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判断题 题类: 难易度:容易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
中华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特别是甲午战争以来,每当中国主权遭受欺凌,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就会作出回应。
材料一:1895年,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人们十分愤慨,要求拒和、迁都和变法。
材料二:1919年,一个国际会议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的消息传到国内,对渴望“公理战胜强权”的中国人民是一个巨大的刺激,人们心中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首先站起来的是北京的青年学生。
材料三:1935年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欲使华北独立,生活在北平的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反对内战一致对外的运动。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 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 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