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三模)物理试题
①安装实验装置,将斜面固定在水平桌边O,小球B放在桌子边缘,水平桌面上固定轻弹簧,A球将弹簧压缩到位置K处;
②实验中,经过多次从同一位置K由静止释放入射小球A,在记录纸上找到了未放被碰小球B时,入射小球A的平均落点P,以及A球与B球碰撞后,A,B两球平均落点位置M,N,并测得它们到抛出点O的距离分别为 , , 。
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 .
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 .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
①试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blank#}1{#/blank#}(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 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 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②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blank#}2{#/blank#}(用m1;m2;OM;ON;OP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blank#}3{#/blank#}(用m1;m2;OM;ON;OP表示).
①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槽口处.使小球a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②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一段距离,再使小球a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B;
③然后把半径相同的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水平末端,小球a仍从原来挡板处由静止释放,与小球b相碰后,两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A和C;
④用天平测量a、b的质量分别为ma、mb , 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点到A、B、C三点的竖直距离分别为y1、y2、y3.
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示数如图乙所示;
②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底座螺母,观察导轨上的气泡仪,使 ▲ ;
③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④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上的光电门之间;然后让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筋;
⑤释放滑块1滑块1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0.008s
⑥滑块1与静止的滑块2碰撞后粘合在一起,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0.014s;
⑦用天平测得滑块1的质量310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0g。
(1)实验探究小组采用了正确的操作步骤:
①该小组测出了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已知两滑块上遮光板的宽度相同。滑块1通过光电门1的挡光时间为 , 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为 , 滑块2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为;
②测得滑块1的质量为 , 滑块2(包括弹簧)的质量为。
(2)数据处理与实验结论:
①实验中采用气垫导轨的原因是{#blank#}1{#/blank#};
②本实验探究滑块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其验证等式为{#blank#}2{#/blank#}。
(3)另一实验探究小组采用了上一小组的装置,并采用了新的方式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如图所示,两个滑块用细线连接且静止,中间有一个压缩到最短的轻质弹簧。烧断细线,轻弹簧将两个滑块弹开,测得它们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滑块1的质量为 , 滑块2的质量为 , 则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blank#}3{#/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