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衡阳名校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周练 7月第3周 地理试题
位于我国晋陕蒙交界地带的S煤矿,地下水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开采,已形成采空区。当地采空区环境治理和一系列资源利用问题,曾长期为其发展中的困扰。下图示意煤矿采空区,完成下题。
(1)、
S矿区煤炭生产中,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
A、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B、
沟壑纵横,地表崎岖
C、
气候较干,水源短缺
D、
植被稀疏,风沙严重
(2)、
调查发现,S煤矿采空区水体含有来自地表的污染物,最可能来自( )
A、
采煤污水
B、
煤层杂质
C、
农田废水
D、
生活污水
(3)、
S煤矿采空区利用方式,能直接促进矿区由碳源向碳汇转变的是( )
A、
抽水蓄能
B、
压缩空气储能
C、
水库储热储能
D、
地下空间封存CO
2
举一反三
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进行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雨水被蒸腾的量。“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与地下水的总量。“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淡水量。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服务业碳强度即服务业单位GDP的CO
2
排放量,它是衡量区域服务业减排绩效的重要指标。图示意我国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题。
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最显著的功能是可以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此外,稀土材料还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我国目前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储备量最高的国家,一度承担全球90%的稀土供应。长期以来由于稀土开采工艺较为原始,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确保能源行业的碳中和转型。下图中甲图是2000-2018年黄河流域碳排放变化趋势,乙图是黄河流域地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电力部门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部门。近年来,中国电力部门经历了多次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减排成效,展现出极大的减排潜力。电力生产总碳强度与电力技术、电力需求和电力政策等有关。下图示意电力生产总碳强度(ACI,即电力生产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与所有生产方式的发电总量的比值)与人均GDP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湖泊的碳埋藏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汇之一,包括来自生命体的有机碳和来自无机物质中的无机碳。由于自然地理背景不同,我国不同区域潮泊碳埋藏速率和有机碳与无机碳埋藏比例关系存在显著差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湖南省金科新未来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湖南省区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四川省绵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