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欧阳修《伶官传序》)

注:①逸豫:安逸舒适。②忽微:形容细小之事。③伶官:宫廷中的乐官和授有官职的演戏艺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发于畎亩之间 

饿其体肤

③行乱其所为

于虑

(2)、根据甲文的理解,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文采用分总的结构,从个人角度论证“生于忧患”,从国家角度论证“死于安乐”,从而全面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强调的是人成功的主观因素在于自己在磨难之后不断奋进方能有所作为。 C、本文列举了六位名人成功的例子,意在说明人只要经历艰苦的磨难,就能显示出不同凡人的才干。 D、本文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使语气错落有致,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4)、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灭亡?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练习。

【甲】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 , 焉有屈洪流之量 , 而执丝妇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虑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 此乃许、父所以慷慨 , 夷、齐所以长叹。虽有窃秦之爵 , 千驷之富 , 不贵也。”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若不一洪钟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乙】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子路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矣。”

(选自《论语·卫灵公》)

【注释】①庞士元:庞统,为刘备中郎将。②司马德操:司马徽,字德操。汉末名士,曾向刘备推荐庞统、诸葛亮。③带金佩紫:带金印佩紫授带,指做大官。④洪流之量:江河般的志向气量,比喻才识气度很大。⑤伯成:指伯成子高,尧时贤人。禹为天子,他辞去诸侯之位回家种地。⑥原宪:孔子弟子。他宁愿过贫寒的生活而不为官。⑦许、父:许由和巢父。尧舜时期的两位隐士。尧曾经想把帝位让给他们,两人都没有答应。⑧所以:……的原因。⑨慷慨:感慨,感叹。⑩夷、齐:指伯夷、叔齐,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两兄弟互相让位,都不肯继承。⑪窃秦之爵:指吕不韦以诈谋得居高官显爵。⑫千驷之富:指有一千辆车,四千匹马的财富。齐景公有一千辆车、四千匹马的财富,可是死了以后,人们也不觉得他有什么德行可称赞。⑬穷:处境困难。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