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衡水金卷2024-2025学年新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联考地理试卷
湖泊的碳埋藏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汇之一,包括来自生命体的有机碳和来自无机物质中的无机碳。由于自然地理背景不同,我国不同区域潮泊碳埋藏速率和有机碳与无机碳埋藏比例关系存在显著差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异龙湖可能位于( )
A、
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塔里木盆地
D、
内蒙古高原
(2)、
博斯腾湖有机碳与无机碳埋藏比例关系与其他湖泊明显不同,主要取决于( )
A、
流域植被数量
B、
湖泊水温高低
C、
湖盆体积大小
D、
流域基岩性质
(3)、
博斯腾湖部分入湖河流断流可能导致( )
A、
碳埋藏速率上升
B、
有机碳含量增大
C、
无机碳埋藏量减小
D、
湖泊固碳功能增强
举一反三
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与供给基地,图示意2000-2020年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变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服务业碳强度即服务业单位GDP的CO
2
排放量,它是衡量区域服务业减排绩效的重要指标。图示意我国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题。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与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中CO
2
含量总体上呈现白天上升、夜间下降的变化规律。某研究小组对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的典型岩溶草地土壤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CO
2
含量受土温、土壤水分影响。土壤中CO
2
可以随雨水下渗参与岩溶溶蚀。研究区2021年6月14-30日为无雨期,6月30日—7月20日为降雨期。下图示意研究区距地表20cm深度处6月14日和7月15日土壤中CO
2
含量与土壤温度的昼夜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确保能源行业的碳中和转型。下图中甲图是2000-2018年黄河流域碳排放变化趋势,乙图是黄河流域地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2月28日,全国首单“蓝碳”交易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落地。与“绿碳”(陆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不同,“蓝碳”指利用海洋溶解(海水温度越高,二氧化碳溶解度越小)、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如图示意“蓝碳”与“绿碳”生态系统数据对比。据此完成小题。
位于我国晋陕蒙交界地带的S煤矿,地下水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开采,已形成采空区。当地采空区环境治理和一系列资源利用问题,曾长期为其发展中的困扰。下图示意煤矿采空区,完成下题。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湖南省金科新未来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湖南省区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四川省绵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