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

阅读古文,完成题目。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自《论语》)

【乙】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司马迁《史记》)

【注】①低回:徘徊,流连。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人不知而不                学而不思则        ;

诸生习礼其家           不能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孔 子 布 衣 传 十 余 世 学 者 宗 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4)、联系两个语段,分条概括孔子备受后人敬仰的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盘古开天辟地

     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在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

     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怪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划分开了。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变得极长了。

    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说是有九万里长。这巍巍的巨人,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非常吃力的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倒下了。

     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息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林,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了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