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解答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卷
如下是学校制定的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 评价等级 | ||
优秀 | 合格 | 待改进 | |
最小刻度 | 1-10分钟 | 10-30分钟 | 30-60分钟 |
量程 | 15小时-24小时 | 12-15小时 | 不足12小时 |
下图为小科设计的秤漏模型图。
【产品制作】
①在A处悬挂一个空桶并保持不动,已知QA为5cm,移动秤砣至悬挂点B,使木棒重新回到水平平衡状态,测得OB为6cm,并将该点标记为0刻度线②供水系统以40g/h的速度为空桶均匀供水:小时后,移动秤砣,当木棒达到水平平衡时,将此时的悬挂点C标记为1小时,测出BC的距离L,标记为“1小时”。
③离C点L处标上“2小时”,以此类推,在整个秤杆上均匀的刻上刻度
秤杆总长55cm,最小刻度为1cm。小科使用匀速出水装置作供水系统;结合评价指标,判断该模型图的评价等级为
金属块的体积/厘米3 | 弹簧秤的示数/牛 | OB的长度 | OA的长度 | |
物体处于空气中(如图甲) | 150 | 1.8 | 30 | 10 |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 | 150 | 1.2 | 30 | 10 |
“液体密度秤”制作说明书 步骤①:按图甲制作好杆秤,提起提纽,移动秤砣(小螺母), 当杆秤水平平衡时,用笔将此时秤砣悬挂点B标记为“0”刻度(单 位:g/cm3)。 步骤②:按图乙将大螺母没没在水中但不能碰到烧杯底部,提起 提纽,移动秤砣,当杆秤再次水平平衡时,用笔将此时秤陀的悬 挂点C标记为“1”则度。 步骤③:将BC两刻度之间均匀分为10等份,并标上相应的刻度。 步骤④: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待测液体,按照步骤②的方法操作, 当杆秤水平平衡时,秤砣悬挂点的刻度即待测液体的密度。 ![]() |
【原理探析】为探究“液体密度秤”刻度是均匀的,小东进行了推论:
根据步骤①和②,由杠杆平衡原理可得:
………………①
……………②
①②两式相减,可得:…………………③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④
由③④可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