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红楼梦》写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罕官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你若为此人画像,应参选的文段是( )
A、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B、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C、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D、面如敷粉,唇若施脂。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湘云方欲联时,黛玉指池中黑影与湘云看道:“你看那河里,怎么像个人在黑影里去了?敢是个鬼罢!”湘云笑道:“可是又见鬼了。我是不怕鬼的,等我打他一下。”因弯腰拾了一块小石片,向那池中打去。只听打得水响,一个大圆圈将月影荡散,后复聚而散者几次。只听那黑影里嘎然一声,却飞起一个白鹤来,直往藕香榭去了。黛玉笑道:“原来是他!猛然想不到,反吓了一跳。”湘云笑道:“这个鹤有趣,倒助了我了。”因联道:

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

林黛玉听了,又叫好,又跺足,说:“了不得,这鹤真是助他的兴了!这一句更比‘秋湍’不同,叫我对什么才好?‘影’字只有一个‘魂’字可对,况且‘寒塘渡鹤’,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鲜!我竟要搁笔了。”湘云笑道:“大家细想就有了,不然就放着明日再联,也可。”货玉只看天,不理他。半日猛然笑道:“你不必说嘴,我也有了,你听。”因对道:

冷月葬花魂。

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花魂’。”因又叹道:“诗固新奇,只是太频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黛玉笑道:“不如此,如何压倒你?下句竟还未得,只为用工在这一句了。”

一语未了,只见栏杆外山石后转出一个人来,笑道:“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不必再往下联,若底下只是这样去,反不显这两句的好处,倒觉得堆砌牵强了。”二人不防,倒唬了一跳。细看时,不是别人,却是妙玉。

(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放风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鲁班首创“木鸢”,这是最早的风筝。后来以纸代木,称为纸鸢。五代时期,李邺将竹哨绑在风筝上,放飞时风吹竹哨,声似筝鸣,十分悦耳, ①  , 并沿用至今。那时很多人在放风筝时,都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名称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 ②  , 让纸鸢随风而去,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也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的不幸、烦恼写在纸上,让它随风筝飞上天,认为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去。因此,在古人眼中, ③ 

《红楼梦》第七十回中,丫鬟发现一个大蝴蝶风筝断了绳,挂在了竹梢上。林黛玉的丫鬟(甲)想要去捡别人放掉的风筝,体弱多病的(乙)笑着劝阻说:“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又说:“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 稻香老农(丙)劝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住在怡红院的(丁)则说:“可惜不知落那里去了。若落在有人烟处,被小孩子得了还好;若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我替它寂寞。想起来把我这个放去,教他两个作伴罢了。”不难看出,古时放风筝是人们消灾除难的手段,不能捡拾别人放的风筝,也是怕沾上晦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