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少年班】浙江专用(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2章素养评价卷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C、
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
摄影时照相机内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举一反三
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套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一束光从真空入射到某一透明物质的表面上后,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如果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α(α<180°),那么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 )
为了连续改变反射光的方向,并多次重复这个过程,方法之一是旋转由许多反射镜面组成的多面体棱镜(简称镜鼓),如图所示。当激光束以固定方向人射到镜鼓的一个反射面上时,由于反射镜绕竖直轴旋转,反射光就可在屏幕. 上扫出一条水平线。依次,每块反射镜都将轮流扫描一次。如果要求扫描的范围θ=45°且每秒钟扫描48次,那么镜鼓的反射镜面数目是{#blank#}1{#/blank#} 个,镜鼓旋转的转速是{#blank#}2{#/blank#}转/min。
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蜡烛的像成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就能观察到“蜡烛在水中燃烧”(如图甲)。若蜡烛的像位置如图乙所示,要使像移到烧杯中,仅移动玻璃板,则移动的方向应是( )
从左至右依次是甲、乙、丙和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的变化规律。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小明利用不同种类的纸、剪刀等物品制作了一个针孔照相机。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2 人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同步训练
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一模)科学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