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以上文字出自《》,作者时期鲁国人,是继孔子之后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用四个字概括),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3)、对划线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故患有所不也(躲避) B、所欲有甚于生者(超过) C、乞人不屑也(不屑于接受) 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
(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呼尔而与之。 翻译:呼唤着给他吃。 B、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翻译: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C、乡为身死而不受。 翻译:以前宁愿死也不接受。 D、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
(5)、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 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C、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所惑而丧失本心。 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彻。
(6)、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