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云阳县农村初中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定时作业
组别 | 操作 | 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A | 切开土豆,在剖面上滴两滴碘水 | 变蓝 | 土豆含有淀粉 |
B | 在1mL无色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 | 原溶液呈碱性 |
C | 取3mLH2O2溶液微热,再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 | 先产生少量气泡,加MnO2后产生大量气泡 | MnO2对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 |
D | 取2mL鸡蛋清,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 鸡蛋清凝结 | 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 |
【查阅资料】①通常,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 易溶于水,溶液呈蓝色
②工业上制备硫酸铜,其中一种反应原理是:铜+浓硫酸加热,硫酸铜+二氧化硫+水(一)同学们将铜、过氧化氢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后,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试管发烫。 同时还意外发现了一个现象:开始有少量气泡,随后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同学们对该意外现象很好奇,咨询老师后得知该气体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同学们往反应容器中伸入带火星木条,观察到木条出现{#blank#}1{#/blank#}现象,确认该气体为氧气。
(二)同学们又提出新问题,是什么因素加速了过氧化氢的分解呢?
【猜想假设】小雅同学认为:一定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铜加速了过氧化氢的分解
小礼同学认为:一定是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加速了过氧化氢的分解
【进行实验】于是设计了实验(见下表)进行探究:
编号 | 试剂 | 温度 | 现象 |
① | 30℃ | 无明显现象 | |
② | 10mL30%过氧化氢的水溶液、1mL10%硫酸铜的水溶液 | 30℃ | 产生少量气泡 |
③ | 10mL30%过氧化氢的水溶液、1mL10%硫酸铜的水溶液 | 80℃ | 产生较多气泡 |
(1)小雅同学对比实验①②认为自己的推测正确,请将表中实验①所选试剂补充完整{#blank#}2{#/blank#}。
(2)小礼同学对比实验{#blank#}3{#/blank#}(填编号)认为自己的推测正确。
【实验结论】小雅、小礼同学单独给出的结论都不严谨,其理由是{#blank#}4{#/blank#}。
【评价反思】
(3)小雅同学通过对比实验①②得出硫酸铜一定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小礼同学认为不正确,还需要探究硫酸铜的{#blank#}5{#/blank#}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4)依据反应原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制备硫酸铜的方案与查阅资料中工业上的方案比较,具有的优点是{#blank#}6{#/blank#}(答1条即可)。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作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解释 |
Ⅰ.在盛有5mL过氧化氢的试管中加入ag淀粉 | 产生大量能使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 产生的气体是{#blank#}1{#/blank#}。 |
Ⅱ.试管中重新加入的5mL5%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 ①又产生大量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②滤渣质量为ag | ①淀粉{#blank#}2{#/blank#}和{#blank#}3{#/blank#}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 ②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blank#}4{#/blank#}。 |
写出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blank#}5{#/blank#}。
【拓展探究】探究小组想验证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是否纯净,进行了几组实验,取几只集气瓶,分别装入其总体积不同含量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几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集气瓶中,发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35%时,木条复燃。
(2)从以上探究可知:使用带火星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blank#}6{#/blank#}?(填“是”或“否”)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占{#blank#}7{#/blank#}%。
(4)当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35%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容积为200mL)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blank#}8{#/blank#}%(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