blank#}。


写出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blank#}5{#/blank#}。

【拓展探究】探究小组想验证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是否纯净,进行了几组实验,取几只集气瓶,分别装入其总体积不同含量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几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集气瓶中,发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35%时,木条复燃。
(2)从以上探究可知:使用带火星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blank#}6{#/blank#}?(填“是”或“否”)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占{#blank#}7{#/blank#}%。
(4)当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35%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容积为200mL)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blank#}8{#/blank#}%(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

富氧空气是指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常用于航天、医疗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富氧空气开展相关探究,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操作】

①按图1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

②用排水法收集100mL富氧空气,并在燃烧匙内加入足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弹簧夹,往量筒内加入足量水,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1mL。

③引燃红磷,待红磷熄灭后并冷却至室温。

④打开弹簧夹,待右侧量筒内液面不再变化时,排出气球中的气体,调节两边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2mL,通过数据处理得出“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讨论】

(1)实验过程中气球大小的变化为{#blank#}1{#/blank#}。

(2)写出实验操作③中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blank#}2{#/blank#}。

(3)富氧空气氧气的体积分数为{#blank#}3{#/blank#}(写出表达式即可)。

【拓展延伸】

铜也能在氧气、水、二氧化碳同时存在的条件下,经过充分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其主要成分Cu2(OH)2CO3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H2O+CO2=Cu2(OH)2CO3.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存在如表所示的关系。


反应物

生成物

参与反应的物质

Cu

O2

H2O

CO2

Cu2(OH)2CO3

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128g

32g

18g

44g

222g

(4)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铜生锈的反应属于{#blank#}4{#/blank#}(填基本反应类型)。

(5)如图2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lank#}5{#/blank#}(填“能”或者“不能”)。并说明理由:{#blank#}6{#/blank#}。

实验二:研究富氧空气的应用。

【进行实验】该兴趣小组同学将重油、褐煤在氧气含量不同的富氧空气中燃烧,并对燃烧产生的温度和烟气量(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总量)进行了测定,得到的相关数据如图3、图4所示:

【实验分析】

(6)结合图3,说出空气中氧气含量与燃烧产生的温度的关系:{#blank#}7{#/blank#}。

(7)结合图4,写出减少重油、褐煤燃烧时尾气污染的措施:{#blank#}8{#/blank#}(写一个即可)。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