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一:康熙帝指出,“乱则声讨,治则抚绥(安抚)”“仰凭天道,俯惬人情,以万不得已而用兵”“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盛治之世,余一余三。盖仓廪足而礼教兴,水旱乃可无虞。比闻小民不知积蓄,一逢歉发,率政流移。夫兴俭化民,民时用礼,惟良有司是赖。”
———摘编自《清圣祖实录》《明清史料汇编》等
材料二:1875年,光绪即位,慈禧太后等两宫皇太后颁布懿旨“博采说言,用资治理”。李鸿章提出七大建议:开煤、铁矿,架电线,修铁路,各海口设洋学格致书院,由郭嵩焘出使各国主管洋务,建立海军,停西征、暂时掏弃新疆以加强海防。而左宗棠则上书指出:“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必须重视‘塞防’”。于是,这场事关“海防”重要还是“塞防”重要的争论由此发端。
图4
材料一
洋务派官僚因此逐渐感到,要想继续举办和维持军事工业,实现所谓“自强”,必须同时发展民用工业以“求富”, 即李鸿章所归纳的“必先富而后能强”。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上
材料二
康有为汲取了今文经学“变易”的哲学思想,糅合了“三统”“三世”学说,指出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即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指出“据乱、升平、太平”三世有序不乱地向前发展,强调中国由据乱世进入升平世的必然性。
——徐绍清《论戊戌思潮的发生与近代思想解放》
观察四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 19 世纪——20 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立论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